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几种类题型

上传人:sh****na 文档编号:12688422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6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几种类题型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诗歌鉴赏几种类题型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诗歌鉴赏几种类题型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诗歌鉴赏几种类题型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诗歌鉴赏几种类题型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几种类题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几种类题型(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复习 一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 二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明确考纲要求 写什么 怎样写 为何写 考题设计即是从内容 形式 思想情感三方面入手 古诗考什么 一 答题总则 仔细审题 根据题目要求 问什么 答什么 基本规律 1 如果问 写了什么 则必答内容情感 可翻译后概括 2 如果问 怎样写 则必答手法和内容 即用了什么手法 写了什么内容 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 如果问 作用 效果或好处 怎样 则必答手法 内容 作用 情感 注意 先答有什么作用 效果或好处 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 写了什么内容 这样才完整 不至于无谓失分 4 如果问 为什么这样写 则必答

2、内容 即原因 可从诗句中概括 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 要注意 知人论世 还要从结构上回答 即在结构上的作用 5 如果题目要你 简析 则可按规律2的方式回答 二 熟悉并分清古典诗歌的类别 从内容角度划分 1 写景抒情类 如山水田园诗 这类诗 内容写所见所闻的自然景物 手法常从修辞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2 即事感怀类 如送别 登高等 这类诗 不外乎即景生情 睹物思人 即事有感 譬如惜花 伤春 悲秋等等 手法多样 3 咏物言志类 如咏物诗 则托物抒情 托物言志 总说 怀才不遇 坚贞不屈 孤芳自赏 洁身自好 积极进取 孤傲高洁 不流于俗等 思想内容 手法 象征 比喻 拟人 对比 衬托4 怀古咏史

3、类 这类诗 则怀古伤今 怀古伤己 借古讽今 总说 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 忧国忧民 壮志未酬 思想内容 手法 用典 联想 对比 衬托 扬抑 虚实等 5 边塞征战类 这类诗 多描写绝域风物 军旅之苦辛 戍卒之离思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 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 术语 豪迈 慷慨激昂 建功立业 保家卫国 奋勇杀敌 不怕牺牲 思乡思亲 报国无门 归家无望 苟且偷安 连年征战 悲愤 愤懑等等 思想内容 手法 烘托 渲染 对比 双关 讽刺等 鉴赏诗歌 2 诗型 1 基调 3 背景 4 风格流派 五线谱情感基调 炽热狂喜愉悦欣喜愁思伤感悲伤痛苦 中 高 低 写景抒怀 托物言志 送别怀人诗 咏史寄怀诗 宫怨闺怨爱情诗

4、 政治讽谕诗 旅愁思归诗 田园山水诗 边塞军旅诗 哲理诗 寓言诗 盛唐的李白安史之乱杜甫中唐国势削弱白居易元稹晚唐国势衰危动乱杜牧李商隐苏轼被贬南渡诗人李清照辛弃疾陆游陈亮刘过南宋后期姜夔文天祥爱国 李白飘逸杜甫沉郁白居易人民诗人王维孟浩然佛老 诗中有画 柳宗元借山水抒忧愤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李益卢纶边塞诗刘长卿韦应物的山水诗李贺想象刘禹锡巴蜀民歌杜牧李商隐伤感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的尖锐李煜亡国豪放派 苏辛 婉约 柳秦 陆游辛弃疾爱国 唐诗 宋诗 明诗 唐五代词 宋词 元曲 散曲和杂剧一些著名段落 可能进入选材范围 5 体裁 一 形象类 西西佛斯的坚持与毅力 一 形象的类型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

5、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 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它包括人物形象 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考点1鉴赏人物形象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类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 即诗人自己 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考点2鉴赏事物形象事物形象主要是指咏物诗中描写的形象 考点3鉴赏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二 设问方式1 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2 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3 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形象类举 1 爱恨情长 思人伤春的闺妇怨妇形象 2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3 友人送别 思乡怀远的形象 4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形象 5

6、矢志报国 慷慨愤世的形象 6 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的形象 7 献身边塞 反对征伐的形象 8 不慕权贵 豪放洒脱 傲岸不羁的形象 答题步骤1 总说形象 概说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 具体分析 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3 形象意义 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 作者借形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理想 追求 品性等 即 形象 分析 主旨情感 链接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 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词中三 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步骤一 总说形象 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 思妇 主人公形象 步骤二 具体分

7、析 主人公满腹哀怨 对月思人 月却不解 临水看花 花自飘零 无人怜惜 步骤三 形象意义 作者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遭受排挤 不受重用的悲凉和怀才不遇的悲戚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除夜作高适旅馆寒夜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双鬓明朝又一年 问 诗中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案 步骤一 总说形象 描绘了一个远在他乡的游子形象 步骤二 具体分析 他除夕之夜 客居旅馆 彻夜难眠 倍感孤单凄凉 步骤三 形象意义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寂寞之感和思乡思家之情 二 意境类 一 设问方式1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2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

