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课件:4 第2课时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7039650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课件:4 第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课件:4 第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课件:4 第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课件:4 第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课件:4 第2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课件:4 第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课件:4 第2课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4 蜀道难 第二课时素质提升 课前预习 高 危险 年轻强壮的力士 豪壮而勇敢的人 课内动脑 一 合作讨论1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这句诗有什么含意 它重复出现三次 有什么作用 我的见解 1 诗的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 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 为全诗定下基调 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的咏叹反复出现 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 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 2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 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 副句 伴随着 主旨句出现了三次 副句在前 主旨句在后 副句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 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 为下文写太白鸟道 天梯石栈

2、 高标回日 扪参历井张本 主旨句在前 副句在后 副句意在说明蜀道是 畏途 不可轻易前往 此句有勾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 主旨句在前 副句在后 副句概括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 跟开篇相照应 以此结束全诗 兴味无穷 2 诗的开篇是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的 我的见解 诗一开篇 极言蜀道之难 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 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 引传说中蚕丛 鱼凫开国的事 寓高山阻隔之意 四万八千岁 为夸张叙述 接着描述秦 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 有鸟道 寓无人行之意 然后叙述蜀道由来 引 五丁开山 的传说 表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 赞扬开拓者的

3、勇力 3 作者写山高沟深地险 为什么还要写猿 鸟 人的反应 我的见解 借只有鸟道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悲鸟号古木 子规啼夜月 以及人仰胁息 以手抚膺 坐而长叹 听之色变 望而咨嗟等情景 侧面烘托渲染山之高峻 路之险阻 旅途可畏 凄凉万状 营造出一种既凄清惊险又豪壮神奇的意境 4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几句诗与 连峰去天不盈尺 砯崖转石万壑雷 这几句是否重复 我的见解 不重复 虽然都写了山川的险峻 但前者是静态描写 而后者是动态描写 且配合着万壑雷鸣般的轰响 形成排山倒海的震撼心魄的气势 前者点面结合 后者全面概括 前者写人的感受 以表现山峰特别是青泥山的高峻 后者

4、写山川奇险 是为了渲染惊心动魄的气氛及给旅人造成的心灵震撼 为 嗟尔远道之人 张本 为第3段写社会环境险恶过渡 5 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 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我的见解 在风光变幻 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 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 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 群峰如剑 连山耸立 削壁中断如门 形成天然要塞 因其地势险要 易守难攻 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 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 他化用西晋张载 剑阁铭 中 形胜之地 匪亲弗居 的语句 目的在于劝人引为鉴戒 警惕战乱的发生 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 揭露了蜀中豺狼的 磨牙吮血 杀人如麻 这既像描写蜀道猛兽又像影

5、射政治凶煞的双关词句 表达了作者的忧虑与关切 为诗篇增添了深厚的意蕴和现实的内涵 唐天宝初年 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 心怀异志者可能恃险作乱 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 证明了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6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是全诗的主旨 为什么诗人要在最后写蜀地战祸一段 这样写与诗的寓意有什么关系 我的见解 从诗的内容看 此诗应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的 全诗极言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意在为友人此去路途的艰险而担忧 问君西游何时还 人还未去却已问归期 诗人不忍友人离去 依依惜别之情自现 结尾一段写蜀地战祸之烈 意在告诫友人蜀地并非久留之地 而剑阁是蜀中要塞 由 蜀中之险甲于天下 而剑

6、阁之险尤甲于蜀 可见 写剑阁之险引出蜀地战祸 既是写蜀道之难的继续 也是惜别之情的升华 去蜀难 留蜀亦难 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这样的诗 讽人之义 便显得水到渠成 自然而完满 7 本文的题目是 蜀道难 那么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 难 字的 我的见解 神话传说 五丁开山 六龙回日 写出了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艰险 虚实映衬 黄鹤不得飞渡 猿猱愁于攀援 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动作 神情 手扪星辰 呼吸紧张 抚胸长叹 步履艰难 神情惶悚 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 古木荒凉 鸟声悲凄 悲鸟号古木 子规啼夜月 使人闻声失色 渲染了诗人的旅愁和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 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夸张手法 连峰去

7、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极言山峰之高 绝壁之险 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 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 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 峥嵘 高峻 崎岖的面貌 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同时也表达了深层的社会内涵 二 疑难探究李白为什么要写 蜀道难 一诗 只是想说蜀道实在难走吗 对此你有何看法 观点一 唐代蜀中商品经济极为发达 入蜀的人乐不思返 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 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 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在诗中 作者极力描绘蜀地山川的险要 预示这样的地理条件易为野心家所利用 以期唤起朝廷的注意 诗中寄寓着作者的隐忧 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怀 观点二 我认为

8、此诗是反映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作 比如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暗示了诗人仕途的坎坷 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暗示了仕途的险恶 课外认真 一 满分借鉴以己任助天下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 顾炎武曾云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可见国家兴亡盛衰 与每位国人息息相关 只有人人自强不息 怀揣 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的伟大志向 才得以开创国富民强的太平盛世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舞动出生命的精彩 如果没有周文王的自强不息 哪来激励了无数人的 文王拘而演 周易 如果没有革命者的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怎会在积贫积弱的情况下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 如果没有前人 暴霜露 斩荆棘 的自强不息 如今的国富民强

