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练习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040154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练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经济发展考点扫描: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一、 单项选择题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14题。评价类别农作物甲农作物乙农作物丙满足程度热量满足率222216水分满足率798484土壤养分满足率848484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762942资源利用率光合潜力利用率11.34.44.5光温潜力利用率51.020.229.0气候潜力利用率64.224.134.7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76.428.741.41.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A. 光照

2、B. 气温 C. 降水 D. 土壤2. 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A. 气温 B. 降水 C. 土壤 D. 社会经济因素3. 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A. 农作物甲 B. 农作物乙 C. 农作物丙 D. 农作物乙和丙4. 该地区可能是()A. 长江三角洲 B. 珠江三角洲C. 松嫩平原 D. 河西走廊读我国某城市近五年产业发展矩形方阵分析图,回答56题。5. 该城市在产业发展中()A. 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增长潜力较大B. 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发展空间较小C. 缺少增长快、比重大的优势主导产业D. 纺织业可优先培育为主导产业6. 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城市可采取的措施有()

3、 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 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A. B. C. D.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78题。7. 相对于图中其他地区,甲省南部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最大优势是()A. 资源丰富 B. 市场广阔C. 技术先进 D. 交通便利8. 为实现甲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下列途径最合理的是()A.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 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C. 加大对动力导向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投资D. 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水稻是黑龙江省单产最高、稳定性最好的粮食作物,也是生产效益最好、增值潜力最大的农作物。黑龙江

4、省生产的水稻全部是粳稻(茎秆较矮、叶子较窄、较耐寒冷),商品率高。黑龙江省水稻产量从1983年的100.5万吨上升到2013年的2 100万吨,水稻种植面积由1983年的22万公顷增加到2013年的400万公顷,黑龙江水稻产区已成为支持全国供求平衡的主力军。据此回答911题。9.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无水稻种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热量、地形 B. 水分、人口分布 C. 地形、市场 D. 市场、水分10. 导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人地矛盾突出 单产高,经济效益好 降水明显增多 国内消费市场广阔A. B. C. D. 11. 近几十年来,对黑龙江省水稻产量增长贡献最大的

5、因素是()A. 种植面积 B. 农业科技 C. 土壤肥沃程度 D. 人口密度读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聚集效应的关系图,完成第12题。12.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大城市聚集效应减弱B. 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聚集效应C. 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聚集效应增强D. 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二、 双项选择题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今后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东北的吉林和黑龙江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现在农业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读图回答第13题。13.

6、影响该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是()A. 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不足B. 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C. 机械化水平和粮食商品率低D. 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响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是指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中图1为甲国工业化率、城市化率变化过程图,图2为乙国三大产业构成图(图中M点所示)。读图,回答1415题。14. 下列关于甲、乙两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 目前工业是两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B. 甲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乙国C. 甲国的城乡差别比乙国小 D. 乙国第三产业比重低于甲国15. 促进甲、乙两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7、A. 甲国应降低城市化速度 B. 乙国应发展高科技工业C. 甲国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D. 乙国应控制第二产业的发展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16. 下列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 B. 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C. 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 D. 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17. 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A. 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 B. 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C. 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D. 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三、 综合题珠三角主要工业部门图18. 改革开放以来,珠

8、三角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结合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 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_,其产生的原因是_。 (2)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3)据图分析,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抑制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什么措施?区域经济发展1. B解析:从满足程度上看热量满足率最低,故该地发展农业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气温。2. C解析:由表中可看出,甲、乙、丙三类农作物的土壤养分满足率都最高,所以该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为土壤

9、。3. A解析:从表中资源利用率来看,农作物甲的各项数值都较高。故选A项。4. C解析:由题可知,气温条件是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说明该地区纬度较高或海拔高,再综合土壤养分含量这一条件可确定该地区为松嫩平原。5. 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但近五年增长率较低。6. 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增长率较大的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低,且大都为原料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故应该加强资源深加工力度,延长产业链。主导产业较少且增长率较低,故应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7. A解析:读图可知,甲省为辽宁,南部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

10、展。8. D解析:对于矿业城市来说,重点发展对科技水平要求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明显不现实,而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会加快矿产资源的枯竭速度,并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9. A解析:黑龙江北部地区由于纬度高,夏季较短,热量条件较差,无法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积温条件;加上北部多山地,不适宜水稻的种植,故选A项。10. D解析:由于水稻单产高, 经济效益好, 国内消费市场广阔, 导致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扩大。故选D项。11. 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黑龙江水稻产量从1983年的100.5万吨上升到2013年的2 100万吨,种植面积由1983

11、年的22万公顷上升到2013年的400万公顷。所以种植面积是导致黑龙江省水稻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故选A项。12. A解析: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都是大城市人口向外转移,不利于大城市集聚,故A项正确。因果关系说反,应是城市聚集效应增强了都市圈的形成,故B项错误。从图中可看出,城市发展到达临界点后,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也有可能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故C项错误。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与城市人口的迁移并无关系;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主要是由于大城市污染严重和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故D项错误。13. BD解析: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粮食商品率高,属于商品化

12、农业。14. CD解析:由图中数值可知,甲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一般第三产业比重要大于第二产业,而乙国正处在工业化阶段,工业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故C、D项正确。15. BC解析: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虽然已经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但不必降低城市化速度和水平,而应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城市的内涵;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过发展高科技工业,来调整产业结构,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后劲。16. BD解析:山上河谷环境质量好,河岸由岩石构成,利于种鱼产卵并孵化;育鱼苗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村寨秧田距离村寨近,便于管理;梯田不同阶梯间地势起伏明显,不利于农业机械操作;稻田水稻生长时光合作用强,浮

13、游生物多,饵料丰富。17. CD解析:据图可知,稻米和鱼主要供应农户,次要供应市场,因而商品率不高;水稻种植和养鱼结合,属于混合农业的生产方式,专业化程度不高;图示梯田、水稻和鱼之间组成了循环利用模式,可降低生产成本;鱼以稻田中的虫为食物,利于防治稻田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18. (1) 大气污染或酸雨污染、水污染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工业生产活动);生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农业活动污染(或农药、化肥过量使用)(2) 珠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的变化:政策优势明显下降;市场萎缩;环境污染严重;南岭的阻隔,使其腹地范围较小。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优势:浦东新区的开发,吸引了大量投资;有产业基础、科技与人才优势;经济腹地广阔;水陆交通发达。(3) 问题:结构趋同,功能不清,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措施:各城市相互加强分工与合作,发展信息、交通、金融等服务业,构建以香港、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