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力学课程-骨骼力学.ppt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86473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6.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力学课程-骨骼力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生物力学课程-骨骼力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生物力学课程-骨骼力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生物力学课程-骨骼力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生物力学课程-骨骼力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力学课程-骨骼力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力学课程-骨骼力学.ppt(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的力学性质 骨是坚硬而有生命的器官 是人体中能再生和能自我修复的组织 骨骼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两种 一 提供对动物体的支持 运动作用并保护内脏器官 颅腔及骨髓的造血系统 二 参与机体钙和磷的代谢 骨具有丰富的血供和良好的自我修复能力 它的结构和性能随着力学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例如 废用或过度使用通常会伴随骨密度的改变 第一节骨的结构 一 人体共有206块骨 依所在部位可分为 颅骨 躯干骨和四肢骨 二 按其形状又可分为 长骨 如胫骨 股骨 短骨 如腕骨 跗骨 扁骨 如颅骨中的枕骨 顶骨 不规则骨 如椎骨 这些形状不同的骨 是长期自然演变的结果 它符合最优化原则 即用最小的结构材料承受最大的外力 同时

2、还具有良好的功能适应性 三 骨的微观结构在显微镜下 构成骨的基本结构单位称之为骨单位 即哈佛氏系统 哈佛管 内含神经和血管 板层骨 包绕在管的周围 四 骨的宏观结构骨分为密质骨和松质骨 密质骨一般位于骨的外层 松质骨位于骨的内层 由骨小梁形成筛状结构 小梁之间的空隙充满了红骨髓 密质骨 疏松度为5 30 强度高变形能力差 变形超过2 就会产生断裂 松质骨 疏松度为30 90 强度低应变能力好 变形可达7 左右 松质骨骨小梁 松质骨 1 松质骨具有多孔结构 因而有较高的能量储存能力 2 松质骨内胶原纤维的排列看似是纷乱的 但它并非无序 它是根据主要的受力状态沿着主应力的方向排列 形成最优的受力结

3、构 即用最少的材料承受最大的外部载荷 第二节骨的成分 骨是由骨组织 骨膜和骨髓等构成的坚硬器官 骨组织是骨的结构主体 由细胞和钙化的细胞外基质组成 其特点是细胞外基质有大量的骨盐沉积 使骨组织成为人体最坚硬的组织之一 一 骨基质钙化的骨组织的细胞外基质 包括有机成份和无机成份 含水极少 有机质 胶原纤维 主要由 型胶原蛋白构成 无定形基质 蛋白多糖及其复合物 无机盐 羟磷灰石 3Ca3 PO4 2Ca OH 2 羟磷灰石是针状结晶体 长约200A 晶体是沿着胶原纤维长度方向排列的 非常坚硬 沿轴向的弹性模量为165GPa 与钢的弹性模量200GPa相近 胶原纤维不严格遵守胡克定律 其纵向弹性模

4、量为1 24GPa 胶原纤维具有韧性和柔软性 因此可以抵抗拉伸 并具有部分可延展性 可见骨是由胶原纤维和羟磷灰石组成的复合材料 它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因为 柔韧的胶原可阻止硬材料的脆性断裂 而坚硬的硬材料又可阻止软材料的屈服 二 四种骨细胞骨祖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 四种细胞在不同的生物力学环境中能相互转化 互相配合而吸收旧骨质 产生新骨质 骨祖细胞 骨组织的干细胞 位于骨膜内 可分化成为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 分化方向取决于所处的部位和所受的刺激性质 例如 当骨生长 改建或骨折修复时 骨祖细胞活跃 不断分裂 分化为成骨细胞 成骨细胞的功能是合成分泌胶原 钙化基质 其数量 形状 合成分泌功能

5、受应力环境影响 如应力的性质 大小 频率等 它还受年龄 遗传 疾病 内分泌的影响 在良好的力学环境下 成骨细胞数量增加 胞体增大 合成分泌功能明显增强 因此可以加速骨折愈合 使骨密度增加 刚度明显增加 在有害应力或低应力环境下 骨折愈合迟缓 甚至不愈合 骨质疏松 强度下降 成骨细胞是其中重要的感受与效应细胞 力敏感的离子通道 G蛋白与酪氨酸激酶 整合素受体与细胞骨架等多种途径 感受体内外力学刺激 并将力学刺激信号转化为细胞生物化学信号 介导力相关敏感基因表达 合成各种酶类等活性物质 激活信号网络级联反应 参与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病理活动 骨细胞 成骨细胞产生类骨质后 自身被包埋其中 分泌能力逐渐减