8、怎样的思想感情 3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 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 这些景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 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二 分析思路鉴赏古诗的意境 要注意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 意象 有什么特征 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 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常用术语 雄浑壮丽雄奇险峻辽阔苍茫清幽明净闲适恬淡恬静优美萧瑟凄凉寂寥冷清肃杀荒寒雄浑开阔 雄奇瑰丽 恢弘高远 浩瀚辽阔博大新奇 深邃奇崛 朦胧渺远 空灵高远空蒙迷茫 虚幻飘渺 苍凉悲壮 优美迷人清新明丽 清净幽远 宁静恬淡 安谧美好清净悠闲 冷森幽僻 凄清冷落萧疏凄寂淡雅闲适和谐静谧开阔苍凉深远绵邈高远辽阔 答题步骤1

9、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或指出描写的具体景象 意象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要注意两点 一要忠实于原诗 用自己的语言 切忌直接引用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 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 不必每句 每个景物都写到 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2 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 意境 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 例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 感伤 例1 阅读下面这首诗 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

10、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问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案 步骤一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全诗选取了商山旅店早起赶路时的所见之景 铎 鸡声 茅店 月 人迹 板桥 霜 槲叶 枳花 描绘了一幅旅途之人早行图 步骤二 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 意境 特点 用昨晚温暖的梦境 凫雁满回塘 来反衬旅途的清冷 营造了一种寂寥冷清的意境 步骤三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的思念 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 回答问题 李珣 南乡子 烟漠漠 雨凄凄 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 思乡处 潮退水平春色暮 问 前三

11、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答案 步骤一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暮春时节 轻烟迷茫 细雨凄凄 花朵飘零 鹧鸪悲鸣 步骤二 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 意境 特点 前三句渲染一种凄清寥落的氛围 步骤三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漂泊在外的羁旅情怀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 回答问题 李珣 南乡子 烟漠漠 雨凄凄 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 思乡处 潮退水平春色暮 问 前三句有何作用 作用题 答案 步骤一 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 用烟 雨 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 步骤二 渲染一种寂寥冷清的氛围 给整首词奠定了一种感伤的基调 步骤三 从而为下片表达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做铺

12、垫 写景手法 1 各种修辞手法 2 正面描写 动静结合 以静衬动 以动写静 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白描勾勒 工笔细描 列锦 意象排列 色彩渲染 季节色彩 冷暖色调 观察角度 高低 远近 俯仰 感觉角度 视觉 听觉 触觉 嗅觉 味觉 3 侧面描写 对比 衬托 景情关系 1 正衬 乐景衬乐情 哀景衬哀情 2 反衬 乐景衬哀情 哀景衬乐情 3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三 表达技巧类 一 设问方式1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 艺术手法 艺术技巧 2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艺术手法 表达技巧 3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4 这首诗 某某诗句 在写景 抒情 描写人物 某某 上

13、有什么特点 表达技巧 艺术技巧 1 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乐景写哀情 乐景写乐情 哀景写哀情 哀景写乐情 托物言志 借古抒怀 借古讽今 2 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夸张 借代 对偶 设问 反问 双关 顶真 互文 反语 通感 排比 反复等 3 描写方法 A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以静衬动 B 虚实结合 虚实相生C 正侧结合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D 点面结合 以点写面 以面写点 E 远近结合 F 抑扬结合 先抑后扬 欲扬先抑 先扬后抑 欲抑先杨 G 声色结合H 细节描写I 白描 J 衬托 正衬 反衬 K 对比 L 烘托渲染 M 用典N 联想 想象O 对面

14、着笔4 结构技巧 首尾照应 开门见山 层层深入 卒章显志 以景结情 以小见大 过渡 铺垫 伏笔 悬念等 答题步骤 1 明手法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 释理由 结合诗句阐释怎么用的这种手法 3 析作用 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 回答问题 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答案 步骤一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二 天未放亮 星斗纵横 分外明亮 反衬夜色之暗 草虫鸣 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三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河湟旧卒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 头白时清返故

15、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 独吹边曲向残阳 1 请简析该诗的主要表达特色 5分 对比 以少年出征与头白返乡对比 突出戌边之长 以十万将士与 我 对比 突出战争的残酷 2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结句 尾联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 描写了一幅独自一人吹着边塞的曲调 向着残阳走去的凄凉景象 表达了诗人此刻内心的凄楚与悲凉 四 炼字类 一 设问方式1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2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 从某句诗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并作具体分析 4 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请作具体分析 5 对诗中某个字 你认为写得好不好 为什么 6 诗中某字用得好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16、 7 诗句中某个字换成某字 你认为哪个更好 试作分析 8 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 你认为哪个更好 为什么 9 这首诗 某句 的诗眼是某字 试作分析 二 分析思路炼字题组织答案时常用术语 深刻 含蓄 突出 生动 形象 传神等 炼字重点放在动词 形容词 副词上 三 答题步骤1 释含义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 描景象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作用 点出该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姿态 神态 氛围 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注 有手法时要点出 例题 鹧鸪天 室人降日 以此奉寄 元 魏去岁今辰却到家 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 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 水明霞 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 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 妻子生日 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句中的 又 字用得好 好在哪里 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 又 即 又一次 再一次 去年此时人在家 今年却又一次在天涯之外 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 饱含愁苦与无奈 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 回答问题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问 前人认为 看 字看似平常 实际上非常传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