9、从何谈起 君子当以天下规律为法度 永不停止地去挖掘发现自己的使命 丰富自己的人格 正如苏轼所云 古之立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中华民族所需要的 正是这永不停息 坚强奋斗的民族精神 也正是这样的精神 使得千百年来 任由时光流逝 不变的是华夏的雄伟 任由风起云涌 不变的是龙子的坚强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百年前古人发出的感叹 如今也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里 警示着人们 立志不坚 终不济事 不仅如此 中华儿女亦应怀有 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的伟大志向 放眼世界 胸怀天下 所谓胸怀天下 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无畏 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置个人祸福于度外的豪气 是舍小家为大国的英勇 丈

10、夫志不大 何以佐乾坤 诚然 自古以来 一直有人重自我甚于天下 但是 我们也不应忘记那些浑然忘我 无名无功的圣者 他们以自己宽阔的胸襟 包容着世间万物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如廉蔺之交 超越了个人的情感 只为尽力于国家大事 再如蒋琬 宰相肚里能撑船 的佳话 展示出其高尚的灵魂和宽阔的胸怀 他们都是圣者 凭借高尚的品格 勉励世人心怀天下 孟子曰 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个人的品格无疑影响着其信念和处世之道 而其信念和处世之道 也为我们的国家带来无尽的财富 这样的财富 营造出了中华民族家国天下的恢宏大气 古之勇者数不胜数 不过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中华儿女正在振兴中华 为

11、实现强国梦而努力拼搏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中国人民当以己任助天下 名师点评 阅卷场上 每每看到 天下 家国 这样的字眼便很警惕 因为概念太大太抽象 行文极易流于空喊口号 而该考生机智地选择了最典型的素材 从材料中提取出了 自强 进而 强国 的有力观点 将 家国天下 的内涵作横向铺展 名人名句的引用恰到好处 其中不乏课本素材 真是学习语文的有心人 二 相关链接1 乐府诗乐府和歌行在形式上没有多大区别 只是若以乐府曲调为题 就属于乐府诗 若作者重新拟题 不谱入任何曲调 就属于歌行体诗 李白的乐府诗 其句法 章法都是直接继承楚辞和汉魏乐府的 内容也大多依照传统的题意 李白这首 蜀道难 沿用乐府旧题

12、所描写的也是蜀道的艰险 自然属于乐府诗 李白的乐府诗 对齐梁以来的乐府诗来说 似乎是复古 但其辞藻表现着充沛的时代精神 其形式也大胆地摆脱了一切古典的束缚 因而也是新创 而且 李白给古老的乐府诗注入了新的生命 影响了以后的许多诗人 使乐府诗也成为唐诗的一个重要传统 2 浪漫主义一种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思潮 在文学艺术史上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两大主题思潮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基本创作方法 按照希望的样子来反映生活 富有主观色彩 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 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 各国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 如中国文学中 屈原 李白的诗歌 吴承恩的小说 西游记 等都具

13、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 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 其代表作家有德国的歌德和席勒 法国的雨果和乔治 桑 英国的雪莱和拜伦等 表现了18 19世纪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 在文艺上与古典主义对立 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 德国古典哲学奠定了浪漫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 夸大主观作用 强调天才 灵感和主体力量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使一些浪漫主义作家在揭露私有制罪恶的同时 带上乌托邦的色彩 3 李白故事两则李白赋李花据说李白周岁抓周时 抓了一本 诗经 他父亲很高兴 认为儿子长大后可能成为有名的诗人 就想为李白取一个好名字

14、 以免后人笑自己没有学问 由于他对儿子起名慎重 越慎重就越想不出来 直到儿子七岁 还没想好合适的名字 那年春天 李白的父亲对妻儿说 我想写一首春日绝句 只写两句 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 凑合凑合 一句是 春风送暖百花开 一句是 迎春绽金它先来 母亲想了好一阵子 说 火烧杏林红霞落 李白等母亲说罢 不加思索地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 脱口说道 李花怒放一树白 父亲一听 拍手叫好 果然儿子有诗才 他越念心里越喜欢 念着念着 忽然心想这句诗的开头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 这最后一个白字用得真好 正说出一树李花圣洁如雪 于是 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梦笔生花据天宝遗事记载 李白年少之时 曾梦见自己所用之笔 头上生花 后来果然才华横溢 名闻天下 又记载李白嗜酒 不拘小节 但沉酣中所撰写之文章 未曾错误 与人议事 也多半不出李白所论 所以时人称之为醉圣 除了高力士脱靴 杨国忠磨墨的有名传说外 天宝遗事亦有记载李白曾于偏殿为明皇撰诏诰 时十月大寒 笔冻莫能书写 明皇命妃嫔数十人侍立在旁 各执笔呵之 李白再取笔书写 可见他颇受皇帝宠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