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黑龙江省学高三考前冲刺模拟文综历史试卷(有答案)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2692551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黑龙江省学高三考前冲刺模拟文综历史试卷(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届黑龙江省学高三考前冲刺模拟文综历史试卷(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黑龙江省学高三考前冲刺模拟文综历史试卷(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黑龙江省学高三考前冲刺模拟文综历史试卷(有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_大庆一中高三年级考前模拟测试文 综 历 史第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举贤才”之语,韩非子有“因能授官”之说,墨子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们的主张A.体现了百家思想的融合 B.反映了平民的政治诉求C.否定了宗法世袭制度 D.导致涌现出大量人才 25.西汉武帝以侍中、尚书等组成内朝执掌国家决策大权,后又任命外戚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不但掌管全国军事,还进入内朝,参与政治决策,位在三公之上。武帝驾崩后,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正式作为内朝的领抽执掌朝政。从此,外戚担任大司

2、马大将军,掌控内朝成为西汉惯例。下列对这种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霍光以后三公被剥夺了相权B.大司马大将军掌握决策权,西汉政府从文人政府转变为军人政府C.大将军卫青进入内朝后,皇权受到严重威胁D.西汉后期内朝逐渐成为外戚专政的工具26.唐末至宋初,政坛有“不相南人”的说法。宋真宗以南方人王钦若为宰相,首开先河。此后担任宰相的南方人逐渐增多,到王安石变法时,提倡变法的熙宁新党,大多是南方人。下列各项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带动文化重心南移 B支持变法的南方人比北方人多C南方学风更加激进和开明 D理学由北向南逐渐传播27.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晚清顽固派的代表人物刘鸿锡在和日本特使谈到

3、中日两国民众抗税偷税严重时说,英国是“”,纳税人通过议会掌握着国家政权,税收怎么用他们能做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所以英国人不抗税。中日两国百姓没有权力,自然就不愿意交税。根据这则史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刘鸿锡对英国政治制度缺乏深刻认识 B刘鸿锡闭目塞听,误以为日本也没有议会C刘鸿锡对近代政治制度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D刘鸿锡与日本特使对话时日本还没有开始明治维新28.下表为鸦片战争初期的茶、丝出口量,反映了时间战前年平均1845年1851年1853年茶(万磅)50008019991910122丝(包)5000132202304062896A对外贸易稳居出超地位B国内税收政策逐渐宽松C封建自然经

4、济逐步解体D传统手工业制品质量高且成本低29. 下表是对晋察冀边区的北岳区28个县88个村的统计,中农的户数、人口、占有土地变化情况,除此之外其它县也出现类似变化。这可以反映出年份中农户数中农人口中农占有土地亩数1937 5,184 29,401 94,1841941 6,347 32,680 106,845 1942 6,547 31,882 106,630A该区城土地改革非常彻底 B.国民党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封锁C. 根据地的土地政策和经济建设取得成效 D.地主依然为土地革命打击的主要对象30.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成为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到独立解放与和平崛起的起点,而且为夺取整

5、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而为推动世界历史从动荡与战争的旧时期走向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做出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由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抗日战争A改变了的社会性质 B结束了世界的动荡局势C推动了文明的转型 D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31.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指出,要在1978-1985年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 以上,农业在198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随后,在国庆29周年招待会上, 中央提出了大干快上的指导思想,要求“三年大见成效”。这表明A.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协调发展 B.经济工作中冒进思想有所滋长C.思想解放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D.改革开放助推了经济快速增长32.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期,雅典公民大会讨论是

6、否要派军队进攻西西里。尽管多数公民并不知道西西里的具体情况,公民大会最终还是作出了入侵西西里的决定。这说明古雅典公民大会A民主决策机制名存实亡 B财产等级制少数富裕公民绑控一切C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导致决策水平低下 D军国主义思想盛行33.“在18世纪的英国,它使整个阶级开始购买它们从前从未有机会购买的东西。社会模仿效应使本来只买体面用品的人开始购买奢侈用品,只买必需用品的人开始买体面用品”这种现象表明A.消费观念的变化 B.工业革命的发展C.浪漫主义的流行 D.自由主义的传播34. 下表为苏联在七五计划和“十一五”计划期间,年平均增长速度指标。对其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

