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随堂作业: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1框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92562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人教版)随堂作业: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1框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随堂作业: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1框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随堂作业: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1框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随堂作业: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1框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随堂作业: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1框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人教版)随堂作业: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1框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人教版)随堂作业: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1框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1框一、选择题1李某在廊坊市某国有企业工作,月收入5 000元;妻子在廊坊市某外商独资企业工作,月收入4 000元;女儿在廊坊市某民办学校当教师,月收入3 600元;出租房屋每月得租金1 000元。下列对李某家庭收入认识正确的是(C)按劳分配收入5 000元,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8 600元按劳分配收入5 000元,按生产要素收入8 600元劳动收入12 600元,财产性收入1 000元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12 600元,财产性收入1 000元ABCD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因此,李某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妻子、女儿的工作单位属于非公有制经

2、济,其工资收入属于劳动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所得;出租房屋的租金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也是财产性收入。正确,说法错误。2国务院批转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调节。我们之所以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因为(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AB CD解析错误,因为当前我国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错误,因为我国实行按劳分

3、配体现的是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故选A。3当今收入分配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解决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问题必须突出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下列选项通过按劳分配方式获得收入的是(D)A靠房地产、购买股票获得的收入B在小微企业打工获得的收入C转卖科研成果获得的收入D在国有企业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国有企业属于公有制经济,D项符合题意。A项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B项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C项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三者均干肢不符。4搞好收入分配改革,最根本的就是坚持现阶段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让按

4、劳分配成为社会财富分配方式的主体。下列对于按劳分配的认识正确的是(C)按劳分配是市场经济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据主体地位ABCD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说法错误。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说法错误。说法正确。二、非选择题52017年我国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

5、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结合材料,请运用“个人收入的分配”相关知识,分析上述规定的经济意义。答案(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2)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合理提高个人收益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阐释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仔细审读材料,弄清中央的做法所涉及的分配方式,然后调动教材相关知识,不难得出问题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