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节鸦片战争(教学素材包)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86378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节鸦片战争(教学素材包)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节鸦片战争(教学素材包)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节鸦片战争(教学素材包)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节鸦片战争(教学素材包)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节鸦片战争(教学素材包)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节鸦片战争(教学素材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节鸦片战争(教学素材包)(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节 鸦片战争(教学素材包)素 材目标导引:让历史有迹可循以“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为例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同样,历史学习中,如果老师、学生对本课目标不甚明了,或目标意识不强,那这一课的教与学的效度就会大打折扣。这样,老师带着学生在浩瀚的历史海洋东奔西撞,即使能看到一些风景,但难以到达历史学习有效的彼岸。尽管新课标为我们制定了“三维目标”,但这个目标只是一个指导性的要求。具体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并叙写出清晰、简明,可操作、可量化的教学目标。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了解理解见解”历史学习“三

2、步曲”的目标程序。下面以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的教学设计为例来说明目标导引的设计和实施。学情分析:有关两次鸦片战争,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但经课前了解,学生只知道诸如林则徐、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等简略的史实。至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及历史必然性、中国战败的深层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等,学生并不明了。这样教学目标的设计就有一个大致的轮廓。教材说明:这一课教材内容,是把两次鸦片战争集中叙写,在内容上只是以往旧教材的浓缩和概括,在史学观点上,与旧教材并无二致。教材依然贯穿三条线索:外国列强的野蛮侵略,爱国军民的浴血奋战,腐败政府的丧权辱国。这样的历史线索和史实的叙写是与

3、本专题“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相吻合的。但“鸦片战争”的课题似有不妥,教学中拟为“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另外,为区别初中历史教学,本课侧重点应淡化战争过程,重在理论分析和历史启迪,尤其应补充较多的历史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课标要求(三维目标的具体化,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用可量化、可观察的行为动词):其中1-4项属于“结果性目标”;4-6项属于“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1、史实记忆:准确记忆(背诵、写出、说出)三大条约的名称、时间及内容。2、识图读图:认识(辨认、识别)林则徐、圆明园遗址及南京条约签订场景图。3、分析理解:通过对比战前中英双方实力之比较,明白并说明鸦

4、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探讨鸦片战争的危害并比较战争前后的变化,分析“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4、史料阅读:阅读课文材料林则徐集奏稿中,概述林则徐的禁烟主张;阅读西书中关于焚毁圆明园纪事感受并陈述列强的滔天罪行。5、情感体验:通过本课历史学习,体验愤怒之余的沉思,崇敬之后的追慕。诸如清政府腐败、列强的野蛮,莫不让人愤慨;林则徐为代表的爱国军民的浴血抗战,莫不让人敬仰。学法教法:1、学法指导:运用历史学习三步法“了解理解见解”,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2、阅读指导:快速阅读、精读细读、圈点划批、对照比较等,掌握历史文本阅读法。3、情景教学:影视资料、生动语言、图片文献,引领学

5、生试图走进历史感同身受。4、历史讨论:课堂讨论,生生合作,师生交流,开放性学习,让学生“动”起来。5、历史比较法:鸦片战争前的中英比较,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对照,两次鸦片战争比较等,自觉形成历史比较的学习方法。6、多媒体的使用重点难点重点:为什么说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分析、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难点:为什么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标题“炮口下的震撼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附加文字:“只有当一个民族只有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谢晋导演鸦片战争的片首字幕)”。播放背景音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老师抒情独白导入:大家可

6、知道,百年前我们的民族是什么样的?那是个风雨如磐、万马齐喑的年代。一次次的列强侵略战争,一条条的不平等条约,像是一个个噩梦笼罩在国人心头。今天,做一位真正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我们冷静理智地去审视那段沧桑的历史,就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今天,我们就学习研究两次鸦片战争。二、历史学习第一步“了解”:主要是了解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基本的历史线索,其思维要求是记忆和梳理,其行为动词主要是:说出、写出、辨认、选出、举例、复述、描述、识别等,学习过程主要体现为自主学习。快速阅读,通览全书,梳理出本课主要的历史大事(课前预习指导)1839、6 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61842、8 鸦片

7、战争1842、8 南京条约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 中英、中法 天津条约1860 俄、美、英、法北京条约此外“了解”还应当渗透到以下各个步骤,和“理解”、“见解”交叉进行。三、历史学习第二步“理解”: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其思维主要是概括和分析,其行为动词主要是:解释、说明、阐释、归纳、概述、概括等,学习过程主要体现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可采用“问题结”的方式)“理解之一”:结合鸦片战争前夕中英双方对比,说明鸦片战争的爆发为何是不可避免?有人认为:鸦片战争“纯粹是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所致。”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若林则徐不禁烟,战争是否可

