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河北省景县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2692560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河北省景县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届河北省景县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河北省景县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河北省景县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_景县中学上学期高 三摸底考试历 史 试 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题,每题1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中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 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C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 D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2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微(假如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孔子认为管仲改革A是春秋时期最早的改革 B促进了齐国的发展和进步C有利于齐国的和平崛起 D

2、维护了分封制和宗法制 3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4. 明朝初年,针对宰相制度的废除,方孝孺认为“书之周官言六卿之职美矣。冢宰者,治之所从出也。宗伯典礼,司马主兵,

3、司寇掌禁,司空掌土,皆听于冢宰者也。冢宰,治之本,天下之大政宜见于冢宰。”由此可见他主张A君民共治 B复立宰相 C废除皇权 D君主立宪5. 1923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国民党合作,对中共的反对意见未予理睬;孙中山则拒绝“联合”而认同“党内合作”,最终中共遵照组织原则,以“党内合作”方式实现国共合作。这突出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A.中共领导层的软弱妥协 B.特定内外形势的产物C.孙中山的革命性丧失 D.国民党对中共的合并网6. 1926年12月,湖南省农民协会议决减租、减押、禁止高利贷、反对苛捐杂税,1927年1月,农民协会的会员增至二百万人。农民已将土豪劣绅不法地主特权彻底打

4、倒,农民协会成为唯一的权力机关。这说明A. 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 土地革命取得了初步成果C. 中共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 D. 国民革命以农民运动为核心7 揭帖、口号等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揭贴、口号与事件搭配与史实相符合的是A扶清灭洋,杀尽鬼子甲午战争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五四运动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辛亥革命 D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8 美国记者斯诺说:“每一场革命都有他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A领导秋收起义 B二万五千里长征C千里跃进大别山 D开辟敌后战场92015年,习近平总

5、书记到某地考察,80年前这里曾经召开的一次会议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去的地方最可能是A南昌 B武汉 C遵义 D重庆10“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焰火飞扬。”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历史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A B C D111947年,面对国民党两翼进攻,中间防御,状如哑铃的战略体系,中共中央决定开始进行战略反攻,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陈

6、粟大军挺近苏鲁豫皖C陈谢兵团挺进豫西 D林罗大军挺进东北12习近平主席强调两岸关系要“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一大政方针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是A必须坚持“九二共识” B加强两岸的经济合作C两岸三通的扩大 D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13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存天理,灭人欲”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学者须先立志”14当代学者余英时在评述民国时期某一运动时说:“中国人(至少是知识分子)逐渐建立了一个牢 不

7、可破的观念,即以为中国文化传统是现代化的主要障碍;现代化即是西化,而必须以彻底摧毁中国文化传统为其前提。”这段材料所反映的运动,其特点不包括:A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作用突出B把中国近代反儒学运动发展到新阶段C其现代化旗帜即“民主”与“科学”D对西方文化有了彻底而全面的认识15甲午战后,严复谈道:“四千年文物,九万里中原,所以至于斯极者,六经五子亦皆责有难辞。六经五子以君子而束缚天下,后世其用意虽有公私之分,而崇尚我法,劫持天下,使天下必从己而无或敢为异同者则均也。因其劫持,而是非淆、廉耻丧,天下之敝乃至不可复振也。”材料反映了严复:A借经学宣传维新变法 B对“中体西用”的继承C反对传统的教

8、化学术 D极力推崇儒家伦理道德16“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 :A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 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C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 D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7孙中山在评价马克思时说:“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如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逐成有系统之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此本。”以上材料说明了:A.孙中山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B

9、.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反响C.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发生实质性转变D.孙中山在为国共合作进行思想准备18元代士人杨维桢认为,元朝是华夏正统,而辽和金不是。他的理由是,儒家的传承,在朱熹之后一度中断,直到元代大儒许衡才再度延续儒家的“道统”。因为元朝有许衡这样承前启后的大儒,而辽、金却没有,所以尽管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是正统而辽、金不是。对杨维桢的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杨维桢把是否传承儒家文化看作政权合法性的标准B杨维桢认为“正统”与否取决于文化而不是血统C杨维桢的看法接近于近代的民族国家观念D杨维桢的看法是儒家“夷夏”观念的继承和发展19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

10、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A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B倡导经世至用,反对思想一统C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D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20柏拉图说:“一个人要想成为伟大的人,就不应该只爱他自己,也不应该只爱自己的事情,而应该只爱公正的事情,不论那件事情碰巧是他做的,还是别人做的。”这表明了柏拉图具有( )A广泛民主思想 B理性主义思想C人民主权思想 D法治思想21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

11、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A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B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C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D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22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D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23著名史学家钱乘旦指

12、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芦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工业资产阶级主导了政府C.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D.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241934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国会将贸易决策权在一定时期内授予总统,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谈判并签订贸易协定,该协定不需要国会批准即可生效。这一规定反映出美国A.总统可以凌驾于参议院之上 B.立法机构服从行政机构C.国会与总统有较量也有妥协 D.三权分立原则遭到破坏25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总统竞选人布什和戈尔围绕佛罗里达州选票计箅的有效

13、性,诉诸司法。美国最高法院以7票对2票决定重新点算选票的过程违宪,因为选票重点没有在弗罗里达州展开。这一事件表明A.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最高法院判决大选无效C.最高法院法官可以决定谁胜选 D.美国权力机关分权制衡26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革命始终没有获得工人支持 B.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C.外部势力的阻扰和干扰不断 D.缺乏成熟的革命理论指导27下表是德意志1871年宪法中规定的联邦议会中部分邦的投票权分配情况,由此可以看出普鲁士连同汉诺威、库 尔黑森等巴伐利亚萨克森符腾

14、堡巴登黑森梅阁棱堡一 许威林布伦斯维克17票6票4票4票3票3票2票2票A.联邦议会具有国家事务的决定权 B.各邦国的政治地位具有不平等性C.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封建专制性 D.普鲁士在联邦议会中占主导地位28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 )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29理学的产生使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