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笔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高频考点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2690172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考-笔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高频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考-笔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高频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考-笔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高频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考-笔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高频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考-笔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高频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考-笔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高频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考-笔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高频考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考-笔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高频考点1. 德育原则。(1)方向性原则引导正确方向发展(2)疏导性原则循循善诱,耐心讲道理(3)知行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4)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严慈相济(5)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6)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8)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利用学生的优点,激励学生改正缺点(9)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又要纪律约束2. 德育方法。(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陶冶教育法(4)指

2、导实践法(5)品德评价法(6)品德修养指导法3. 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2)直观性原则(3)启发性原则(4)巩固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量力性原则4. 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演示法(4)练习法(5)实验法(6)讨论法(7)参观法(8)读书指导法5. 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6.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

3、,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7. 四种气质类型特征。(一)胆汁质:具有很高的兴奋性,行为不均衡,易感情用事。工作、学习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二)多血质:(1)外表上活泼好动、不甘寂寞、善于交际;(2)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耐力和毅力;(3)情绪和情感易产生也易改变,体验不深但明显表露在外。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容易适应环境。(三)粘液质:(1)安静稳重、交往适度;(2)反应缓慢、沉默寡言;(3)善于克制自己,情绪不易外露;(4)注意稳定但难以转移;(5)善于忍耐,沉着坚定;(6)做事不够灵活、因循守旧。其显著特点是安静、均衡。(四)抑郁质:(1)行为孤僻、动作迟缓;(2)多愁善感、体验深刻;(3)情绪不易外露、敏感多疑;(4)情感细腻,善于察觉别人不易发现的细小事物。其显著特点是敏感、多疑、忧郁。8. 心理辅导的方法。(1)强化法(2)行为塑造法(3)系统脱敏法(4)理性一情绪疗法(5)来访者中心疗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