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十八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 Word版缺答案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85287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亳州十八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省亳州十八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省亳州十八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徽省亳州十八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徽省亳州十八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亳州十八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亳州十八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 Word版缺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亳州十八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题高二政治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命题人:刘海涛 审题人:孟键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份,共50分)1.唐代著名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作者触景生情,吟诵诗歌是文化活动 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一种文化现象 吟诗作赋是诗人为了表现文化素养的高低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A. B. C. D.2.2017年3月5日,是第五十四个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

2、)是一种精神力量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促进全人类的发展ABCD3.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正确的入座和离席,等等。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可见( )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 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ABCD4.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

3、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5.2017年春节档(1.27-2.2)内地票房报收33.8亿,为今年内地影市的发展带来开门红。在上映的多部新片中,由周星驰监制、徐克执导的西游伏妖篇以11.5亿的喜人成绩拿下春节档票房冠军。这说明( )文化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经济为文化发展提供基础我国文化市场日益繁荣活跃 文化产品应自觉迎合观众口味A. B. C. D. 6.某白领女性,退出职场后结识了一帮牌友,靠打牌消磨时光,整个人颓废了许多。后来她加入了

4、一个写作圈子,一年下来,不仅赚到了稿费,还通过读书丰富了精神生活,人也开朗了许多。这启示我们(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慎重选择朋友圈文化塑造人生,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人的文化素养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能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精神世界ABCD7. 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告诉我们(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们接受文化影响都是被动的A B C D8. 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美国电视剧有75%的资金来源于植入式广告。植入式广告

5、是通过文化传播的形式,在保障观众持续观看相关文艺作品的同时,让广大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达到企业品牌和产品宣传的效果。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广告文化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广告文化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被动的、无目的的 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有时是强制的、有形的A B C D9.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已成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它们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说明( )书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书籍塑造人的健全人格书籍引导人们的世界观,传递正能量优秀的书籍可以丰

6、富人的精神世界ABCD10. 倘若今天还没有定为文物的名人旧居、祠堂庙宇就可以消失在铲车之下,将来人们到哪里去寻找儿时的记忆、寄托浓厚的乡愁。这是因为(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文化遗产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A B C D11. 2017年为农历鸡年。鸡,在中国被赋予“文、武、勇、信、义”五德,而韩国人谈到鸡时,一般会与“活泼”、“吵闹”联系在一起。中韩两国对“鸡”形象的理解( )A.展示了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 B.蕴含着世界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C.说明生肖文化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 D.表明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联12.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

7、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指出,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人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这表明(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能够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文化在交流和传播中互学互鉴A. B. C. D. 13. 图书漂流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进行图书漂流。图书漂流活动(

8、)A.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B.超越了时空对文化传播的局限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14. 里约奥运会既是竞技硬实力的展现舞台,也是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平台。中国自行车手的头盔散发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东方韵味,让中国民族英雄的故事走向世界;一个个“拔火罐”让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亮相世界舞台;一个个中国制造体现的工匠精神充满了奥运会各个场馆。这启示我们( )体育比赛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基本手段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发展中华文化 A B C D15. 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提倡,以互联网时代为契机,以文化为载体,各美其

9、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携手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各美其美要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美人之美要求推动文化继承焕发新的生命力美美与共需求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借鉴,推动文化成果的共享携手推动需要发挥大众传媒传递、共享、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 A B C D16. “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近平对“”的批评,其依据是( )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国家才能兴旺发达A. B. C

10、. D. 17. 中华传统美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祌财富,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下列名言中,体现中华民族追求人际关系和谐的是(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物”(孟子尽心章句上)“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岳阳楼记)A. B. C. D. 18. 乡村老地名往往附着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记录着沧海桑田,见证着物是人非。然而随着现代化、城镇化的推进,乡村老地名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保护乡村老地名是基于( )老地名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老地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

11、见证老地名对守护人的精神家园有重要意义 老地名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A. B. C. D. 19. 每座历史建筑,年代不同,建筑材料、结构也有所不同。杭州市文物保护部门为每一处历史建筑编撰了专属的历史建筑保护使用导则,使得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都能有的放矢,修旧如旧。该做法能够( )丰富传统建筑内涵,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继承传统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提高文物保护能力,保存城市的历史文脉批判继承历史文化,展现文化的博大精深A B C D20. 2016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必须要加以

12、保护。从文化生活焦度看,我国重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是基于(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文物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文化财富A. B. C. D. 21. “半湖月色偏宜夜,十里荷香已欲秋”。一曲琵琶演绎的春江花月夜拉开了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的序幕。以天为幕、以桥为景、以湖为台,各方来宾置身于湖光山色中,聆听中国经典名曲,观看水上歌舞表演,感受中国神韵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与对话。晚会的成功表明( )A. 体现民族性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B.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是文艺创作的目的和归宿C. 永葆文化生命力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D.

13、 中西文化的包容性是世界文化繁荣的根源22. “没有底线的开放是瓦解,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中西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A. B. C. D. 23.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得这一殊荣。曹文轩在获 奖后说:“我之所以获奖,可能是因为我的作品是独特的,它只能发生在中国,但它牵涉的主题是寓意全人类的,我讲了一个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但它们同时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故事。”这体现了(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艺创作要立足于社会实践文化创新要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