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6979335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管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员工管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员工管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员工管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员工管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员工管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管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教育教学参考第十二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王林【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以及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问题,阐述了几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思路和做法。【关键词】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引领和促进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院

2、校建设项目,明确指出示范院校要“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简化形式,这一模式定义有三个要点:第一,模式是现实的抽象概括,来源于现实;第二,模式是理论性的形式,反映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三,模式是简化的形式,突出主要的,略去次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正确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工学结合是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方面,它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本质含义,即知识和劳动相结合,强调过程的结合;另一方面,

3、它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即产业界与教育部门或院校与企业的结合、合作,强调对象的结合。工学结合及其相关概念均是基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是以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具体表现形式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的结合。校企合作指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共同就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师资建设、实训条件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依托企业实训资源优势,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工作经历,

4、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显然,它的目标指向集中在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上。综上所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具体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教育的有机结合,并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1.理实合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着眼点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工作环境下的见多识广和反复训练,尽可能在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与训练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唯一

5、途径。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教育资源,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能力、经验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与企业、社会的广泛交流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项目开发中提高能力,在真实的生产性实训环境中得到最有效的锻炼。2.产教互补。高职学院一般拥有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和规范的教育服务体系,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主要场所,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但一般缺乏生产性实践场所特别是与产品制造技术同步发展的大型设施、设备。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希望学院参与其生产技术应用性课题的研究,为其提供能零距离上岗的学生作为企业员工的补充。企业拥有的生产线和

6、施工现场成为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在这里可以得到“真刀真枪”的训练,企业的技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现场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和实训。另外,教师通过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和参与企业的应用性课题研究,既服务了企业,也提高了“双师”素质。3.就业导向。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学校能迅速而准确地明确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能力标准,采用整合的能力观,通过对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适应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动态结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开发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课程模块,编写相应的实用教材。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7、,以完成一项企业完整的工作任务过程来安排“一体化”教学,不仅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非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合作,以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内容重组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必将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建设。完善相应的校企合作组织和运行机制,形成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行“专业+订单企业”“专业+系办产业+合作企业”等“系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理实交替、教学场地校企交替、教学时间季节交替紧密协作型“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聘请相关行

8、业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全过程参与专业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围绕实际工作岗位职业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项目及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设置课程及实训实习项目,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构建集素质培养、技术基础知识、专业能力训练、工作实践、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形成国家级、省级和院级三级工学结合精品课程体系。同时,以学生为中心,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索并实施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等多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2.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系企一体”的模式优势,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完善“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9、、使用和激励机制,制定企业兼职教师聘用、培养与考核评价管理办法,探索建立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技能课兼职教师的长效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大量聘请合作办学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技能课和顶岗实习的兼职教师。通过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到合作办学企业顶岗实践、参与应用技术研究、国内外学术交流与进修等形式,着力提高专任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3.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依据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要求,按照专业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四个层次,采取自建、共建、捐建等多种方式,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建成一批融教学、培训、生产、职业技能鉴定和应用技术研发等功能于一体,具备“系统性

10、、生产性、开放性”特征的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以专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专业”的思路,创新“系企一体”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设“产学一体”的、满足学生综合实训和生产实习需要的系办产业;紧紧依托合作办学企业,完善校企共建共管的长效运行机制和校企一体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确保全部学生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经验。4.管理制度建设。完善职责分开、权责明确、自我发展、依法管理的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明确两级工作职责,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体系。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竞争、开放、流动的现代人事工作机制,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优劳优酬的校内分配政策。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分制教学管

11、理改革,建立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完善顶岗实习管理、指导和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学生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平台,构建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搭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1. “系企一体”模式。所谓“系企一体”是根据专业人才未来可能从事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把专业技能训练的实训场建成具备经济功能的企业、公司等专业实体,成为具有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组织,即把专业办成教学实体、经济实体和管理实体,实行教学、生产、经营、服务一体化。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汽车

12、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专业,建立了湖南新中皇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湖南金顺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湖南众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家惠超市六个专业实体。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直接到中皇汽车维修厂承接和参与各类事故车辆维修、保养、损失估价和保险实务训练;道路桥梁、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直接到金顺、众智公司的工地进行测量、放线、施工等方面的现场教学,先后参与了多个工程的勘测监理。“系企一体”模式在教学管理上采取专业系负责制,教学组织上依托实体基地,把与专业建设相关内容与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师生既是教学人员,又是生产、经营、服务人

13、员。2. “订单”培养模式。“订单”培养是指学院与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校企双方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合作办学模式。学院先后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长沙中联重工科技股份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开展了“订单”教育。体现订单培养、校企深度融合主要依托课程建设,以学院的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三一”订单班为例,学院教师与“三一重工”的企业教师共同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基础,构建了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装配模 块检测模 块调试模 块售后服务模块维修模 块租赁模 块销售模

14、块三一重工企业模块中联重科企业模块山河智能企业模块华宇集团企业模块新利恒企业模块专业核心课模块职业素质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图1 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全部课程由四个模块构成,即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企业模块和岗位(特长)模块。前两个模块为公共平台,主要为学生搭建专业框架和保持职业发展能力而设计;后面两个模块为职业平台,主要是为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而设计,相应课程只对相应企业班级开设。前两个模块和企业模块的一部分内容主要在校内进行,以情景式和案例式教学为主,企业模块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和特长模块内容安排在实习期完成,主要由实习带队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在联合办学企业讲解,完全针对学生实习产品和

15、顶岗工作过程进行生产性教学,实现工学结合。“订单”模式做到了:培养方案校企共订,即针对企业的相关岗位,遵循高职教育的内在规律,校企共同制定包含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教学方法、评估标准等在内的一整套培养计划;教育资源校企共享,先后由企业在学校投资近千万元建立了“三一实训室”“中联实训室”等,企业车间成为学生顶岗实训基地,企业技术骨干成为学院兼职教师,学院选派骨干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开发和为企业培训员工;教学过程校企共管,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招生计划、日常行为规范、顶岗后的工资待遇等管理和考核办法,企业还设立了奖励基金,用于鼓励“订单”班的学生和教师。学生就业校企共管,参与订单培养的学生就业绝大多数去

16、联合办学企业就业,提高了学院的整体就业率。3. “秋去春回”工学交替模式。“秋去春回”工学交替模式,是我院道路与桥梁技术、工程造价等交通土建类专业,根据湖南春季多雨、秋冬干燥的气候特点和施工企业季节性施工的具体要求而建立的“1+40.5,秋去春回”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1+40.5,秋去春回”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职业素质模块公共课模块计算机基础模块工程计算模块公路土工试验模块工程材料试验模块顶岗实习模块职业素质模块路桥施工模块顶岗实习模块工程质量检测模块路桥施工现场管理模块选修课模块毕业设计模块路桥基本设计模块工程测绘模块图2 “1+40.5,秋去春回”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完成计算机基础模块、工程计算模块、工程测绘模块、公路土工试验模块及工程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