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课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92456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课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课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课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课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课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课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课 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课标要求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一、少年天子康熙帝全名爱新觉罗玄烨,出生于1654年,8岁登基,14岁开始亲政,他志向远大,聪明好学,对中外文化均有研究。二、巩固统一1平定“三藩”(1)原因:清初,“三藩”割据势力对国家统一构成了威胁。(2)措施:1673年,三藩反叛,康熙用剿抚并行的策略,历时八年,取得平定“三藩之乱”的胜利。2收复台湾(1)原因:郑氏政权以台湾为根据地,坚持抗清,使东南沿海地区政局不稳定。(2)过程:在招抚失败后,用武力收复了台湾。(3)管理: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并实施了“展界开海”和轻税政策。(4)意义:促进了大陆

2、与台湾的联系。从此,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3抗击沙俄(1)原因:17世纪中叶,沙俄侵扰黑龙江流域,并修筑据点,对中国的东北边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2)过程:康熙亲政后,开始采取“永戍黑龙江”的方法,积极为抗击沙俄侵略做准备。1685年至1686年,康熙帝组织了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沉重地打击了俄国军队。(3)结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这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归纳总结康熙初年面临的矛盾(1)统治集团内部矛盾。(2)中国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3)中央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矛盾。(4)民族矛盾(满族与汉族)。历史评价平定三藩

3、叛乱,消除了大一统国家潜伏的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也有助于消除积弊,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 疑难辨析唐太宗和康熙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何主要不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唐太宗:以平等友好为主;康熙:主要是武力平叛。时代特征:唐朝,封建社会繁荣时期,中国全面领先于世界;清朝,封建社会日益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中国落后于西方。三、对康熙帝的历史评价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执政期间开疆拓土,统一台湾,打败沙俄侵略军,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重点精讲康熙帝一生的功绩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击退沙俄侵略;尊重各族文化传统;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

4、结等。知识图示主题一康熙帝巩固统一的措施探究点1康熙巩固国家统一的贡献史料康熙帝对事关大局的蒙古事务非常重视,平定“三藩”之后,在内蒙古的中心地带设立木兰围场,满语“木兰”意为哨鹿,康熙帝把这里作为围猎、避暑、练兵,处理民族事务的特殊场所。1702年,开始在北京至木兰围场的途中设立行宫,其中的热河行宫坐落在承德市,后来康熙帝亲笔题名为避暑山庄。乾隆时期进行改造和扩建,将避暑山庄变成引见官吏、接见各民族王公贵族、外国使节及处理朝政的场所。实际上这里是处理民族事务,加强北部边防的政治中心。康熙帝平定准噶尔时清军向克鲁伦河运送军粮的情形问题思考结合史料及所学,试列举康熙帝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的主要贡献

5、。提示平三藩、征蒙古、收台湾、兴文教、开科举、重视民族团结,维护了国家统一,开创了盛世局面。探究点2收复台湾史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郑成功:复台史料二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黜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康熙:中秋日闻海上捷音问题思考(1)史料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性质上有何不同?(2)结合康熙一生事迹,分别举一例与上述性质一致的活动。提示(1)事件: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清政府统一台湾。性质:前者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后者是反对割据分裂的斗争。(2)举例:反侵略:

6、抗击沙俄。反分裂:平定三藩或平定准噶尔叛乱。探究点3抗击沙俄奠定中国版图史料清康熙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中俄两国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明确规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以外兴安岭(即斯塔诺夫山脉)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和流入黑龙江的河川,全属中国;以北一带土地及河流,全属俄国。乌第河流域划为待议地区,留待以后再议。问题思考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有何重大意义?提示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遏止了沙俄对中国黑龙江流域的武装入侵,使东北边疆获得了比较长久的安宁。在条约签订后的150多年间,两国按照这一条约管理边界,使黑龙

7、江流域在此期间没有发生重大的边界冲突。这是中国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主题二康熙帝的评价史料电视剧康熙王朝康熙夜观地图数忧患: 台湾孤悬海外 俄罗斯重兵压境全蒙尚未统一康熙痛斥朝臣的台词:朕刚即位的时候以为朝廷最大的敌人是鳌拜,灭了鳌拜,又以为最大的敌人是吴三桂,朕平了吴三桂,台湾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啊,朕收了台湾,噶尔丹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朕现在是越来越清楚了,大清的心头之患不在外边,而是在朝廷,就是在这乾清宫!就在朕的骨肉皇子和大臣们当中,咱们这儿烂一点,大清国就烂一片,你们要是全烂了,大清各地就会揭竿而起,让咱们死无葬身之地呀!想想吧,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才几年哪?忘

