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 (共38张PPT)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94427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 (共38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 (共38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 (共38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 (共38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 (共38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 (共38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 (共38张PPT)(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程标准 知道诗经 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莫言的 魔幻现实主义 主要是从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当中来的 比如中国的神话 民间传说 例如蒲松龄的作品 他将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与现代的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 诺奖评委会前主席谢尔 埃斯普马克 探究1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 莫我肯顾 诗经 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 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 特点 四言为主 重章叠句 地位 内容 风 民间歌谣 精华部分 雅 西周宫廷乐曲 颂 宗庙祭祀舞曲 诗经 是

2、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奠定了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楚辞 战国晚期 由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 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开创了诗歌新体裁 楚辞 又称 骚体 特点 采用楚国方言 句式灵活 易于表达情感 奠定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 代表作 离骚 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诗经 楚辞 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 诗经 的主体部分为 风 楚辞的代表作品是 离骚 故 文学史上常以 风 骚 并举 风骚 的来历 学思之窗 想一想 除了文学 诗经 楚辞是否对其他方面也有影响 如果有 你能举例说明吗 有多方面的影响 诗经 楚辞的影响早已突破了文学领域 渗透到政治生活 精神生活 民族性格

3、 民族心理等各方面 例如 楚辞中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为古人探求真理的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以其爱国主义精神 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 凤求凰 一曲 凤求凰 讲述了司马相如感人的爱情故事 而他的文笔同样精彩 请例举他的一些作品 并分析这些作品的文学体裁及文学特点 三 汉赋 1 司马相如代表作 子虚赋 上林赋 东汉张衡的 二京赋 赋 源于楚辞 是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两汉盛行 故称之为 汉赋 3 文学特点 辞藻华丽 手法夸张 内容丰富 表现出大一统时代宏阔的文化气度 2 文学体裁 赋 材料1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 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 上 汉武帝 自造

4、赋二篇 太子喜王褒所为 甘泉 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材料1 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文化现象 奏陶唐氏之舞 听葛天氏之歌 千人唱 万人和 山陵为之震动 川古为之荡波 司马相如 上林赋 两汉时期 赋 文学特点 辞藻华丽 手法夸张 半诗半文 突显大一统时代宏阔的文化气度 初唐代表人物 陈子昂 王勃 王勃 唐代诗人 字子安 绛州龙门 今山西河津 人 王勃与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以诗文齐名 并称 王杨卢骆 亦称 初唐四杰 名句如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盛唐边塞诗代表人物 高适 岑参山水诗代表人物 孟浩然 王维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 诗仙 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 诗圣 诗史 文章

5、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 中唐代表人物 白居易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北风卷地百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边塞诗 岑参 公元714 770 河南南阳人 三十一岁 天宝三年 始进士及第 授兵曹参军 在长安住下 结识了当代大诗人王昌龄 高适 杜甫等 相与唱和 岑参有集八卷 存诗约三百八十首 他的诗题材广泛 边塞诗尤为出色 山水诗 唐代一位诗人被称

6、为 诗风壮浪恣肆 诗情一泻千里 笔势灵活矫健 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 该诗人应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孟浩然 郭沫若对中国古代某位文学大家题词 世上疮痍 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该人物是A 屈原B 杜甫C 李清照D 关汉卿 李白 杜甫的诗歌各有特点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点 原因 社会现实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各自的诗歌风格 李白生活在唐朝最强盛的时期 杜甫则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的影响 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 刚健清新 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 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晚唐时诗风凝重浓郁 反映了唐帝国的由盛转衰 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 讽喻诗作大量涌现 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

7、暴露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高峰 就是说顶峰也不为过 因为日后的朝代 诗家 尽管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 但是总体上没有能够超越唐朝的 我以为一切好诗 到唐已被做完 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 齐天大圣 大可不必动手 鲁迅致杨霁云信 一般人爱说唐诗 我却要讲 诗唐 诗唐者 诗的唐朝也 郑临川 闻一多说唐诗 唐诗为什么繁荣 请结合以下材料归纳理由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 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 忆昔二首 1 唐太宗与魏征 或问 唐诗何以胜我朝 唐以诗取士 故多专门之学 我朝之所以不及也 宋 严诩 沧浪诗话 3 2 日本 奈良县复原1300年前的遣唐使船 4

8、 3 唐 阎立本 步撵图 5 1 政治 2 经济 3 文化 国家统一 社会稳定 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 以诗取士 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 南北 中外的文化交流 唐朝诗歌辉煌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 2 宋词 词出现于唐代 宋代繁荣 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句子长短参差 更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 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 他们有的在瓦子 勾栏之类综合性演艺中心进行表演 如临安城内仅较具规模的瓦子就有20多处 甚至在部分繁华市镇 此类演艺活动也十分活跃 陈国灿 史学月刊 2008年第4期教坊乐工每得新腔 必求 柳 永为辞 始行于世 于是声传一时 凡有井