7、农业总产值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速度1961-19658.56.68.62.36.41981-19853.33.23.71.13.1A.形成了重型化国民经济结构 B.赫鲁晓夫改革成效显著C.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经济发展 D.苏联国民经济持续发展35.2016年经济全球化成为热门话题,出现了系列难以预测、极不寻常的所谓“黑天鹅”事件,2016年6月英国全民公投退出欧盟;12月,支持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击败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成为美国总统,大家还预计这种黑天鹅现象会越来越多,上述材料可以说明A.国际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B.全球化进入制度化阶段C.经济全球化阻碍发达国家的经济

8、 D.经济全球化发生了逆转第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所谓“富民”阶层,是中唐以来特别是宋代以来崛起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又称“富室”“富家”“富户”,还可称“大姓”“望族”“豪族”“兼并之家”等。他们主要以农业为致富的途径,也包括了以工商等其他途径。作为一个在社会经济分化中产生的新兴阶层,“富民阶层具有区别于其他社会阶层的显著特征,即没有政治特权,仅仅占有财富和拥有良好的文化教育,依然属于“民”的范畴。作为富民家庭,维持其家业不败,一是靠财富,二是靠文化教

9、育。明代影响较大的富民大姓,大多是发迹于宋,壮大于元。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从事手工业、商业的富户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发展起来。时人王世贞曾指出:“盖东南者,国根本也。富民者,东南所恃以雄者也”。到了清代,富民阶层仍是社会上最具有影响力的阶层之一。在拥有经济力量之后,富民努力通过读书应举,谋取政治权力,出现了“百姓之富者争出金钱而入学校”的状况。 摘编自林文勋、杨瑞璟宋元明清的“富民”阶层与社会结构材料二 18世纪的英国尽管存在严格的社会分层,但社会分层并非一成不变,它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其典型特征是出现了更多向上、向下的流动,而这种流动同经济和社会变化的过程相吻合。英国贵族的开放是单向度

10、的,主要是允许贵族家庭成员向下流动,社会的中下层几乎不可能成为社会上层的一员;中间阶层不仅在数量上迅速扩大,而且发展出自己的意识形态,正在变成一个界限逐渐明确的集团,他们以自己的商业财富和生活背景为荣,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并开始谋求政治权力和地位;社会下层逐渐向无产阶级过渡,为新社会准备了一个重要的部件。社会流动是英国社会整合的一种有形方式。 摘编自舒小昀18世纪英国社会流动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富民阶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英国社会阶层流动的特点及其影响。(13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有学者在研究

1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及作用时,设计了如下示意图。根据材料,从上图、中任选一个历史时期,运用相关史实对图中所示关系进行探讨。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明成祖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病死于榆木川。同年八月,仁宗朱高炽即位。朱高炽一反其父的所作所为,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仁宗一上台,施行“恤民之政”宣布停止北征、宫使采买、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等劳民伤财之举。仁宗以杨荣、金幼孜、杨士奇、黄淮等正三品官员兼任大学士。 其后,仁宗又复设官品高达一品的公孤官虚衔,并授之以内阁大学士,使阁臣的权位远远高过部权。 宣德时,阁臣已获得票拟权,开始直接参预处理国家政事,阁权己

12、相当于相权。仁宗即位三月,即下诏礼部将“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 这也成为仁宣两朝推行文官政治的一个辅助措施。仁宗时,还平息了与北部边疆鞑靼部、兀良哈部的战端,恢复了往来边市贸易。尽管仁宗在位时间甚短,但其所施行的政策却为宣宗一朝所继承,以致后代史学将这一时期称之为“仁宣之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通史(1)根据材料,指出明仁宗改革的主要内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仁宗改革的意义.(7分)历史考前模拟测试试题答案242526272829303132333435CDCCCCDBCBCA40.(1)土地产权制度的变化;商品

13、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分化;政府政策的调整;江南经济的发展;科举制的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社会观念的变化;儒学的影响等。(12分,每点3 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2)特点:双向性和开放性;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贵族向下单向流动;中间阶层形成并日益膨胀;底层向无产阶级过渡。(6分,每点2 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影响:有利于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推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进行;加速了社会整合;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改变了社会价值观的取向等。(7分,第一点3分,后面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45.(1)内容:实行“恤民之政”,停止劳民伤财之举;重用阁臣,提高阁臣地位;停止对建文帝家属遗 臣的报复政策;平息边疆战端,恢复边市贸易。(8分)(2)意义:与民休息,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提高了阁臣的地位,使内阁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停止 报复政策,缓和了社会矛盾;解决边通争端,恢复边贸,利于民族交往,稳定了社会秩序。(7分,一 点2分,四点7分)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