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认识思考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041084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认识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行政管理)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认识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行政管理)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认识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行政管理)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认识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行政管理)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认识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认识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认识思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认识思考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是涉及面广泛而且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题,我今天从自己学习和工作实践的角度谈一点看法和体会,仅供同志们参考。一、关于依法行政(一)对依法行政的认识第一,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最重要的环节。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方略,这是我们执政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依法治国反映了我国社会治理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历史进程, 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是贯彻党依法执政的理念,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进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管理,保

2、证国家各项工作都能够依法进行,促进经济社会活动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行政则是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管理的活动。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行使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作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治国的理念是把国家各项事务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依法办事;重点是用制度制约权利,最重要的环节是依法行政。为什么说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最重要的环节,因为依法治国要求

3、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环节涉及到决策、执行、监督三个方面,从涉及的范围看行政行为基本都占到了70%以上,没有依法行政,就谈不上依法执政,也不可能实现依法治国。 第二,依法行政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依法行政不是一项单纯的业务工作,而是每一个行政机关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遵循的根本要求,是行政机关所有行政工作全过程都必须遵循的根本要求。因此国务院把这项工作界定为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不仅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居于关键地位,而且按照科学发展观在深入进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4、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也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和谐社会是法制社会,行政机关就必须依法行政。各级行政机关承担着各方面的管理职责,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直接处理各种具体、现实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只有推进依法行政,使行政机关各方面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使各种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更加满意,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才能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才能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才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郭庚茂省长在谈到依法行政时指出:依法行政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要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把加强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政

5、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这是很准确很深刻的表述。第三,依法行政是各级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基本准则。 依法行政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各级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基本准则。所谓基本准则是从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到实现目标、从依法行政基本原则到基本要求所形成的规范。这些规范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都必须熟知,也必须毫无例外地遵守。依法行政的目标,就是从2004年算起,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我们所说的法治政府是与法治国家相对应的法治政府,是立体多面的法治政府,包括了服务政府、透明政府、诚信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等各个方面。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因为时间关系我不再阐述。依法行政的基

6、本要求对行政行为最具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就是: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按照依法行政的基本准则办事是很高的要求,所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需要所有行政机关共同努力、为之奋斗的历史任务。(二)怎样才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做很多工作,涉及到行政工作的各个方面。国务院1999年11月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提出了依法行政的任务;2004年3月发布了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作出了规划和部署,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由于市县政府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处在政府工作的第一线,是国家法律、法

7、规和政策的重要执行者,因此国务院2008年5月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对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又专门作出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规定。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一步一步去落实,就能够不断的推进依法行政。但是,要贯彻落实好国务院的纲要和两个决定,我认为首先要在三个方面取得进展。第一个方面,需要得到 党委的有力领导和支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政府领导机关带头履行职责。首先,需要得到党委的有力领导和支持。在我们法制办召开的纪念纲要颁布五周年座谈会上,有的学者认为,在中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离开党委的领导和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我同意这样的观点。因为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就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

8、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关键是目前有些地方党的领导人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理念还不强,越到基层表现的越明显。前不久省委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查找的主要问题列出了“十重十轻”,其中就有“重人治轻法治”的问题。其二,需要得到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依法行政是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也必然是行政机关的一把手工程。纲要规定各地方、各部门的行政首长作为本地方本部门推进依法行政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第一责任人必须负起责任来,政府和部门的依法行政才有可能顺利推进。郑州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郑州市的依法行政就走到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其三,需要政府

9、领导机关带头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是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实施主体必然是政府的领导机关,所谓政府的领导机关是各级政府的办公厅(办公室)。只有政府的领导机关认真履行依法行政的职责,积极规划部署依法行政工作,带头开展依法行政工作,才能引领政府部门和下级政府依法行政。有一种认识认为依法行政是政府法制机构的工作,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因为依法行政工作不能等同于政府法制工作,政府法制工作是政府诸多工作中的一项业务工作,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过程中,政府法制机构只是政府领导和政府领导机关推进依法行政的参谋、助手和顾问。为了搞好依法行政工作,政府法制工作当然需要加强,但不能代替政府领导机关在推进依法行政中的领导工作

