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泄露天机押题卷) 历史(一) Word缺答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89329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泄露天机押题卷) 历史(一) Word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泄露天机押题卷) 历史(一) Word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泄露天机押题卷) 历史(一) Word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泄露天机押题卷) 历史(一) Word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泄露天机押题卷) 历史(一) Word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泄露天机押题卷) 历史(一) Word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泄露天机押题卷) 历史(一) Word缺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绝密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 史(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

2、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慝。”国语鲁语上“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王国维殷商制度论“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左传高祖本纪A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B分封制促进了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C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D分封制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25战国申不害重“术”,其思想以加强君主专制为核心;王夫之却将其学说斥为“洪水猛兽”,主张在政府内部分权,各级官吏都要有自己的权力,君主不能过多的干涉。造成这种认识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A阶级立场根本不同B受外来思想影响不同C社会发展阶段不同D学术指

3、导思想的不同26水经注淯水记载了东汉大户樊重兴修水利的规模:“朝水又东南,分为二水,一水枝分东北,为樊氏陂,陂东西十里、南北五里,俗谓之凡序陂。”据此可知当时A国家赋税的保障十分可靠B田庄水利灌溉系统较成熟C封建政府重视农业基础设施D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稳定27宋初文书写道:“凡制赦所出,必自宰相。”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仁宗朝的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57人,欧阳修感叹道:“近年宰相多以过失,因言者罢去。”这种变化体现出当时A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B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C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D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

4、权28康有为通过重塑孔子形象、高悬大同理想,并用西方政治伦理学说诠释儒家经典,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对接和调融、重塑和创造,是儒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行为的重要影响是A重新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B减少近代化过程中文化认同危机C使晚清保守思想大行其道D不利于传统思想文化的社会转型291912年3月成立的统一党,其宗旨为“统一全国建设,强固中央政府,促进完美共和政治”。5月成立的共和党,其党义是:保持全国统一,采取国家主义;以国家权力扶持国民进步。这体现出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国家统一 B共和政治已由理想变为了现实C社会精英期盼构建统一民族国家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社会的主流301949年起,在

5、中央与省区之间,中共先后设立了东北、华北等六个行政大区,简称大区。大行政区是“各该区所辖省(市)高一级的地方政权机关,并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领导地方工作的代表机关”。当时设立大行政区的原因是A实现政党与政权有机结合B长期战乱地方政权不稳定C加强中央对地方垂直领导D应对来自苏联方面的威胁3120世纪80年代中国承包制设计者确信:全员承包优越性显著,“给承包成绩显著的企业以投资自主权,计划机关保留备案、咨询的权利”,企业自负投资风险,自觉提高投资效益。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劳动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B计划经济已经被市场经济所取代C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趋向D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重大变化32由于城邦邦小民少,军

6、事力量难以与大国相比,于是当马其顿南下及罗马向东挺进时,雅典民主制度就随雅典的灭亡而退出历史舞台。这段材料揭示了雅典城邦民主制得以运行的基本条件是A维持强大的军事力量B小国寡民政治基础C公民的集体主义意识D没有强大的邻邦331416世纪罗马经历了约40余位教皇,教皇们不仅雇佣人文主义者进行艺术创作,给教堂进行富丽堂皇的包装,还有借助人文主义者们的才能对教会进行统治。甚至有诸多教皇是由人文才能而登上权力巔峰。这反映出A人权至上思想占据主流B人文主义思想冲击了社会观念C人文主义思想源于宗教D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宗教改造34综合下表可知,英国棉纺织业生产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A棉纺织业工具的革新B工人生产

7、积极性提高C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D市场扩大和技术革新35二战后,美国著名外交家乔治凯南说:“我们坚持采取欧洲联合的方式是希望促使欧洲人以欧洲大家庭一员而非民族主义者的方式思考欧洲面临的经济问题,这体现出解决战后欧洲的经济问题也是美国对欧洲国家所期待的。”乔治凯南的这一表态A出于美国全球战略需要的考虑B对欧共同体的作用估计过高C加剧了西欧社会的分裂与对抗D侵害了欧洲民族国家的主权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52分。第40题、第41题为必考题,第40题25分,第41题1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4题第46题为选考题,每题均为15分,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一题进行作答。40阅读材料,完

8、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代的“先王”们都是“议事以制不为刑辟”,他们“临事设刑,不豫设法”的做法,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把法的历史推进到成文法时代。春秋人之所以频繁的引用制、常、典、则等多种法律形式,说明他们的时代不存在大规模的法典。到了战国时期,平民数量急剧上升,在社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平民已经有了诉讼要求,在这样的时代,法治思想就不应再表现为当政者的“临时制刑”,而应当是事前“为刑辟”,制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形式较为统一的成文法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摘编自徐祥民法家法律思想研究材料二 在中国法律思想发展过程中,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一种特别的司法制度,就以“亲亲尊尊

