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节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7073385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节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节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节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节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节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节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节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节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选择题1下面是高三某同学研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史时标注的文字,分析下面史料的出处为A. 论语 B. 墨子 C. 孟子 D. 焚书2孔子强调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该观点的根本出发点是A. 劝导统治者以德治民 B.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C. 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D. 强调“格物致知”3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其本质思想是A. 追求天下为公B. 崇尚秩序C. 主张仁政D. 天人感应4汉代海昏侯墓(汉武帝之孙)的发掘出土是2015年

2、中国考古界的重大成果之一。其中有考古发掘出来的孔子屏风,里面谈及孔子的身高和年龄,其中有关年龄的记载,“鲁昭公六年(前537),孔子盖卅矣”,据推算孔子生于公元前567年,而在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而孔子生。”围绕两则史料,下列有关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 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真实,所以孔子应该生于公元前567年B. 司马迁是历史学记载权威,史记更有说服力,所以孔子应该生于公元前551年C. 海昏侯的孔子屏风对于汉代的人们说怎么认识孔子,比研究孔子确切年龄的历史价值更高,史料的价值还是取决于研究主题D. 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不

3、足信。5后汉书王符列传记载:王符在谈到东汉厚葬的奢侈风气时说,“京师贵戚,必欲江南檽、梓、豫章之木。边远下土,亦竞相仿效。”东汉厚葬风气与下列哪一思想家的主张截然相反A. 老子 B. 孟子 C. 韩非 D. 墨子6战国时期,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 B. 孔子的地位受到人们普遍认可C. 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 D. 战国时期各家思想渐趋相似7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少私寡欲”,要求统治者减损欲望,放下贪欲。孔子也把“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作为对君子的要求。这种

4、现象A. 反映春秋战国时期个人私欲膨胀 B.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 体现先秦儒道思想存在一定联系 D. 导致了贵族社会逐步瓦解8有学者援引“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而无不治也”以总结汉初统治思想。据此判断,汉初统治者吸收了先秦时期A. 法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儒家思想9春秋战国时期,最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的学派是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10论语为政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下列各项与材料主张符合的是A.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B. “贵贱无序,何以为国”C.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D

5、. “我欲不欲,而民自朴”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摘自徐克谦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材料二晚明,随之而来的是精神文化、道德伦理也相应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的理学,由于其弊端日显,而渐渐为士人们攻讦和唾弃。一种崭新的革新运动悄然兴起。从而在晚明泛起了一股汹涌澎湃的人文主义思潮,在中国思想文化解放史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是不可能完成社会转型历史使命的。摘编自高建立晚明人文主义思潮与社会风习的转变等材料三个人主义是直到近代才从西方文化中演进出来的一种观念,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

6、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摘自钱默生西方个人主义源流探索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和孟子修身处事的原则。(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为何晚明人文主义思潮是“不可能完成社会转型历史使命的”?(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个人”是如何“逐级”解放的。(4)先秦儒学注重“人”的塑造,近代西方追求“人”的解放,由此指出两者的历史影响。参考答案1C【解析】根据题干“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

7、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可知核心观点是实行“仁政”,与孟子有关,C项正确。论语是孔子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与题干中“仁政”无关,排除A。墨子的主要主张是兼爱、非攻,与题干与题干中“仁政”无关,排除B。焚书是对儒家经典和程朱理学进行批判,与题干中“仁政”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2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劝导统治者以德治民,故A排除。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秩序,故C排除。强调“格物致知”,属于理学思想,与材料无关,故D排

8、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孔子思想【名师点睛】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小康”社会是孔子主张的较低的政治目标。3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教材知识的运用能力。由已学知识分析可知:“仁者爱人”体现了孔子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克己复礼

9、”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等级名分制度,综合分析可知题干材料主要都强调“秩序”,故B符合题意。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主张【名师点睛】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的思想;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仁政”“德治”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时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和争霸的需要。所以,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4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不能简单通过海昏侯墓记载“鲁昭公六年(前537),孔子盖卅矣”来

10、推断孔子生于公元前567年,史料研究要注重孤证不立,排除A。史记属于史学记载,具有主观性,难免存在不正确的地方,不能简单通过史记推断孔子应该生于公元前551年,排除B。据题干可知,海昏侯的孔子屏风记载了汉代人们关于对孔子的认识,比研究孔子确切年龄的历史价值更高,C项正确。史记属于史学记载,具备研究的史料价值,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5D【解析】从材料中给出的内容来看,东汉时期实行厚葬,对死去的人的棺椁有很多讲究。这与墨子的思想背道而驰,墨子认为人死去之后不要求厚葬,应该重视现世之人,故本题选择D选项。其他思想家没有这种思想,故排除。6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

11、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人们的思想活跃,所以为各流派塑造孔子的形象提供了条件,故A项正确。材料中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为乱贼形象,不能说孔子的地位受到人们普遍认可,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可以看出孔子思想与墨家没有交叉,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自由,故D项错误。【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时间“战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百家争鸣,思想相对自由,然后结合所学进行选择即可。7C【解析】据材料“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少私寡欲孔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故老子和孔子都有类似的思想,这说明先秦儒道思想存在一定联系,故C项正

12、确;“个人私欲膨胀”不能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征,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与后代相比并不高,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社会逐步瓦解,这是老子和孔子思想产生的背景,不是其影响后果,故D项错误。故选C。8B【解析】由“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而无不治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是道家思想代表人,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主要强调法治思想;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D项主要强调仁与礼。【名师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而无不治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老子的无为思想。9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儒家荀子提倡“人定胜天”思想,A项错误;法家

13、主张变革适应社会发展,B项错误;道家主张“无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项正确;墨家主张“兼爱”“非公”的思想,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的学派,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道家。10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C项主张德治,符合题干,故选C。A项主张法治,与题干德治不符,排除。B项主张贵贱有序,与题干德治不符,排除。D项主张清心寡欲,与题干德治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的解读得出主张是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1(1)孔子:自己的意志不能强加

14、于人。孟子:人应该保持气节和尊严。(2)原因: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经济:小农经济为主,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思想:程朱理学占据思想统治地位,禁锢人们思想。(3)说明:早期西方哲学家开始探索人的价值;文艺复兴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宗教改革运动把人的信仰从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启蒙运动则强调人摆脱专制统治和宗教愚昧的束缚,确立起民主、平等、法治的价值观念。(4)影响:前者丰富了祖国的传统文化,促进了民族性格的铸造与道德观念的形成;后者推动了近代社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其中体现的思想观念都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

15、和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分析得出,自己的意志不能强加于人;根据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分析得出,人应该保持气节和尊严。(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概括归纳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的理学,由于其弊端日显”、“一种崭新的革新运动悄然兴起”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政治方面,可以从君主专制强化的角度归纳;经济方面,可以从小农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的角度归纳;思想方面,可以归纳为程朱理学禁锢人们思想。(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概括归纳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三“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的历史发展进程,梳理人文主义发展线索并加以说明即可(如早期西方哲学家开始探索人的价值;文艺复兴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宗教改革运动把人的信仰从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启蒙运动则强调人摆脱专制统治和宗教愚昧的束缚,确立起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