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卷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89713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衡水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衡水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北省衡水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北省衡水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冀州中学2015-2016年上学期第四次月考高一(文)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50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记好笔记

2、是学好历史的前提,下图是一同学的笔记片断,请指出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A禅让制 B科举制C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2周公把商贵族微子启分封到宋,同时又在宋周围分封同姓诸侯。周公这样做的目的是()A与商贵族共掌天下 B拉拢并控制商贵族C巩固中央集权体制 D确立自己的专制权威3. 从秦二世时赵高指鹿为马,到宋代童贯统辖禁军,再至晚清李莲英飞扬跋扈,宦官乱政问题一直很严重。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出中国古代 A宦官职权扩大 B官僚缺乏监督 C专制皇权放大 D监察制度弱化4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首先实践上述政治思想的是()A封邦建国 B置“三公”“九卿”C全国郡县化D确立

3、皇帝制度 5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B“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C“立嫡以长不以贤”D“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6“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段话()全面肯定秦朝的专制统治认为秦朝实行专制统治是时势所需肯定了秦统一全国的功绩认为专制统治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A B C D7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

4、这一观点的是()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察举制C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郡国并行制8中国古代的官衔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巡抚则以“巡行天下,扶军安民”而名,“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从名称寓意来看,“刺史”应是()A地方的封疆大吏 B中央朝廷的重臣C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 D皇帝的内侍人员9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不可调和 B内阁权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 C内阁成

5、为制约皇权的中央机构 D内阁首辅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10孟德斯鸠说:“中国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A唐朝确立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宰相制C清朝延续明朝内阁制 D清朝设置军机处11.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 B. 论清代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 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12右图为土司制度的活化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南德宏南甸宣抚司署。明清时期的“改

6、土归流”政策是指( ) A.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B.平定西南地区宣慰司的叛乱 C.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衙门,改由朝廷任命的官员统治 D.对西南地区实行地方土司和中央委派官员共同管理 13一位中学生准备写一篇有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的历史小论文,下列观点中符合这要求的有(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 BCD14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

7、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A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D清政府已完全失去人民支持15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 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 B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 C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 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16.清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记录了一副对联: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

8、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这副对联应出自( ) A鸦片战争期间的封建官吏 B维新变法期间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C洋务运动期间的封建顽固派 D辛亥革命期间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17中国近代,“在种族观念上,以汉族的我者,打起驱除满族的他者,可是又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却又是颠倒了我者与他者的相对地位”。这一观点反映的是 A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儒教 B太平天国挑战清廷统治C洋务运动存在矛盾现象 D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18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材料表明()A中国享有与英国平等的外交权利B天津条约的不平等性C天朝上国的

9、观念被迫发生变化D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19有学者认为,康有为颠覆了儒家的正统经学史学,这己经预示着后面将有更加猛烈的风潮,不仅包括政治革命,而且包括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 维新变法更有利于推进社会进步 B 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 C 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D 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20 20世纪初北京城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庚子年的某一天,李中堂(李鸿章)请八国公使参加烛光晚宴,其中有一道名菜蒸熊掌。八国公使见了美味却还要故作矜持。宾主一落座,李中堂正要说话,突然一阵风吹过,蜡烛全被吹灭,黑暗中传出一声惨叫。过了一会儿,蜡烛重新点燃,只见日本公使趴在桌

10、子上人事不醒,他的右手抓着熊掌,手背上插着七把明晃晃的刀叉。该笑话讽刺了A李鸿章代表满清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B大清帝国已经沦为任人宰割的“熊掌” C西方列强共同宰割中国,日本贪欲最强烈 D西方列强在文明友好的幌子下瓜分中国21.“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 1912)。梁启超的观点表明A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 B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C以暴力推翻满清的必要性D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22

11、关于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中日双方对丰岛海战的记述各异,说明了文献记录()A不能揭示出真相B能还原历史真相C最接近历史真相D会受立场的影响23颜炳罡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称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其)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他评价的是 A新思想的萌

12、发 B资政新篇的提出 C辛亥革命 D百日维新24右图为清朝大臣绍英当时所记的“光绪庚子年避难日记”片断,内有“日本洋兵攻破东直门”等内容。以下事件,可能被记录其中的是() A清廷被迫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B清政府下令军队镇压义和团C甲午战争中日军犯下侵华罪行D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25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B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C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26台湾通

13、史认为:“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大多数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通商口岸教堂洋行货物商民所在甚多,素由中国竭力保护。”这在本质上表明()A中国近代主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B通商口岸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缩影C中国通商口岸经济文化高度繁荣D通商口岸有力促进了中国近代化27义和团散发的宣传揭帖,该揭帖把帝国主义和教会侵略势力喻为猪羊,画边题联为:“万箭射猪身,看妖精再敢叫不。一刀斩羊颈,问畜牲还想来么。”从中获取的信息不包括()A表达了义和团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决决心B反映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C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反侵略斗争D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矛

14、头直指在华洋教势力28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29一位同学在查阅史料时发现有如下表述:“思想界大飓风”,“欢呼三贼罢官”,“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旗为五色,民众笑开颜”。以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B戊戌变法、五四运动、国共合作、战略转折C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