9、水处 即能歌柳词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 探究 1 文化是社会政治 经济的反映 宋词兴盛的原因 政治 两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词曲便于抒发感情 经济 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繁荣 物质基础 社会 市民阶层的扩大 市井文化生活的需要 通俗化 宋词 探究5寻寻觅觅 冷泠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李清照 声声慢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 雨霖铃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 辛弃疾 词 婉约派 豪放派 婉约派 风格委婉含蓄 细腻感人

10、内容以咏叹个人身世 写景抒情为主 豪放派 风格豪放激愤 气势雄伟 内容以记事 说理为主 表达内心感受慨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秋思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该作品的体裁是 A 诗B 赋C 词D 散曲 二 元曲 D 元曲 是散曲和元杂剧的的合称 散曲兴起于宋代 到元代散曲创作进入繁荣阶段 庄谐杂出 可雅可俗 抒情叙事兼长 更为生动活泼 元杂剧的成就代表人物 关汉卿 马致远 材料3 元杂剧的作者多为社会地位低下的文人 演员等 观众更是遍及各个社会阶层 它的兴盛意味着文学在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都进一步走向民间 张岱年 中国文化概论 元杂剧 抒情为主 叙事为

11、主 戏剧 小说等叙事文学 诗歌散文 中国文学的主流 明清时期 小说 世情小说 神魔小说 历史小说 文言小说 白话小说 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 中国的小说发展经过哪些主要阶段 魏晋南北朝 唐代 宋代 明清时期 兴起 志怪小说 传奇 短篇小说 话本 小说繁荣 长篇小说 搜神记 世说新语 柳毅传 莺莺传 四大名著 错斩崔宁 碾玉观音 小说特点 数量多 体裁多样 表现手法丰富 1 政治因素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 政治黑暗 官场腐朽 社会矛盾加剧 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 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 2 经济因素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工商业城镇兴起 新素材 新思想的涌现

12、3 社会结构 市民阶层扩大4 思想文化 1 思想 反封建民主进步思想的产生 2 文化 八股取士 文字狱等文化高压 文人对社会不满 5 科技 印刷术的进步6 小说体例 在经历了唐代传奇 宋元话本这一过程后 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 探究3 探究 3 明清小说空前繁荣的原因 1 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 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 2 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 3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 批判封建社会 4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 5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6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 水浒传 儒林外史 红楼梦 西游记 三国演义 聊斋志异 7 下列是介绍明清小说的文字

13、结合语文所学知识 请列举其作品 古典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中国古代各阶段文学提现鲜明的时代特征1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历史处于大变革时期 思想活跃 出现 百家争鸣 局面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 秦汉时期 大一统局面形成 儒学逐步确立独尊地位 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弘的时代气势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 建安文学清新疏朗 一扫当时浮丽文风 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 唐代 政治统一清明 经济繁荣 对外开放 文化多元 科举取士 文学艺术全面辉煌 李白的诗歌 颜真卿的书法等都体现了盛唐气象 5 宋元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尖锐 商品经济不断发

14、展 市民阶层兴起 词 戏剧 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6 明清 封建社会衰落 君主专制强化 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 使得反封建的小说 更适应市民生活需要的戏剧走向繁盛 结合以上材料 请归纳出中国古代文学的流传趋势 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楚之骚 汉之赋 唐之诗 宋之词 元之曲 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 序 时代孕育了文学 文学滋养着时代 文学是一个作家心声的倾吐 是对一个时代脉搏的触碰 更是一个国家文化价值的承载 古代文学的文化价值 体现在哪里 文学的文化价值 文以载道 的教化功能 文以载道 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 为古代文学注入了政治热情 进取

15、精神 社会使命感 使作家重视国家 人民的群体利益 即使个人纯抒情作品 也时刻不忘积极有为的人生追求 同时 不可避免存在一些说教性的封建糟粕 使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沦为政治的附庸 除古代文学外 中国的儒学思想 传统的书画艺术 在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同时 也存在封建糟粕性的东西 诗经 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的三百多首诗歌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A 西周至春秋中期B 夏朝至隋唐C 西汉至隋唐D 秦朝至明清 楚辞是A 春秋孔子等人吸收民歌精华 采用鲁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B 战国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 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C 是吸收了先秦 诗经 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D 一种

16、专事铺陈 文采华丽的文人乐赋 宋词繁荣的最主要原因是A 北宋城市经济的繁荣B 科举制的发展C 各种矛盾的尖锐D 词更灵活 便函于感情表达 说到人生追求 我们也许会吟诵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 楚辞汉赋唐诗B 楚辞唐诗宋词C 宋词唐诗楚辞D 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时期 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 这主要是因为A 白话文开始兴起B 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 市民阶层逐渐壮大D 思想控制空前严格 2 诗歌 词 曲 小说都有着明显的可以追寻的历史 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发展趋势是A 贵族化B 平民化C 民族化D 书面化 1 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无关的是A 先秦散文发展B 宋代词的出现C 风俗画的问世D 明清小说繁荣 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