6、弱 转变为骨细胞 破骨细胞 吞噬和分解非受力骨组织和坏死骨组织 合成并分泌溶胶原酶 对失去应力的胶原进行溶解 合成分泌多种水解酶 对羟基磷灰石进行水解破坏 其形状 数量和合成功能受应力环境影响 在低应力区 破骨骨细胞数量增加 体积变大 骨组织以破坏 吸收为主 骨质疏松 强度 刚度降低 正常骨骼处于一个吸收与生长重建的连续过程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生理活性保持着动态平衡 机械力学刺激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大量研究表明 机械力学刺激过低时 如宇航失重和长期卧床 肢体制动的人员均可导致骨密度 骨钙含量 骨基质蛋白 骨形成速度的降低 第三节骨的力学特性具有很高的抗压 抗拉性能 又有一定的硬度 从骨的结

7、构而言 经过生物优化过程 具有最优力学性能 即优化为最大的强度 最省的材料 最轻的重量 如 骨的空心结构 硬质骨 密质骨 集中在外面 密质骨的弹性模量比松质骨大10倍 密质骨内部的的哈佛氏孔可以阻止表面裂纹的向内延伸 松质骨的多孔结构可吸收 储存能量 从力学和工程的角度看 人体无非是一种由生命材料 骨骼 肌肉 构成的结构而已 骨骼作为生物体上具有一定刚性的材料 起着构架和支撑的作用 是生物体造型的结构部分 在生物体存活时间 几乎每时每刻都处于受力状态 因此 和一般结构材料一样 也有强度 变形 稳定 疲劳等要求 一旦超过了限度 就有灾难性的后果 在研究骨的力学性能时必须考虑到它是一种有生命的材料

8、 骨不断地完善并重建新的骨组织 吸收老的骨组织 而工程材料均不具有这个特性 二 骨的材料力学性能特点 1 骨与其它工程材料相比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 它是一个有生命的器官 这体现于力学环境与骨的生长 发育 再造和吸收密切相关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力学环境 骨在不断地进行结构的适应性改建和缩形 例如应力对骨的生长 吸收起着调节作用 每一块骨都对应一个最适宜的应力范围 应力过高 过低都会造成骨的萎缩 其次骨的干 湿状态影响其力学性质 此外骨的强度 弹性模量还与年龄 性别和病理等因素有关 2 骨与工程材料相比的第二个特点 骨是一种非均匀的 各向异性的复合材料 骨是由胶原纤维和羟基磷灰石组成的复合材料 表现

9、出非均匀性和各向异性 在不同部位 即使在同一部位的不同方向 骨的力学性能都有很大的差别 与其它生物材料相比 如肌肉 血管 骨的性能 如应力 应变关系等 更接近工程材料 因此 工程学方法可以应用于分析骨的力学性能 目前 骨实验生物力学的测试技术为万能实验机测量法 电测法和光测法 四 骨的生物力学性能从力学角度讲 骨组织是一种双相的的复合材料 一相为无机物 另一相为胶原和无定形基质 当坚固的脆性材料嵌入另一种力度较弱但柔韧性强的材料中后 复合材料的性能比其中任何一种单纯材料更加坚韧 从功能上说 骨最重要的力学性质是它的强度 刚度和应力 应变关系 通过骨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可得到 由韧性材料组成的结构

10、体的载荷 形变曲线 强度 刚度 能量积累 脆性 密质骨在拉伸实验中的应力 应变曲线 1 骨 金属和玻璃的力学性质比较 三种材料的应力 应变曲线 2 密质骨和松质骨的力学性能 密质骨松质骨压缩实验中的应力 应变关系 密质骨 疏松度为5 30 强度高变形能力差 变形超过2 就会产生断裂 松质骨 疏松度为30 90 强度低应变能力好 变形可达7 左右积累能量的能力很强 两者疏松度差别很大 两者的力学性能差异很大 3 骨的各向异性 人股骨干密质骨四个方向加载实验 4 肌肉的活动对骨应力分布的影响骨在体内受到复合时 附着于骨的肌肉会发生收缩 改变应力在骨内的分布 肌肉收缩产生的压应力能够部分或完全抵消张

11、应力的效应 这样就降低或抵消了骨的张应力作用 胫骨三点弯曲实验 5 骨的应变率依赖性骨是一种粘弹性材料 它的力学性能随受到的加载速率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加载于骨的载荷速率越高 骨在骨折前表现的刚度就越高 能承受的载荷也就越高 在体内 应变每天都发生着相当大的变化 五种应变率下皮质骨的应变率依赖性 在临床上 了解加载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它能影响骨折方式和软组织损伤数量 人胫骨在高速扭转力作用下发生骨折 临床上 根据骨折时能量的释放将骨折分为三种类型 低能量 运动损伤 滑雪等高能量 车祸超高能量 高速的枪弹伤 6 年龄相关性骨退化性随着年龄的增加 骨密度会发生进行性降低 纵向骨小梁变细 横向骨小梁

