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乙酸对K562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效应的比较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71078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萘乙酸对K562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效应的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萘乙酸对K562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效应的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萘乙酸对K562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效应的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萘乙酸对K562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效应的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萘乙酸对K562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效应的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萘乙酸对K562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效应的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萘乙酸对K562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效应的比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萘乙酸对 K562 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效应的比较作者:倪磊,宋土生,廉姜芳,王爱英,刘丽英,黄辰 【摘要 】 目的 比较萘乙酸(naphthalene acetic acid, NAA)对K562 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效应的差异。方法 常规方法制备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和微核,检测 NAA 对 K562细胞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SCE、微核形成率以及细胞分裂指数的影响。结果 NAA 可诱导 K562 细胞和人正常淋巴细胞微核形成和提高 SCE 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NAA 诱导K562 细胞微核形成率和 SCE 频率绝对增长值高于正常淋

2、巴细胞组。NAA 显著抑制 K562 细胞和人正常淋巴细胞分裂指数,绝对抑制率也表现为 K562 细胞高于正常淋巴细胞。结论 NAA 具有诱导细胞染色体损伤的作用。 【关键词】 萘乙酸;K562 细胞;淋巴细胞;SCE;微核萘乙酸(naphthalene acetic acid, NAA)作为植物生长激素,广泛应用于植物的组织培养以及无土栽培等植物种植业中。现已证明萘对人体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可以引起染色体畸变1。一些萘的衍生物,如萘胺,可引起职业性膀胱癌;而另一些萘的衍生物,2可以用于临床治疗,如萘芬被用于治疗皮肤病2。本研究组证明萘乙酸可以抑制 K562 细胞的增殖3,但是萘乙酸是否可以成

3、为肿瘤治疗的药物,尚需要对其进行遗传毒理的分析。本文应用 NAA 处理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以及白血病 K562 细胞,研究其对遗传物质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NAA(化学纯,97.0%),购自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K562 细胞购自上海细胞所,健康个体肝素抗凝外周血采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1.2 方法1.2.1 实验分组 K562 细胞和健康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均分为空白对照组、NAA 50mol/L 组和 NAA 100mol/L 组。每组设3 个平行实验组。K562 细胞浓度为 5104/mL,在 37、5% (体积分数)CO2 下培养到实验时间。健康个体外周血作微量全血

4、培养。1.2.2 微核实验 在 37、5%(体积分数)CO2 下培养 72h 后,离心收获细胞,用低渗液处理细胞 10min。离心后,用新鲜配制的甲醇/冰醋酸(31)固定细胞,制片,Giemsa 染色 20min,镜检,3以 1000 个细胞为一组计算微核的千分率。微核的识别:在完整的淋巴细胞浆内与主核分离,直径小于主核的 1/3,结构和染色与主核相同2。1.2.3 SCE 实验 在 37、5%(体积分数)CO2 下培养 48h,加入 Brdu,使其终质量浓度为 10mg/L,继续培养。在培养终止前4h 加入秋水仙素,于 72h 收集细胞,制片,UV 照射 30min,水洗,Giemsa 法染

5、色,观察完整并明显分染的中期相细胞,以 50 个细胞为一组,求得每个细胞的互换率3。1.2.4 分裂指数 统计 1000 个细胞中分裂细胞的数目。1.3 统计学处理 各实验处理组与对照组测得的数据以s 表示,应用 SPSS 医学统计软件作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NAA 对 K562 细胞和健康个体淋巴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 NAA 可以诱导正常淋巴细胞微核形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NAA 也可诱导 K562 细胞微核形成,但4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绝对数值的增加高于正常淋巴细胞(表1)。表 1 NAA 对人正常淋巴细胞和 K56

6、2 细胞微核形成率的影响(略)Table 1 The effect of NAA on the frequency of micronucleus formation of k562 cell and normal lymphocytes*P0.05, *P0.01 vs. control group2.2 NAA 对 K562 细胞和健康个体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的影响 与对照相比,NAA 可以提高人正常淋巴细胞和K562 细胞 SCE 频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 。NAA 对K562 细胞 SCE 作用的绝对数值高于相应的对照组(表 2)。表 2 NAA 对人正常淋

7、巴细胞和 K562 细胞 SCE 频率的影响(略)Table 2 The effect of NAA on the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frequency of k562 cells and normal lymphocytes5*P0.01 vs. control group2.3 NAA 对 K562 细胞和健康个体淋巴细胞细胞分裂指数的影响 NAA 对 K562 细胞和健康个体淋巴细胞细胞分裂指数均有抑制作用,但抑制效果存在差异。在 NAA 50mol/L 浓度时,NAA抑制正常淋巴细胞分裂的抑制率为 24.98%,差异无显著性;而对K562 细胞的抑制率

8、达 40.25%,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在NAA 100mol/L 浓度时,NAA 对正常淋巴细胞和 K562 细胞细胞分裂抑制率分别达到 49.96%和 44.97%。 NAA 对 K562 细胞分裂的绝对抑制率高于正常淋巴细胞(表 3)。表 3 NAA 对人正常淋巴细胞和 K562 细胞分裂指数的影响(略)Table 3 The effect of NAA on the sister cell division index of k562 cells and normal lymphocytes*P0.05, *P0.01 vs. control group3 讨论萘乙酸是一类芳香

9、烃类化合物,作为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调6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植物组织培养中,NAA 浓度一般在 50-100mol/L 之间。萘乙酸在植物中的残留,是否能引起动物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尚无相关研究报道。评估 NAA 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可以为植物激素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证明萘乙酸可以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而抑制 K562 细胞的增殖,同时可以诱导凋亡的发生3。细胞周期阻滞与细胞分化或染色体损伤相关。萘乙酸可以诱导肿瘤细胞 K562 以及正常淋巴细胞微核形成,以及增加 SCE 频率。由于肿瘤细胞染色体存在不稳定性,因此,对照组 K562 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 SCE 频率均显著高于正常淋巴细胞组(P0.

10、05),而 K562 细胞分裂指数与相应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抑制率可达 40.25%,提示 NAA 具有抑制 K562 增殖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萘的毒性是通过诱导细胞自由基的产生而引起5。动物实验表明对萘的耐受能力与 P53 的活性相关6。NAA 诱导正常淋巴以及 K562 细胞染色体损伤是否也是通过诱导自由基产生,有待证明。7【参考文献】1Willems BA, Melnick RL, Kohn MC, et al. A 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 model for inhalation and intravenous adm

11、inistration of naphthalene in rats and mice J. Toxicol Appl Pharmacol, 2001,176(2):8191.2Greer DL, Weiss J, Rodriguez DA,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to assess oncedaily topical treatment of tinea corporis with butenafine, a new antifungal agent J. Am Acad Dermatol, 1997, 37:231235.3倪磊,黄辰, 宋土生,等. 萘乙酸抑

12、制 K562 细胞增殖作用的初步研究 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5,26(4):309311.4封少龙,孔志明,王五香,等. 吡虫啉和抑食肼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的影响 J. 癌变畸变突变, 2002, 14(4):210213.5Bagchi M, Bagchi D, Balmoori J, et al. Naphthalene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and DNA damage in cultured macrophage J774A.1 cells J. Free Radic Biol Med, 1998, 25(2):137143.86Bagchi D, Balmoori J, Bagchi M, et al. Role of p53 tumor suppressor gene in the toxicity of TCDD, endrin, naphthalene, and chromium (vi) in liver and brain tissues of mice J. Free Radic Biol Med, 2000, 28(6):8959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