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工程章末综合检测四浙科版选修

上传人:男**** 文档编号:126973429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工程章末综合检测四浙科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工程章末综合检测四浙科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工程章末综合检测四浙科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工程章末综合检测四浙科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工程章末综合检测四浙科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工程章末综合检测四浙科版选修(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末综合检测(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废弃物农业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B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C生态经济主要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D在林业工程建设时,应重点遵循系统整体性原理解析:选C。“无废弃物农业”,实现了物质的区域小循环,做到了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分级利用,因此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与传统的过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

2、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林业工程建设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2南京古泉生态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养蚯蚓、养蘑菇和种植果树等生产过程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良好循环系统。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沼气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B果园内蚯蚓能改良土壤,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C从生态学角度看,人与畜禽的关系只是捕食关系D农场内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互相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解析:选C。从生态学角度看,人与畜禽的关系除了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3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你认为走下面哪一条路是最

3、佳选择()A先污染、破坏,后治理B边污染、破坏,边治理C污染、破坏,不治理D少污染、少破坏,及时治理解析:选D。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要做到少污染、少破坏,及时治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4生态工程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它要解决的问题是()A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协调问题B环境污染和治理问题C在不破坏自然界规律的前提下,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D生态安全问题解析:选C。生态工程的前提是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然后兼顾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项最为完善合理。5如图是某农户设计的生态农业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建立该系统遵循的主要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生物多样性

4、原理等B该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农作物,蚕、驴、鱼、鸡、猪等均为消费者C将猪粪直接施入农田,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D塘泥施入农田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土壤中的矿质营养供应解析:选C。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中几乎不存在废弃物,生物种类比一般生态系统中要多,故该生态农业体现出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及生物多样性原理等,故A正确;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仍然是农作物,而蚕、驴、鱼、鸡、猪等均为消费者,故B正确;将猪粪直接施入农田,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物质,但不能提供能量,故C错;塘泥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矿物质,故D正确。6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

5、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解析:选D。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不能循环,所以D错。7人类在生产活动中,要避免大自然的惩罚,应具有的观点和正确做法是()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法制观念只有讲究生态效益,才能有稳定的经济效益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并大量发展对人类有利的物种,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ABC D解析:选B。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就会破坏生态平衡而不能进行可持续发展;不能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

6、要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才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8在林地果园中散养土鸡,让鸡采食大量的天然饲料,既可替代人工除草,又可替代人工施肥,而且能提高鸡的品质,降低饲养成本。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果园养土鸡,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果园的能量利用效率B鸡粪可直接为植物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节约用肥,减少污染C果园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D种养结合降低了成本,获得了高经济效益和高生态效益解析:选B。鸡粪的主要成分为有机物,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产生二氧化碳,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而不是直接为植物生长提供能量,植物生长的能量来自太阳能。9如图为一庭院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组成和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

7、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B若在果树间间作绿肥类杂草,能导致该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增加,可以有效控制果园中某些害虫的数量,从而减少对果树的危害C在庭院中饲养鸡鸭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但由于食物链延长,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D在庭院中建沼气池处理垃圾、粪便和植物枝叶,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从而使能量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解析:选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不能循环利用;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轻病虫害;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效率与食物链的长短无关。10“菇菜”立体栽培(如图)是充分

8、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的光、温度环境优势,按照空间层次分布,形成优势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之一。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X”可代表CO2,“Y”可代表O2B该生态系统中食用菌属于分解者C菌渣作为有机肥为蔬菜提供了能量D该模式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等生态工程原理解析:选C。菌渣作为有机肥为蔬菜提供矿质元素,为蔬菜提供能量的是太阳能,蔬菜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11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列哪一种做法更好()A选择成本低廉的树种B选择单一树种C选择速生、抗病的树种D选择多种树种,增加物种多样性解析:选D。植树造林时应充分考虑多样性原则,若树种单一,容易爆发病虫害

9、,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2如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行解决C保护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解析:选D。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我们发展中国家就应少走弯路,避免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应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对必须建设的污染企业要进行污物处理。13对生态农业原理中能量多级利用的理解正确的是()A通过生物防治减少能量损失B延长了食物链,所以能量损耗更多C主要是将废物资源化,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

10、污染D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提高了解析:选C。生态农业中的能量多级利用,将本来废弃的资源重新再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是,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提高,仍然遵循10%20%定律。14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解析:选C。由图可知,该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的区域小循环,做到了物质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因此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项整体性原理指生态工程需考虑“社会经济自然”,D项协调与平衡原理指的是生物种类与当地环境相适宜,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容纳量。15生活垃圾一般可分

11、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对这些处理方法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回收垃圾如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而且还可以节省资源B厨房垃圾如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堆肥处理,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和利用C有害垃圾如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进行特殊安全处理D“白色污染”主要指的是我们日常用的塑料袋,它污染土壤的主要原因是不易被分解,影响正常的物质循环解析:选B。厨房垃圾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但不能直接被植

12、物吸收,而是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然后再被植物吸收利用。16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B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各种生态系统都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解析:选A。在一个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流经某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在该生态系统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和该

13、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故A正确;芦苇是一种植物,不是群落,故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后被绿藻、黑藻用于光合作用,绿藻、黑藻本身不能直接吸收有机物;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身调节能力,但不能说各种生态系统都具有很强的稳定性。17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理解,不合理的是()A我国“三北防护林”运用物种多样性原理,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B小流域治理模式应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工程学原理等C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可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恢复其生态功能D在对城市进行规划和布局时,要

14、进行城市生态分区解析:选A。我国“三北防护林”物种单一,没有运用物种多样性原理。18材料1:实施沼气工程,是我国政府为改善农村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推广的一种生态工程。材料2:地衣中的真菌和蓝藻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都不能正常生长。材料3:居住在林区的农民,“靠山吃山”是他们生活的根本。当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考虑林区农民的生活问题,使改善生态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造林护林。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上述材料所依据的生态工程主要原理依次是()A BC D解析:选A。熟记、理解生态工程的基本原

15、理的内容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前提。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小循环和全球地质大循环,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单独存在时,两种生物都不能很好地生活,但是在一起的时候就出现了一种112的效果,体现了整体性原理。所谓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是指人类所处的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构成的巨大复合系统,三者相互影响而形成统一整体。19为了维持生物圈的稳态,下列思路或做法不可取的是()A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B全民开展节能减排,实现能源清洁生产,努力开发新能源C对于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问题,可以灵活多样,在合理利用的同时加强保护D建立“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模式,实现物质循环利用解析:选D。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