12、被吸收 随之的结果就是松质骨的数量显著下降和皮质骨变薄 年轻 年长 骨量 年龄和性别之间的关系 拉伸实验中年轻人和老年人胫骨的应力 应变曲线 两者的骨强度相近 但是老年人骨脆性更大 失去了形变能力 年龄相关的骨量丢失取决于很多因素 如年龄 性别 内分泌异常 活动减少 费用和钙不足等 7 骨的疲劳性能人在不断的运动的过程中 骨会反复受力 当这种反复作用的力超过某一生理限度时会使骨组织受到损伤 这种循环载荷下造成骨的损伤为疲劳损伤 疲劳曲线显示载荷与载荷反复次数之间的相互作用 骨的疲劳过程不仅仅受到载荷强度和反复次数的影响 还受到载荷频率的影响 体内骨具有自我修复能力 只有在骨重建不足以弥补骨疲劳

13、损伤才发生骨折 在一般情况下 如果因疲劳而使骨产生细小裂纹时 由于活体骨骼具有自我修复能力 因而活骨的疲劳寿命要比尸骨长 从而保证人体可以长期运动和反复受力 但是这种自行修复的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过度的疲劳导致永久性的损伤 疲劳骨折往往发生在持续过度活动的部位 这种持续过度活动使肌肉疲劳 收缩乏力 导致它们积累能量的能力和抵消应力的能力大大减弱 随之发生的骨应力分布变化使骨受到的应力异常增高 疲劳损伤逐渐积累 最终导致骨折 8 骨的受冲击性能 1 骨在冲击载荷作用下产生损伤的程度和损伤的形式 一方面取决于冲击载荷具有的能量大小 另一方面还要取决于冲击载荷的作用时间 冲击能量越大 冲击时间越短

14、 造成骨的损伤程度越大 例 当 颗高速飞行的子弹打人头颅中去时 尽管子弹具有很大的动能 但在穿入骨中去的过程中能量大量被吸收 其结果只将骨打穿一个洞而不产生骨折 但是用一钝器猛击头部却使颅骨破碎 这是因为在颅骨表面冲击时间很短 冲击能量来不及被吸收所致 2 骨承受冲击能力的大小与骨的结构关系密切进行冲击实验比较 发现头颅骨耐冲击能力要比长骨高40 左右 原因 一方面在于颅骨为扁骨 内外表面是密质骨骨板 中间一层海绵骨 具有吸收冲击能的作用 另一方面颅骨呈薄壳状结构 具有良好的承受外部载荷的能力 对于活体中的骨 耐冲击能力还应考虑到骨周围的肌肉 皮肤 内脏器官组织等的影响 在进行实验时应尽可能模

15、拟真实情况以便获得较为客观的数据 9 骨的断裂韧性所谓断裂韧性是指某种材料阻止裂纹扩展的能力 一般用它描述材料抵抗脆性破坏的能力 骨经常全因受到某种损伤或内在的缺陷而存在小的裂纹 此时必须要考虑这种裂纹对骨材料强度的影响以及骨材料所具有的抗裂能力 因而引进骨的断裂韧性这 力学参数 由于骨内骨质分布的非均匀性以及骨内存在着孔洞 缺陷和裂纹等 使得对骨断裂韧性的研究更为困难和复杂 同时也降低了骨的断裂韧性 骨的力学性质受到性别 年龄 取材部位和方向 骨的状态 干骨或湿骨 加载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会在某一范围变化 五 骨的重建 骨具有重建能力 通过改变其大小 形状和结构来适应外界的力学要求 这种骨能够

16、随着应力的作用水平变化而获得或丢失松质骨和密质骨的现象称为Wolff定律 说明机械应力能影响和调节骨的重建 骨量和身体的重量呈正比关系 身体越重 对应的骨量越多 相反长期处于失重状态会导致承重骨发生骨量丢失 骨骼肌的活动 重力 骨骼 加载 废用和活动减少状态对骨骼是有害的 正常组和制动组猕猴腰椎载荷 变形曲线图 第四节骨的连接骨与骨之间的连接装置称骨连接 按连接形式及连接组织不同 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种 一 直接连接骨与骨间借致密结缔组织 软骨或骨直接连接 其间无腔隙 称直接连接 包括纤维连接 软骨连接和骨性结合三种形式 其特点是活动幅度小或不能活动 如颅骨之间的骨缝 椎骨之间的椎间盘等 这种连接形式其活动范围很小 二 间接连接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相连 它是全身骨的主要连接方式 其活动范围大 可完成各种不同的运动 每个关节都具有关节面 关节囊和关节腔三种基本构造 关节面 是构成关节的相对面 一骨的关节面隆凸 构成关节头 另一骨的关节面凹陷 形成关节窝 关节面覆盖一薄层透明软骨 称关节软骨 其表面光滑 有弹性 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并缓冲震荡 关节囊 为结缔组织膜构成的囊 分内 外两层 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