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粤教高一语文必修三学案:第9课《祝福》教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88784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粤教高一语文必修三学案:第9课《祝福》教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粤教高一语文必修三学案:第9课《祝福》教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粤教高一语文必修三学案:第9课《祝福》教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粤教高一语文必修三学案:第9课《祝福》教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粤教高一语文必修三学案:第9课《祝福》教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粤教高一语文必修三学案:第9课《祝福》教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粤教高一语文必修三学案:第9课《祝福》教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祝福课 题课 型课 时讲 学 时 间班级姓名祝福新授课3课时2018年3月【学习目标】:1掌握小说阅读和鉴赏的基本方法。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体会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标题的深刻含义。3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学习重难点】: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体会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标题韵深刻含义。【课前预习】1作者名片鲁迅 (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和诗人,创作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

2、新编,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有坟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2.整体感知:通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绘祥林嫂外貌的语段,填写下列表格:时间年龄服饰面貌眼睛外貌作用初来鲁镇P62二十六七岁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两颊红顺着眼反映祥林嫂年轻有活力,对生活抱希望,善良安分再来鲁镇P85三十一岁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有泪痕,眼光无精神说明祥林嫂的肉体和精神受到极大打击,走投无路,对生活失去希望临死之前P59四十岁上下手拄竹竿,下端开了裂,手提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头发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

3、仿佛木刻似的只有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揭示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伤害3.概括祝福的情节结构:(1)序幕: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2)结局:寂然死去。(3)开端:初到鲁镇。(4)发展:被卖改嫁。(5)高潮:再到鲁镇。(6)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课堂活动】(1) 小组探究与班级展示1.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环境里,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了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请找出这三处描写并分析其作用。第一次: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作用: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说明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

4、农村的统治依旧,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第二次:描写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情景。作用: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祭祀的告诫下,祥林嫂永远失去了参与祝福的权利。她虽然百般挣扎,但还是无济于事,她的希望完全破灭了。于是她精神完全崩溃,最后沦为乞丐。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第三次:描写“我”看见祝福情景时的感受。作用:1、将祥林嫂的死和祝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吃人本质的揭露。2、使小说首尾呼应,结构完整。2.研讨文中主人公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提示:分情节概括)答:A勤劳、善良、质朴、顽强。 (“初到

5、鲁镇”部分)B挣扎与抗争。(“被迫改嫁”、“再到鲁镇”的有关段落)C彻底绝望,精神崩溃。(捐门槛后还是不准祭祀) 3.分析鲁四老爷及“我”的形象。答:A、鲁四老爷:鲁四老爷是剥削人民的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封建礼教的顽固维护者,是迫害祥林嫂的元凶。1.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守旧而反动。(“讲理学的老监生”、“骂”)2.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对联的暗示)3.自私、冷酷。(嫌弃祥林嫂,不准祭祀,在精神上折磨祥林嫂)B、“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形象。1.憎恶鲁四老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思想倾向。2.同情祥林嫂,善良。3.软弱,无能。(不能直面祥林嫂提出的问题,含混回答,落荒而逃。)(

6、2) 学对学习与展示1.问题探究:本文在叙述情节结构上采用了倒叙手法,请简要概述其作用。答:(1)把祥林嫂的悲剧结局放在前面,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悬念,能够引人人胜。(2)既给作品造成了悲剧气氛,定下了悲凉的基调,又突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问的矛盾,表明小说反封建的主题。2.作者把这篇小说取名为“祝福”,有什么深刻含义?答:(1)小说始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又一再写到鲁四老爷家的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联系。(2)封建礼教正是通过祝福在精神上多次摧残,以至杀害了祥林嫂,而祥林嫂死时又正是鲁镇家家祝福之时,祝福的热闹正反衬了祥林嫂临终的孤寂凄凉。以“祝福”为题更能揭露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

7、妇女的精神摧残,起到了深化主题的积极作用。【课堂检测】1.联系课文内容,分析下面句段的含义或思想感情。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四叔为什么骂祥林嫂是“谬种”?)明确 鲁四老爷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认为像祥林嫂这样“罪恶深重”的女人“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死去,更显得处处与这个社会作对,所以他要骂祥林嫂“谬种”。A“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 B.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

8、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四婶前后两次不让祥林嫂动祭具,祥林嫂两次反应不大相同,为什么? 比较一下,“祥林嫂,你放着罢!”和“你放着罢,祥林嫂!”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明确(1)祥林嫂第一次感到“疑惑”,她并不明白自己的“罪过”;而第二次她已经捐了“门槛”,认为自已已经“赎罪”了,可以被“宽恕”了。可是四婶的断喝让她明白自己永远不能被这个冷漠的社会“接受”。她的精神崩溃了。(2)“祥林嫂,你放着罢!”“你放着罢,祥林嫂!”这两句话的语气是很不一样的,后者命令的意味更强烈,态度也更严厉。【课后作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一)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

9、,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二)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

10、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是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1比较文字(一)(二),准确描述祥林嫂的容貌变化。脸色由青黄带红变成黄中带黑,乌丝变白发。2试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祥林嫂的这种变化的。生活的压迫。逃到鲁镇却无法安身做人,孩子被狼吃掉,因为嫁过两个男人受到歧视,捐门槛赎不能受到承认。容颜的摧残,显示

11、了祥林嫂人生的道路已经很渺茫。3文字(二)说“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说明了祥林嫂怎样的品格?是什么原因最终促使她变成“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勤劳,能干。就算一个能干的人,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也会变得毫无用处。同样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和浸淫,沦为乞丐的祥林嫂的悲剧,却可看出鲁镇人心中的麻木和冷漠,并且他们对这种冷漠习以为常。【知识链接】小说的鉴赏方法阅读和鉴赏小说,要能够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理解环境描写和品味艺术特色。1整体感知小说内容,把握小说的情节脉络。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在叙事上可以顺叙、倒叙或插叙。一般来说,倒叙的作用

12、是设置悬念,为下文铺设,吸引读者;插叙是对情节的有力支撑,刻画人物揭示主题。概括情节,概括要完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结果怎样。情节总是为人物和主题服务的,情节的发展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推动。2把握人物形象要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对比描写;环境烘托等等。把握了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就能品味、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3环境描写也是为人物和主题服务的。作用有:再现自然风光;交代背景;营造气氛;烘托人物情感和思想等。阅读小说,要分析环境描写在塑造人物、烘托主题方面的作用。社会环境是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交待或

13、暗含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这间的关系,小说的主题与之密切相关;自然环境一般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现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要学会联系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主题是小说的灵魂,要从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中深入理解。特别要注意小小说的标题和结尾。理解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能把握贯穿小说内容的主要线索(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变化等),知道作者在宣扬什么、讽刺什么、反思什么;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5理解并表达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并对优美语句进行赏析。体会含义可从这些角度入手:能联系具体语言环境或上下文,体会句子含义;联系小说的背景和主题,体会句子含义;结合人物性格特点,体会句子含义;从语句的句式特点和修辞方法,体会句子作用。6能根据小说内容进行合理联想和想象(如续写、补出人物的话语或心理活动,说说言外之意等)。7了解小说的写作特色分析,特别是文体特色分析。了解小说的特点,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对比),了解巧设悬念、欲扬先抑等叙事技巧;能联系文化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对其内容、写法、主题作适当的点评。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