9、”为基本原则。魏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思想越来越多受到以“礼”为核心的纲常原则的指导。“以礼制刑,礼法合一”是对唐朝法律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今天,“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等法治思想已经深入到国民的意识当中。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在法律的制定修订中,把历史上的或者外国的制度拿来加以改造以为我所用。古代中国的法律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很好的古代法治理论,在选择新的治国方略中,它与领会西方法治理论对我们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整理自张苏阳论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夏商西周时代至汉唐中国法律演变的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1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

10、法律思想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9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时间中国外国20世纪30年代1933年7月申报月刊开展了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此次讨论共收到10篇短论和16篇专论,90%的论文赞成、倾向于社会主义和“非资本主义”方式。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和1935年实行币制改革;1935年资源委员会实施重工业五年计划;19331937年先后设立中央农业实验所、全国稻麦改良所和中央棉产改进所等等;1934年开始发起“新生活”运动,培养“现代国民”,造就“现代国家”。大危机由美国爆发,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并导致了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的上台。日本为了转嫁危机和建立世界

11、霸权计划,开始大举侵华。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王术静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化问题论争研究等改编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2分)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清末屡屡困扰政府的财政危机是促使朝野人士产生税制改革思想的一大动因。厘金创行于咸丰三年(1853年),其产生是中国财政史上的一件大事。厘金是一种商业税,初时税率为1%,故称厘金。它

12、主要包括百货厘、盐厘、洋药厘、土药厘四类,其中百货厘收入最大、范围最广,一切日用之物无不在被课之列。厘金按征收对象可分为两类,即坐厘(课于坐商,属交易税)与行厘(课于行商,属通过税)。其税率后来不断提高,至光绪年间,普遍增至5%,甚至10%,而实际税率更高。具体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各省自定税率情况,一是所设关卡密度及课于货物的次数。这还是指“法定税率”,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附加,其数额往往超过正税。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赋予了洋货免纳厘金的特权。夏国祥中国近代税制改革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末厘金产生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厘金制度的特征

13、并分析其影响。(9分)4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首先决定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将中国而不是朝鲜摆在了对立的一面。美国这一行动直接导致毛泽东完成国家统一的计划功败垂成。本来毛泽东及其他中共领导人从保持政权稳定及良好的国际环境出发,并没有针对美国采取过激的外交方针。但这一次,毛泽东本性中的革命热情再次被激发出来。1950年9月15日,美军成功地在仁川登陆,朝鲜的局势发生了逆转,美国迅速转入进攻逼近三八线。如果听任美军继续北进,中国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安全和领土的完整将面临美国的严重威胁。在苏联没有做好与美国开战的准备之前,斯大林想通过中苏之间的同盟条约

14、的约定,希望中国在东北亚乃至整个亚洲的革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毛泽东认为如果朝鲜在战争中失败,整个亚洲中西方力量的平衡就会打破,美国将会主导亚太地区。中国出兵朝鲜后,斯大林曾多次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勇气和决心的“敬佩”。中国领导人也注意到了,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的几年中,苏联改变了对中国援助的谨慎态度,向中国提供156个大型工业企业的项目。中国在朝鲜战争胜利的经验,为亚洲地区随后发生的几次革命战争提供了一本很好的教科书。摘编自孟涛朝鲜战争若干问题再研究以美国档案文献资料为基础(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毛泽东出兵朝鲜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兵朝鲜的影响。(7分)

15、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州郡县。”中国中古时代是一个家族时代,呈现出鲜明的家族政治、家族经济与家族文化的特征。东晋南朝时代,侨州郡县普遍设置乃至成为一种制度。侨流人口的迁徙与定居新地,基本上保持着乡族集团的形式,这就使得安辑侨流采取设立郡县的方法,比较简便可行;而就乡族集团置州郡县,也有利于保证这一剧团内部组织的稳定性,符合大族及侨流人民的利益。东晋南朝失去了重要的地理上的正统依据。夫所谓祖宗疆土,尺寸不敢与人,既境地止画方隅,又讳言削弱,则侨置不失为解决问题的良好办法;又东晋南朝例不侨置十六国北朝新立的州郡县,借以表明对其政权的否定。东晋以来,豫、并、兖诸州及江淮间流入南渡江,侨寓在这一带,因置侨州郡县,皖南傍江经济文化因之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