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022026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适合科目:815经济学1.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域概念。2. 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国民生产总值核算的方法有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3. 消费物价指数CPI消费物价指数也称零售物价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水平变动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一般是用通过对若干种主要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进行加权平均来编制。用公式表示为:CPI=(一组固定商品按

2、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4. 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它不是一个实际产出量,一般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时,才有可能实现潜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潜在产出的途径是增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实现技术进步。5. GDP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GDP平减指数=报告期价格计算的当期国内生产总值/基期价格计算的当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的优点是范围广泛,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向。6.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

3、提出,他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按他的看法,消费与所得在长期维持一固定比率,故长期消费函数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但短期消费函数则为有正截距的曲线。如图所示,当经济稳定增长时,消费为收入的固定比率,故长期消费函数为,但当经济景色变动时,短期消费函数有着不同形态,例如原先收入为Y1时,消费为C1,当收入由Y1减少时,消费不遵循CL途径,而是循CS1途径变动,即平均消费倾向变大,反之,当收入由Yt1逐渐恢复时,消费循着CS1的路径变动,直到达到原来的最大水平,当经济稳定增长时,又走的途径,如此,便形成了长期与短期消费函数的区别:长期:,

4、短期: 。 7. 棘轮效应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者易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但不易随着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如图所示(上图),长期消费函数为:,短期消费函数为:,消费函数曲线的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即上去容易下去难。8. 示范效应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周围人们的消费水准的影响,如果一个人收入增加了,周围人或自己同一阶层人的收入也同比例增加了,则他的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并不会增加。但如果别人收入水平和消费增加了,他的收入并没有增加,因顾及自己在社会上的相对地位,该消费者会打肿脸充胖子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这种效应叫示范效应。9.

5、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弗兰科莫迪利安尼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假定人们在特定时期的消费是与他们在该时期的可支配收入相关的,而前者强调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一般说来,年轻人的收入偏低,这时消费可能会超过收入。随着他们进入壮年和中年,收入会日益增加,这时收入会大于消费,到年老退休,消费又会超过收入,形成所谓负储蓄状态。其消费函数为:C=aWR+cYL,WR为实际财富,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工作收入,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举例说明:假定某人从20岁开始工作,计划到60岁退休,预期在80岁时去世,这样,W

6、L=40(60-20)。10. 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收入,永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则越小。如,式中,Yp为永久收入,为权数,分别为当期收入和上一期收入。11. 货币幻觉若物价与货币收入以相同比例提高,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照理消费情况不会改变,但如果消费者只注意到了货币收入增加而忽略了物价上升,则会误以为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平均消费倾向也会上升,这种情况就是消费者存在“货币幻觉”

7、。12. 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其中,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越大,反之则越小。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是:1,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2,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互独立;3,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如图所示:c+i013. 平衡预算乘数(2006年)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假设政府购买和税收各增加同一数量,即时,所以无论在是定量税,还是比例税下,平衡预算乘数均为1。14. 萨伊定律萨伊定律的最简单表达方式是“供给自动创造需求”,意思是,生产者进行

8、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拿自己的产品和其他生产者进行交换以便得到他想要的产品。这样,只要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供给,就会自动地存在着一种相应的需求,社会上一切产品都能卖掉,从而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现象。15. 资本的边际效率(MEC)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的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的供给价格或重置资本。资本边际效率的计算公式为:其中,R为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R1,R2,Rn为各期收益,J表示在第n年年未时的报废价值,r代表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的边际效率与重置成本成反比,与资本预期收益成正比。16. 托宾的“q”说经济学家托宾认为,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之

9、比可以作为衡量要不要进行新投资的标准,他把这一比率称这“q”,即。如果q1,则会有新投资。托宾的这种“q”说,实际是在认为,股票价格上升,投资会增加。西文经济学家认为,并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相反,倒是因为有了好的投资前景才引起股票价格的上升。17. 流动性陷阱(2008年)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它是指当利率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的经济状态。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下跌而遭受损失,都会宁愿持有现金。这意味着货币需求变得完全有弹性,即货币需求曲线变成了水平线。此时,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18. 流

10、动偏好流动偏好又称灵活偏好,是指人们为应付日常支出、意外支出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现金的一种心理偏好,它根源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有流动偏好所决定的货币需求可表示为:。19.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及转移支付。从内容上来看,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从对经济发生作用的结果上来看,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20.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影响

11、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两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量来提高总需求;相反,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量来降低总需求。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政策、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劝告等。21. 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如图,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政府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移至IS1 ,重新均衡时引起利率上升到r1,国民收入增加到,国民收入增加量为小于利率不变时的,两者之差 就是利率上升引起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22. 自

12、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又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来发挥。23. 功能财政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是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可以是赤字,无须刻意保持财政收支平衡,这样的财政称为功能财政。24.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在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如果用t、G、分

13、别表示税率,既定的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用表示潜在收入,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可表示为,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消除了经济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使政策制定者重视充分就业问题。25. 货币政策三大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其目的不是牟利,而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若买进债券,则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利率下降;反之,若卖出债券,则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利率上升。公开市场操作很灵活,因而便于中央银行及时用来改变货币供给,是中央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减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

14、减少;反之,贷币供给量增加。改变再贴现率是一项被动的政策,取决于商业银行是否配合。3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规定的为了应付提款需要的准备金在商业银行存款中所占的比例叫做法定准备率。通过对法定准备率的调节,可以调节货币供应量。若降低法定准备率,则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利率下降;若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则减少货币供应量,利率上升。26. 稳态均衡稳态均衡是指当经济体系的均衡状态遭到破坏时,依靠其自身的力量最终还会恢复到原来正常状态的一种均衡状态。其特点是,当经济体系脱离均衡状态时,经济体系内部会产生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使体系中各种变量重新恢复到原来的均衡状态。收敛型蛛网就是一种稳态均衡27. 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

15、是关于名义总收入只取决于货币数量变动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货币的价值(即货币的购买力)和物价水平都由货币数量决定;货币的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例变动,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同方向变动。货币数量越多,货币的价值越低,而物价水平越高;反之,货币数量越少,货币的价值越高,而物价水平越低。28. 滞胀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是指经济中出现了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批判凯恩斯的通货膨胀政策,认为滞胀是长期实施通贷膨胀的必然结果,以增加有效需求的方法来刺激经济,实质是过度发行货币,经济中的自然失业率是无法通过货币发行来消除的。29. 理性预期(2004年)理性预期又称合理预期,是指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它的含义有三:第一,做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第二,为了正确决策,经济主体会在做出预期时力图获得一切相关信息;第三,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错误,即使犯错误,他也会及时有效地进行修正,使得在长期而言保持正确。30. 适应性政策适应性政策主要是指政策本身对经济并不产生直接影响,只是被动地适应客观经济情况的需要,以消除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常见的适应性货币政策,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