广西南宁九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段考试卷无答案旧人教.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137821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九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段考试卷无答案旧人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西南宁九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段考试卷无答案旧人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西南宁九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段考试卷无答案旧人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西南宁九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段考试卷无答案旧人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西南宁九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段考试卷无答案旧人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南宁九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段考试卷无答案旧人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南宁九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段考试卷无答案旧人教.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宁九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段考试卷第卷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凝噎(y) 窈然(yo) 初霁(q) 钿头银蓖(x)B纤云(qin) 三矢(sh) 伶官(lng) 将子无怒(qing)C洞穴(xu) 荠菜(q) 铿然(kng) 羽扇纶巾(ln)D戍角(sh) 管弦(xin) 敛容(lin) 雕栏玉砌(q)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往)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给予)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来) 犹厌言兵(军队)C率赂秦耶(全都) 噌吰如钟鼓不绝(停止)D微风鼓浪(一种乐器) 则或咎其欲出者

2、(责怪) 3、选出对下列句子的句式说明不当的一项( )A古之人不余欺也 (判断句)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状语后置句)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 D石之铿然有声者 (定语后置句)4、对几首词的赏析评价不当的一项是( )A李煜的虞美人中亡国之君写愁绪,形象可感,情感真实深沉,行文笔法起伏跌宕,留下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名句。B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格调豪放,景物描写视野开阔,气势磅礴,开豪放派词之先河。词中塑造英雄形象,古今相互映衬,以豪壮情调抒写胸中块垒,叹人生如梦,人生无聊的苦闷,悲壮苍凉,树“念奴娇”词牌的第一丰碑。C柳永的雨霖铃运用融情入景的写法,将眼前

3、之实事实景实情,与别后设想的虚情虚景交融相济,巧妙过渡,不愧为描写离情,令人黯然销魂的第一词。D李清照的一剪梅描写闺阁相思之情,笔调清新,风格细腻,耐人寻味,与众不同。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B在初中教学中,由于淡化语法知识,使不少学生对于基本的句子成分印象不深,导致在高考备考阶段对这一知识板块需要重新抓牢夯实。C这次活动的宗旨是展现京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以此推动弘扬民族文化运动向前发展。D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地达到顶峰,实现了对生

4、命极限的又一次挑战。6、将下列句子重排列,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因此,中国南北园林各有特点。为解决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问题,中国园林建筑应该考虑自然气候、季节的因素。其建筑一分为二,一面向北,一面向南,分别适应冬夏两季生活。比如,江南园林中有一种鸳鸯厅是结合自然气候、季节的最好例子。A B C D 二、本大题6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5、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锋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7、选出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A余方心动于还 B可谓智力孤危 C暴霜露,斩荆棘 D于是余有叹焉8、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 ) 例:李牧连却之A函梁君臣之首 B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C事不目见耳闻 D逸豫可以亡身9、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力足以至焉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以有尺寸之地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C余之力尚足以入 自以为得之矣

6、D不赂者以赂者丧 与战败而亡者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2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世。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

7、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世之谬其传 谬:错误 B. 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C. 何可胜道也哉 胜:尽,完 D. 夫夷以近 夷:平坦11、对下列各句中的“其”分类正确的一项是(b )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其孰能讥之乎?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A./ B./ C./ D./ 12、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

8、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D.平坦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第卷三、共28分1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10分)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译: (5分)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译: (5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

9、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淀:即蓝靛,蓝色染料。(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答: (4分)(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答: (4分)15、默写(每小题1分,共10分) ,使我不得开心颜色。 ,又岂在朝朝暮暮。今宵酒醒何处? 。 ,池鱼思故渊。 ,不尽长江滚滚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蓝田日暖玉生烟。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念桥边红药, 。 ,相逢何必曾相识

10、。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8分)灯火的温情叶延滨不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经历,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我把这种感触叫做:“荒野无灯。”小时候怕黑,怕一个人呆在家里,怕窗外那些与神怪故事相连的响动。这种恐惧不是对黑暗本身,而是对藏在黑夜里的鬼怪的敬畏。长大了,常走夜路,在乡间,一次又一次地强化了我对黑暗的印象。天地浑然与漆黑的夜幕之中,天上无星无月,有时飘洒一些无端的雨丝,黑影幢幢,或是浓云或是山影或是树阴,黑暗在你面前悄然分开,又在你背后迅速合拢,只有路面上的水洼是亮的。这时候,我往往疾走如飞,目光朝着前方茫然地搜索,直至一盏灯像萤火飞进心田,猛地点

11、燃温暖全身的火一种热爱和感激之情。人生之旅,总会经常穿行于荒野无灯的境界,如火车会钻进漆黑的隧洞。当列车在长长的隧洞中穿行时,虽然身处险境,但作为乘车人,我们处之泰然,泰然是因为一种信任感和依赖感。是的,我们处于这个闹哄哄的世界,常常身处黑暗而不惊,有时来自一种盲目依赖和盲目信任。因为无知,反而坦然地生活于黑暗中,哪管死神正盯着自己。孤绝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独行夜路所带给我们的刺激。有时候我身处闹市,四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两旁是红红绿绿的彩灯,而我却如处荒野,心里刮着凄冷的风。谁都可能产生这种体验,你明明被这个世界紧紧搂着,然而内心却感到自己是无人理睬的弃儿。不仅在

12、闹市里,甚至在熟悉的人群中,也会有这种孤绝感。那些熟悉的脸一下子变得陌生了,没有一张嘴对你说真话,没有一双眼睛使你感到温暖,无靠无助的感觉紧紧攫住你的心,从环境到心境,都真是“荒野无灯”。乞助和寻求怜悯是常被人采取的解脱方法,可惜这种解脱是以出卖或出让尊严与自信为代价的。人生之旅常常有一段难以摆脱的黑暗,它对每个人都同样严酷。这种黑暗也许是一个大时代的国家民族的浩劫,个人只分担了其中的一份;这种黑暗也许只是个人命运中的小插曲,诸如失恋、被诬、疾病等等,对其他人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琐事。然而每个人在通过这段黑暗时所产生的心境是不同的,解脱的方式也会各异。说到这里,我可以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因为我们平素看不到的内心世界,在这个时候往往会显眼,会左右我们的言行。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应该是孤绝心境的最美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此绝灭之境,能心平气和地垂钓,是一种境界,能够不与人为伍的独钓又是一种境界,而能在绝灭孤独之中钓寒江之雪,乃是最高境界。以前老师讲课总说这是诗人失意心态的写照。其实,人难免不失意,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才可独居寒冷的江峡中,成为高天银雪世界的唯一自持者。假如你在蓑笠翁的位置,会如何呢?我曾问自己。我说,我不如他,我不会怕冷,却会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