8、避免,为什么?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重点,老师先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史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论解决问题。老师要指导学生弄清“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辩证关系,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其必然性。材料一:播放影视片断,大约1分半钟:“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设问:看了影视片段,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让学生形象直观感受到工业革命后,英国咄咄逼人的对外扩张,而清政府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材料二:“山雨欲来风满楼”1517年葡萄牙驾船进入广东海面,1554年踏入澳门;1575年西班牙人开始出现在福建沿海;1601年荷兰人首次到达广州,接着占澎湖夺台湾;1602年法国船只到达东方;1591年英国女王

9、给中国皇帝写了封未送达的信;1637年英国船只第一次来到中国;1784年美国船只出现在广州;1792年英国使臣马嘎尔尼来华 椐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通过上述材料以此说明清政府面临西方列强频频扣关入侵的威胁,可问学生:既然山雨欲来风满楼,清王朝可否做到未雨绸缪?引发下一材料。材料三:引用龚自珍(792-1841)的诗,让学生说明晚清衰世,危机四伏。巳亥杂诗之一: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巳亥杂诗之一: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材料四:一组近代中国人吸食鸦片的照片以及鸦片贸易激增表:用图片诉说历史,感受当时的社会风气和

10、国民精神,说明鸦片输入的危害。设问:英国为何要进行罪恶的鸦片贸易?鸦片输入有何危害?图1.清代平民吸食鸦片 图2.清代官员吸食鸦片40200箱35445箱12576箱20331箱4000箱1839年1799年7889箱图3英国输入鸦片激增图示材料五:鸦片战争也是权力与腐败、人性的脆弱、贪婪和愚蠢的戏剧性演绎。虽然国际毒品贸易是故事的核心内容,然而最终反映的还是文化的冲突两个自认为优越的国家之间的冲突。鸦片是放在驼背上带到了中国,而它最终折断了这个民族的脊梁。【美国】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 如何理解上述材料中“文化的冲突”?“鸦片”对战争的爆发以及战争的影响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材

11、料六: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形势对照表: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战前中英双方各方面对这比较,认识中国由闭关自守导致的社会落伍。设问:通过比较,你预测战争的结果如何?方面中国英国政治封建主义,日益腐败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入不敷出完成了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军事装备陈旧,营务废弛船坚炮利,训练有素外交闭关自守,颟顸无知殖民扩张,抢占市场综合封建统治,危机四伏,日薄西山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如日中天通过这些较为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全面而神入地感受到东西方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而战争的结局可以预料。最后让学生得出结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而虎门销烟不过是直接原

12、因,导火线而已。老师还要进一步追问:既然战争不可避免,英国为何不单刀直入,直接发动战争,而要去搞什么鸦片走私呢?从而揭示正常贸易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鸦片走私就是为了攫取更大利润,战争不过是政治、经济的手段,也是最后的手段,虎门硝烟只是战争的借口而已。“理解之二”: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的探究: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假如统治者决策正确,用人得当,军队训练有素,清政府能否打赢这场战争?(讨论)这个问题,由于前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铺垫,估计学生有话可说,结论无误。但也许还有学生认为,若“统治者决策正确,用人得当,军队训练有素”,战争有可能取胜。老师就应引导学生分析:

13、单纯“落后”,若众志成城,是有取胜的可能,可是清政府除“落后”还“腐败”,而政治的腐败必然导致军事上的失败。可引用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说明。补充材料,深入说明战争爆发和结局的必然性。 材料一:“就清王朝的衰败和英国在工业革命后获得的新力量来看,战争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战争的进行中,皇帝在抵抗与妥协、开战与求和之间游移不定,对伦敦承担海外利益义务的错误估计以及缺乏敌方的准确情报所有这些都预示了失败。林则徐深信,伦敦不会在鸦片贸易这样邪恶堕落且臭名昭著的事件上支持英国商人,但他却不理解,没有这种非法交易,英国人就无法在不承担巨额逆差的状况下进行正常贸易;他也不知道,

14、扩张主义的维多利亚女王政府非常热衷于维护它的海外利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英国之所以能够率先打开中国的大门,是因为它在印度拥有强大的基地,并控制各大洋。此后的战争清楚地表明了中国令人绝望的军事劣势。英中两国的力量差距比西班牙征服者和阿兹特克人之间的力量差距还要悬殊得多。”【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另外,要引导学生形成用规范的历史术语表述历史问题的习惯,如下:客观原因 英国综合国力强大(政治、经济、军事);主观原因 清王朝的腐朽落后;最高统治者决策不当、战和不定;根本原因 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理解之三”:结合南京条约内容,对

15、比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社会巨变,说明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表一: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项目内容影响和危害割地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了割让土地的先例赔款2100银元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阶级矛盾尖锐开埠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关税关税要与英国商定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表二: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历史巨变方面战前战后社会性质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独立自主享有完整主权主权遭到破坏领土、贸易、关税、航运、司法等经济结构封建经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兴起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对外关系闭关自守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