8、了!那棵老歪脖子树还站在皇宫后边,天天的盯着你们呢。问题思考试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康熙形象(可包含生平及功绩)。提示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擒鳌拜、平三藩、征蒙古、收台湾、退沙俄、兴文教、修经典、开科举,促进了民族团结。他的文韬武略使大清迅速从一个立国不稳、危机四伏的异族王朝发展成为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国力强盛、声名远播的康乾盛世,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帝王。1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包括()建立新王朝政权对边疆地区未实现有效控制沙俄势力威胁边防安全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A B C D答案B解析康熙继位,不是建立新的王朝,而是继承王位。康熙初年,地方有叛乱现象,外部有沙俄的入侵,故选B。2康熙帝统一台湾

9、后,“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为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这说明()台湾府的设置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大陆移民是清朝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清朝时台湾主要出产粮食和食糖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繁荣的保证A BC D答案D解析主要利用材料的信息解答,特别是注意“这说明”中的“这”所代指的事件。3康熙帝和吴三桂斗智斗勇的故事曲折、艰难,至今在民间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康熙帝和吴三桂等三藩之间的矛盾斗争,从清朝初期国内的局势看当属于()A满汉民族间矛盾 B清王朝与明王朝残余势力的矛盾C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D封建国家内中央政权与分裂割据势力的矛盾答案D解析从清初中国国内的状况看,

10、统一是大势所趋。因而,吴三桂等三藩是分裂国家的地方割据势力,而康熙帝代表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力量。4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答案B解析题干清楚地表明康熙帝在经历了中西方争辩、验证并得出结论之后采用“西洋历法”,说明B项正确。其他的三个选项都有明显的缺陷。5康熙帝在位时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他采取的措施和政策有()统一台湾打败沙俄侵略军加强民族团结平定三藩之乱

11、A B C D答案D解析加强民族团结是开疆拓土,维护国家统一的一项基本政策。康熙帝在此政策上的表现有多伦会盟等。6阅读下面材料:材料(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即1683年)十二月初一日,施琅往福建省会议台湾弃留。众以留恐无益,弃虞有害,各议不一。施琅遂决意主留。题疏曰:“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此曾为红毛聚处,无时不在涎贪,亦乘隙以图。若以此既得数千里之膏腴复付依泊,必合党伙,窃窥边场,迫近门庭,此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虞。至时复师远征,两涉大洋,波涛不测,恐未易再建成效。断乎不可弃。”圣祖览琅疏,下部议。议:“台湾古为盛天府、万年州、天兴州。今改为台湾府

12、,辖三县。”议上,奉旨:“依议。”遂收入版图,设置学官教化,永为海外文物富饶之邦矣。江日升台湾外纪卷10请回答:(1)台湾“弃留”之争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2)施琅“决意主留”的理由有哪些?(3)清朝最高统治者对施琅的意见持什么态度?(4)应怎样评价施琅的政策建议和清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决策?答案(1)争论发生在清军占领台湾后。(2)施琅的理由是:台湾位置重要;物产丰富,红毛(荷兰殖民者)对台湾早有野心,如台湾落入红毛之手,后果不堪设想。(3)赞赏施琅的意见,并接受了他的建议。(4)施琅的建议表现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战略眼光。清朝的决策,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都值得肯定。基础达标

13、1“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之宫中柱上。”康熙帝的这番话表明()A“三藩”逐渐成为抗衡中央的地方割据势力B维护民族团结是康熙帝面临的重大任务C康熙帝面对“三藩之乱”决定用武力平叛D维护国家主权是康熙帝面临的重大任务答案A解析由题干材料信息“夙夜廑念”可知三藩势力已危及到中央集权的加强。2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政府恢复了福建水师的建制。至康熙十八年(1679年)年底,福建水师已有战船240艘,官兵28 580名。康熙时期重建福建水师的意图在于()A平定三藩之乱 B抗击沙俄入侵C远征噶尔丹 D收复台湾答案D解析康熙帝重建福建水师是准备收复台湾,D项正确。3康熙帝

14、力排众议,大胆启用郑氏降将施琅收复台湾,这体现了他()A志向远大唯才是举 B超人的军事才能C勤于政务励精图治 D超人的胆略和见识答案D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郑氏降将施琅”“力排众议收复台湾”,据此可知选择D项。4康熙帝曾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施恩”主要是指康熙帝()A加强喀尔喀部与中央政府的关系B帮助喀尔喀部摆脱漠西蒙古控制C组织会盟使喀尔喀各部诚心归附D开始在喀尔喀地区实行盟旗制度答案C解析乌兰布通战役胜利以后,康熙帝在多伦组织了声势浩大的会盟,调解了喀尔喀内部的矛盾,使喀尔喀各部心悦诚服地接受清朝中央政府的领导。5康熙帝曾评价自己的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对历史发展作出的最突出的贡献是()A通过抗击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的主权B将清政府的统治扩展到全国C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尊重和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答案C解析康熙帝平定叛乱、抵御外敌、稳定边疆,客观上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能力提升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臣源曰:恭读平定三逆方略,而知期战胜于朝庙者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