10、和领导作用。第二个方面,需要增强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我们国家由于历史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原因,与现代法治国家相比,在调整经济和社会关系方面比较习惯政策调整和伦理道德规范,相对缺乏民主法制的传统。因此,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下,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都亟待提高。一是法律意识,说的是有没有正确的依法办事的思维能力。比如,国家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已经有12年了,我们很多同志到现在还不能准确的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特别是基层,在层层依法治理过程中,把依法治国仅仅理解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有的地方甚至仅仅是依法治老百姓。依法治国的

11、目的是要通过法定程序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参与管理国家事务,行使民主权利,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和政治文明,核心要求是依法治权、依法治官,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我国古代有法家和儒家,我国古代法家的思想和文化也是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也有正面意义,但我国古代的法家主要还是讲人治,讲专政,讲严刑峻法。现代法治理念是19世纪末传入我国的,现代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与民主相一致的,所以讲的是民主法制,法制不与民主结合在一起就会导致专制。再比如,我们说依法治国很重要,但法律也不是万能的,法律作为社会的调整器,仅仅是截取有法律干预之必要的那部分社会生活,构建成法律关系,塑造为法律秩序,治理社会要政治的、经济

12、的、行政的、道德的、思想工作的、法律的手段并用,关键是法律手段使用的好,其他手段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所以纲要里讲依法治国时明确提出要和以德治国有机的结合起来。二是法律素养,说的是有没有正确的依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会不会使用有关的法律规范处理。法律毕竟是一门学问,法律规范专业性很强,不深入学习研究,有时难解其意,更不要说很容易的融会贯通了。所以需要一些从事法律工作的专门人员。但是,在社会各方面法律意识都在逐步提高的情况下,提高行政机关领导人和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很具有紧迫性,很多事例都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坚持不懈地认真搞好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以及相关法律知识

13、的学习和培训。第三个方面,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依法行政的具体办法和配套措施,确定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依法行政。关键是要做到五年有规划,年度有安排,前进有目标,学习有典范,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级行政机关要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推进依法行政的监督检查。重点是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开展依法行政考核,对工作开展好的予以表彰,对推进依法行政进展缓慢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取消综合评先的资格,由于不依法行政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的,要严肃纪律,追究有关人员相应的责任。依法行政的情况要向上一级行政机关和同级人大常委

14、会定期报告。(三)依法行政取得的成效为什么要谈一谈我们依法行政已经取得的成效,这是因为一些同志认为在我们这样体制的国家搞依法行政没有多大作用,还有一些同志认为依法行政搞了这么些年好像没有多大效果。这种“无用论”和“无效论”都会影响我们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所以我们需要梳理一下依法行政取得的成效,以坚定我们推进依法行政的信心,坚持我们以往行之有效的做法。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总体经济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也不断稳步推进。在总结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的时候,不能忽视由于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

15、的巨大变化。全国和我省各级行政机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在提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转变政府职能、依法决策、公正执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增强。我们知道增强依法行政的观念是推进依法行政的基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还没有树立起来,特别是一些行政机关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那时“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情代法”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在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中,注重了提高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比如,我们全省行政机关对法律的学习宣传是深入广泛的,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都参加过多次法律知

16、识的学习、培训和考核。在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物权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时,都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仅参加纲要学习培训的各级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就有31万多人次。执法人员考试不合格不能上岗,领导干部考试不合格不能任职。通过组织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中公然无视法律的现象和反映都大为减少,与此相反的是,重视依法行政的事例明显增多。比如,现在省政府和各部门以及18个省辖市政府和159个县(市、区)政府都明确规定,涉法的文件和事项都要由政府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政府法制机构不签字盖章,领导就不签发;再比如,一些市县建立的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增强了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观念,大大提高了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行政机关依法决策的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知道搞好依法决策和制度建设是推进依法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