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26中和反应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713186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26中和反应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26中和反应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26中和反应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26中和反应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26中和反应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26中和反应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26中和反应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26中和反应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18益阳)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点所示溶液呈酸性B向 b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C该实验是将 NaOH 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Dc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2SO4和 NaOH【分析】A、根据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a

2、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所示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向b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故选项说法正确。C、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选项说法错误。D、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2018苏州)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

3、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用粗砂纸打磨后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划痕处出现红色物质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D向滴有石蕊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液由蓝色变紫色再变红色【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中和反应的原理、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粗砂纸打磨后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一段时间后,划痕处出现红色物质,故选项说法正

4、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滴有石蕊的稀盐酸显红色,向滴有石蕊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紫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液显碱性,溶液变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3(2018青岛)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因为

5、洗涤剂能溶解油污C吃松花蛋时可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食醋能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D稀盐酸能用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因为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分析】A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B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食醋能与蛋中所含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酸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解答】解:A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氯化氢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刺激性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B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不是利用了洗涤剂能溶解油污,故选项说法错误。C吃松花蛋时可加

6、入少量食醋,因为食醋能与蛋中所含碱性物质发生反应,能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故选项说法正确。D稀盐酸能用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是因为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应用、分子的基本性质、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2018河北)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分析】A、根据常见的带

7、电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C、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推理正确。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8、,如水,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5(2018宁波)向盛有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ABCD【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溶液pH大于7,盐酸显酸性,溶液pH小于7,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解答】解:A、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质量为x,NaOH+HClNaCl+H2O,40 36.520g10% x7.3%=,x=25g,恰好完

9、全反应时溶液质量为:20g+25g=45g,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由A中计算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质量是25g,溶液质量是45g,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C、由A中计算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质量是25g,此时pH=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向盛有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时,溶液pH应该是由大于7逐渐减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6(2018南京)如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

10、、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分析】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显酸性溶液和显中性溶液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解答】解:A、由图可以看出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即pH=7时,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相等,因此所用盐酸浓度越大,需要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也越大,V时

11、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得溶液的pH越大,该选项说法正确;B、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由于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随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多少,溶液分别显酸性、显中性、显碱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7(2018雅安)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

12、合物一定氧化物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常见的带正电荷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2H5OH,故选项推理错误。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

13、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C、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但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推理正确。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8(2018梧州)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B向图中

14、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分析】A、根据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c点时溶液的pH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等于7。【解答】解:A、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质是NaCl,正确;B、c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C、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

15、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正确;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等于7,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说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2018荆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C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分析】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燃烧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