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24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80472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24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24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24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24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24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24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24章(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第24章第24章时间序列第一节、时间序列及其分类【本节考点】1、时间序列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2、时间序列的分类【本节内容】统计对事物进行动态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编制时间序列。1、时间序列含义:时间序列也称动态数列,是将某一统计指标在各个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制形成的序列。2、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1)被研究现象所属时间:(2)反映该现象一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同一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的时间单位一般要求相等,可以是年、季、月、日。3.时间序列的分类:时间序列按照其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为(1)绝对数时间序列:统计指标值是绝对数。根

2、据指标值的时间特点又分为:时期序列:每一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结果。即过程总量。时点序列:每一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瞬间水平。(2)相对数时间序列:统计指标值是相对数(3)平均数时间序列:统计指标值是平均数【例题1:2006年多选题】下表中能源生产总量是()时间序列。我国l9972003年能源生产总量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l20022003能源生产总量(万吨标准煤)A相对数B时期C绝对数D平均数E时点【答案】BC【例题2:2008年多选题】依据指标值的特点,绝对数时间序列分为()A、时期序列B、时点序列C、相对数时间序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E、整数时间序列【答

3、案】AB第二节、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本节考点】1、发展水平的含义及有关概念;2、平均发展水平的含义3、不同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4、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的含义、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本节内容】一、发展水平明确几个概念:1.发展水平:发展水平是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2.最初水平、最末水平、中间水平设时间序列以表示,序列中第一项的指标值称为最初水平,最末项的指标值称为最末水平,处于二者之间的各期指标值()则称为中间水平。3.基期水平和报告期水平(1)基期水平:是作为对比的基础时期的水平;(2)报告期水平:是所要反映与研究的那一时期的水平。二、平均发

4、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也称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是对时间序列中各时期发展水平计算的平均数,它可以概括性描述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所达到的一般水平。(一).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1、由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就是简单算术平均数。【例题3:2004年单选】某地区19992003年原煤产量如下:年份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原煤产量(万吨)4546596872该地区19992003年的平均每年原煤产量为()万吨。A.58B.57.875C.59D.60【答案】A【解析】原煤产量是时期指标。平均产量=(45+46+59+68+72)/5=58万吨。2、由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5、(1)第一种情况,由连续时点(逐日登记)计算。又分为两种情形。资料逐日排列且每天登记。即已掌握了整段考察时期内连续性的时点数据,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资料登记的时间单位仍然是1天,但实际上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此时需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序时平均数,权数是每一指标值的持续天数。(2)第二种情况,由间断时点(不逐日登记)计算。又分为两种情形。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记的间隔相等。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间断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思想是“两次平均”:先求各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数,再对这些平均数进行简单算术平均。【例题4:单选】某企业职

6、工人数资料(单位:人)如下:时间3月31日4月30日5月31日6月30日职工人数1400150014601420该企业36月份平均职工人数为()。A.1500人B.1400人C.1445人D.1457人【答案】D【解析】属于间断时点指标,每次登记的间隔期是1个月,所以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记的间隔不相等。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也采用“两次平均”的思路,且第一次的平均计算与间隔相等的间断序列相同;进行第二次平均时,由于各间隔不相等,所以应当用间隔长度作为权数,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例题5:2010年单选】在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7、过程中,与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计算思路相同的是()。A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B时期序列序时平均数C资料逐日登记且逐日排列的连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D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的连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答案】【例题6:09年单选】某行业2000年至2008年的职工数量(年底数)的记录如下:年份2000年2003年2005年2008年职工人数(万人)1000120016001400则该行业2000年至2008年平均每年职工人数为()万人。A.1300B.1325C.1333D.1375【答案】B【解析】=1325【序时平均数计算总结】序列具体类别平均数的计算时期序列简单算

8、术平均数时点序列连续时点(以天为时间单位)逐日登记逐日排列简单算术平均数指标值变动才登记加权算术平均数间断时点间隔时间相等两次平均:均为简单算术平均间隔时间不相等两次平均:第一次简单算术平均;第二次加权算术平均(二).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是派生数列,相对数或平均数通常是由两个绝对数对比形成的。计算思路:分别求出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然后再进行对比,用公式表示如下:三、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1.增长量: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反映报告期比基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与

9、前一期水平之差。(2)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通常是时间序列最初水平)水平之差。【注】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例如:某地区20002004年钢材使用量(单位:万吨)如下: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使用量12458逐期增长量分别是:2-1=1万吨;4-2=2万吨;5-4=1万吨;8-5=3万吨累计增长量是:8-1=7万吨累计增长量7万吨=逐期增长量之和(1+2+1+3)【例题7:2010年单选题】在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的加权平均数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

10、逐期增长量之积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个数D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答案】D【例题8:2011年单选题】我国2000年-2005年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逐期增长量(亿元)8235.19758.611750.613005.616056.2我国2000年-2005年期间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增加()亿元。A58806.1B16056.2C.11761.2D.7821.1【答案】A【解析】累计增长量=8235.1+9758.6+11750.6+13005.6+16056.2=5880

11、6.1【例题9:2012年单选题】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区别是().适用的时间序列类型不同计量单位不同基期确定方法不同报告期确定方法不同【答案】C2.平均增长量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平均增长量=【例题10:单选】某商场19992003年商品销售额(单位:百万元)如下: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销售额35.040.044.049.955.0该商场19992003年商品销售额的平均增长量为()百万元。A.5B.4C.44D.3【答案】A【解析】平均增长量=5百万元【例题11:2007年单选】

12、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的序时平均数。A累计增长量B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时间序列最初水平)之差C逐期增长量D报告期发展水平【答案】C【例题12:2006年多选题】根据基期的不同,增长量可分为()。A累计增长量B平均增长量C逐期增长量D环比增长量E最终增长量【答案】AC第三节、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本节考点】1、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含义2、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这种关系进行速度之间的相互推算。4、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的含义及计算方法5、速度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增长1%绝对值的含义及其用途,增长1%绝对值的计算方法。【本

13、节内容】一、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一)发展速度1、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表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几分之几或若干倍。发展速度=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发展速度有定基与环比之分。(1)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的比值,用表示,(2)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的比值,用表示,(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第一,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简记:定基积):推导:定基发展速度=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第二,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简记:环比比)推导:相邻时

14、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例题13:2005年、2006年、2007年单选】以2000年为基期,我国2002、2003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定基发展速度分别是137.4%和164.3%,则2003年与2002年相比的环比发展速度是()。A.16.4%B.19.6%C.26.9%D.119.6%【答案】D【解析】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所以,2003年与2002年环比发展速度2003年定基发展速度2002年定基发展速度164.3137.4119.6【例题14:单选】已知某地区以1990年为基期,1991-1996年财政收入的环比发展速度为115.71%、118.23%、108.0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