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三、第四单元)

上传人:雪****7 文档编号:127096124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三、第四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三、第四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三、第四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三、第四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三、第四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三、第四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三、第四单元)(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识字1 神州谣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谣”“涌”等10个认读字,会写“州“奔”等9个会写字。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过程与方法】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景物物同所学的三字经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希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富强。【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会写字,会认字。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积累生动的语言。【教学难点】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教学准备】课件

2、【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1.同学们,我们祖国山河壮丽,民族众多,团结一心,共同发展。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州谣。2.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1神州谣)二、检查预习1(课件出示)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风光图。图片中,你认识是什么地方,你去过这些地方吗?你知道这些风景的特点吗?学生试说: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小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9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字词识读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你能读正确吗?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shn bn fn xi wn mn z y q 神 奔 奋 峡 湾 民 族 谊 齐

3、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平舌音“族”,翘舌音“神”,前鼻音“奔、奋、湾、民”。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yo yn fn sn y l nn fn rn 谣 涌 峰 耸 隔 与 陆 浓 繁 荣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平舌音“耸”,前鼻音“繁”,后鼻音“涌、峰、浓、荣”。3.检查课文朗读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课件出示:读书正确姿势图片;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4、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3)指名读,评价读。4.指导书写生字。(1)(课件出示)用田字格课件出示:神奔奋峡湾民族谊齐,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2)教师指导书写。“神”部首是“礻”,不是“衤”。“奔”上下结构,是“大+卉”,不是“大+十+升”。“湾”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民”的第一笔是横折,第三笔是竖提,不是竖勾。另外,“峡、谊”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5)展评学生的书写。三、复习巩固1.小游戏,送词语宝宝回家。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这些词语宝宝要回家,你能不能帮帮他

5、们?(课件出示)出示: 奋发 民族 一齐 情谊 1.各民族人民( )努力,实现富强、文明、民主的中国梦。2.祖国各( )有着深厚的( )。拿出练习纸,先读一读,想好了再写。指名读句子,对照答案。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2.(课件出示)复习词语:神州中华山川黄河奔长江长城台湾海峡民族齐奋发情谊(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2)开火车认读词语。3.齐读或背诵儿歌。4.继续学习识字1。(板书:神州谣)二、初读儿歌,领悟感知。1.(课件出示)出示课文画面。教师随机简介。这么有趣的儿歌,你想好好朗读一下吗?

6、2.(课件出示)出示课文: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三、精读儿歌。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学生小组自学讨论。1.探究第一小节: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1)这一小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是个总起句。)(2)指导朗读:重读“山川美”,要读出深情,读出对这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豪之情。2.探究第二小节:(课件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图片):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1)这里介绍了我国哪些代表性的壮丽山河?(黄河、长江、长城、珠峰)(2)看看图

7、片,说一说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黄河的特点是河水水流湍急,长江的水量更大,暗潮涌动,波涛汹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第二大河。长城的特点是很长,是个大工程,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珠峰是指“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非常的高,直插云霄。指导朗读:以舒缓、抒情的语气朗读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句子,重读“奔、涌、长、耸”等词语,读出祖国山河的壮美、雄伟。3.探究第三小节:(课件出示台湾版图)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1)台湾岛是我们的领土吗?从哪里看出?(台湾是我国领土,现在虽然独立,没有回到祖国怀抱,但是永远都是和大陆是一家人。)(与大陆,是一家。)(2)指导朗读:重读“与大陆,

8、是一家”等词语,读出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心愿,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4.探究第四小节:(课件出示民族团结景象)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从哪里看出各民族大团结的景象?(情谊浓,就是各民族兄弟团结在一起,像亲兄弟一样。“齐奋发,共繁荣”是说各民族兄弟团结一心,共同谋发展,共同奔小康。)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读出人们的团结奋进。3.指导朗读全文:(1)范读儿歌,注意听老师的语气和语调。(2)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练读,不足之处,请老师和同学指点。(3)男女生赛读,齐读。四、开火车学新词。(课件出示)词语: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家庭和睦民族团结奋发图强只争朝夕2.小朋友,我们一起来

9、开小火车,读错了,火车火车请停下。修理员来帮着修一下。(1)横着开火车。(2)竖着开火车。(3)开双轨列车,看谁开得快。(4)开双轨列车,先读读字音,再说一句话。3.各种方式读。(生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之间互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4.通过上面的反复朗读,这些字词已经成为我们的老朋友了,识字和认人是一样的,见面多了就熟悉了,就成了老朋友了。五、总结延伸,朗读巩固。(课件出示)我爱我的祖国祖国祖国我爱你,锦绣山河多美丽。三山五岳秀峰奇,洞庭湖中君山立。桂林山水甲天下,万里长城数第一。祖国成立六十年,处处展现新天地。【板书设计】 总说祖国山河壮美。 神州谣 具体说,几种代表性的景物。 祖国壮

10、美,民族团结民族要团结,统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过程与方法】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教学难点】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中国有一

11、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指名读,评价。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 种传统节日,分别是 。6拍手、齐读小儿歌。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ti ji so zhu i zhun tun r no 贴 街 扫 舟 艾 转 团 热 闹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3)开火车读、齐读。(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平舌音

12、,“团”是前鼻音。(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扫”是“扌+彐”,“转”是“车+专”,“团”是“口+才”,“热”是“执+灬”,“闹”是“门+市”,“街”是“行+圭”。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贴”是“站”换掉“立”加“贝”。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丹心一点到白头”是“舟”,“苗头不对”是“艾”。2.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贴 街 扫 舟 艾 转 团 热 闹 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

13、,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街”的中间的“圭”最后一笔是提;“转”的第七笔是“撇折撇”,从上面一笔写下来。“闹”里面是“市”字。另外,“贴、扫”左右结构,左窄右宽。(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四、及时训练、当堂达标:1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认识很多我国传统节日,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chun tn yun xio mn tn q qio 传 统 元 宵 满 堂 乞 巧ni ln yu bn shn j xi

14、o xin 牛 郎 月 饼 赏 菊 小 巷 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传统元宵满堂乞巧牛郎月饼赏菊小巷2.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传统节日。(板书:传统节日)二、初步看图,读韵文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今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他们正在干什么?(春节贴春联、放鞭炮)(2)过春节了,人们还干什么?拜年、吃饺子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元宵节)(2)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在做什么?(看花灯)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