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二单元 滕王阁序(并诗)教案 第三课时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87484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二单元 滕王阁序(并诗)教案 第三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二单元 滕王阁序(并诗)教案 第三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二单元 滕王阁序(并诗)教案 第三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二单元 滕王阁序(并诗)教案 第三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二单元 滕王阁序(并诗)教案 第三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二单元 滕王阁序(并诗)教案 第三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二单元 滕王阁序(并诗)教案 第三课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滕王阁序(并诗)教案主备:朱月军【教学目标】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言、文化知识。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过程和方法】诵读、感受、理解、讨论、鉴赏、背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掌握骈体文的语言特点。【难点】理解大量的典故的作用,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三教时主要内容:理解王勃所抒发的人生感慨并探索感慨的原因;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欣赏部分写景诗句。一 复习回顾。(1)注意读音和写法鹤汀凫渚 tng zh孤鹜 w云销雨霁 j樽 zn天高地迥 j

2、ing东隅 y胜筵 yn(2)找出下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云销雨霁 通“消”青雀黄龙之轴 通“舳”(3)理解下面加点词在句子中意思襟三江而带五湖 以为衣襟 以为带 意动用法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像雾 像星 名次作动词川泽纡其骇瞩 使惊骇 使动用法屈贾宜于长沙 使委屈 使动用法窜梁鸿于海曲 使流窜 使动用法(4)说说下面几个句子的倒装现象都督阎公之雅望 宇文新州之懿范 雅望之都督阎公 懿范之宇文新州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于上路俨骖騑 于崇阿访风景二滕王阁序是一篇骈文,它1-2两段写景为主,3-4段抒情议论。再听一遍课文录音,感悟作品情景交融的特点。研读3、4两段,看看作者抒发了哪些人生感叹。请

3、简要概括并用原句印证。(1)宇宙无穷,个人渺小之悲: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对自然的感慨(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一问一答,答非所问,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3)“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直抒胸臆,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门,济世无路,言辞哀婉,情意绵绵。(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抒发作者对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5)“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表现出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6)“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以微讥孟尝,非议阮籍,来反衬自己坚定意志。对

4、人生的感慨三探究:王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是什么触动了他的这些感慨?作者有感于前面写到的滕王阁周围雄伟的气势、美丽的自然风景,还有宴会的兴盛。前面的景物描写就有了依托,景也就有了作者的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景交融,触景生情。我们在以前学过的文章中就有这样的例子:苏轼赤壁赋,先描写了赤壁胜景,然后引出自己的感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杜牧阿房宫赋,先铺陈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观,然后引出自己对历史兴替的感叹,提出借鉴意义。这就是人类的共性。然后自然转到自己对人生感慨。问: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慨?因为自己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但是作者并没有完全沉溺于悲伤之中,作者把重点放在自己积极乐观向上的一面:壮

5、怀激烈,穷且益坚,表达报国之志和远大的理想抱负。这与作者的性格有关系:我们来回顾一下王勃写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赋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一反离别的悲苦,写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所以说许多时候作品是与作家相关的。这就是王勃的个性。归纳:正是因为宇宙的浩渺,人生的经历,触动了王勃的感触,也留下了这篇唱绝宇内的文章。四把这3、4两段朗读一遍。五这篇作品质所以称为千古美文,不仅仅因为王勃唱出了人类思想上的共性和个性,还因为它在写景时,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些精美的诗句。下面请同学们找找你认为景物描写写得绝妙的句子,能做点简单的点评

6、。重点赏析以下几句: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赏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山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此句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这句写出色彩变化之美。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

7、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赏析: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运用对偶,白描

8、的写法,从动态、色彩、空间等多角度描写,就像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幅彩色图画:背景是晚霞,时间在傍晚,有动态的落霞和孤鹜,有静态的秋水和天空。3“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仅用十六个字就形容出台阁建筑的壮丽。“上出重霄”“下临无地”,用夸张的笔法突出楼之高,水之深。“翠”本是翠绿的琉璃瓦色,这里借指瓦,突出了颜色鲜艳悦目。“飞”字描绘出阁道高耸如鸟之欲飞,“流” 字形容彩画形貌。运用夸张突出楼之高,水之深。“翠”突出了层峦颜色鲜艳悦目。“飞”字化静为动描绘出阁道如鸟之欲飞。“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赏析: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

9、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六本文的借代和谦辞1辨识六处借代用法(l)棨戟遥临:棨戟代阎公。(2)檐帷暂驻:襜帷代车驾,实代宇文氏。(3)仙人之旧馆:代滕王阁。 (4)帝阍:代朝廷。(5)奉宣室:代入朝做官。(6)抚凌云而自惜:凌云代司马相如的赋。因汉武帝曾夸其赋“飘飘有凌云之气”。2了解六个礼貌谦辞(1)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家君,称自己的父亲。童子

10、,王勃自称。全句意思是,家父作交趾县的县令,自己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指洪州);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2)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三尺、一介,都是王勃的自称。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一介”同“一芥”,比喻自己很渺小。微命,指卑微的地位。全句意思是,我是身份卑微、地位低下的一个读书人。(3)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趋庭,快步走过庭院,这是表对长辈的恭敬。叨,惭愧的承受,表示自谦。鲤对,指在父辈面前接受教诲。全句意思是,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七滕王阁序的用典王勃用典不仅多而且灵活,由明用、暗用、画用、连用等。如“物华天宝,

11、龙光射牛斗之虚;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天柱高而北辰远”等属明用典故。“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抱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等属暗用典故。前两句句写自己报国无门,济世无路,言辞哀婉,情意绵绵;后三句又抒发作者对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句属化用,虽说的是古,而喻的却是今,写出自己渴望知音,渴望能展示自己的才华。“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12、”句属连用。四个典故恰当地表达出了年轻的王勃受宠若惊而又自怨自叹的复杂心理,也表达了自己报国之志和远大的理想抱负,给人以一气贯之的畅快淋漓之感。八滕王阁序写景“四美”1色彩变化之美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清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2.远近变化之美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

13、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种写法,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读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3上下浑成之美“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4虚实相衬之美“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九总结韩愈曾说:“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则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这是因为王勃此序不仅有真实的感情和充实的内容,而且有灵活多变的写景方法。十:作业朗读全文,再次体会文章的优美动人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