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中彩那天》精选教案.doc

上传人:学习****样 文档编号:126688897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中彩那天》精选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中彩那天》精选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中彩那天》精选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中彩那天》精选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中彩那天》精选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中彩那天》精选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中彩那天》精选教案.doc(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中彩那天精选教案这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了生活拮据的父亲,中彩那天神情低沉,为奖品的归属伤脑筋,最终把奖品一辆梦寐以求的飞驰车交还给同事,课文表示了父亲老实有信的高尚品德。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中彩那天精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语文中彩那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用现有的识字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15个生字,理解新词;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3.通过讨论和想象,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过程方法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完成课后第二题;2.通过合作解疑,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诚信是人生

2、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教学重难点1.复述、把握主要内容。2.懂得诚信是人生的精神财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解疑,导入新课:1、世界上有比金钱财富更珍贵的东西吗?(讲一个简短生动的故事。)(出示:一位母亲说:“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请根据母亲的这句话做一道加法题。(诚实信用财富)做对了吗?我们可以从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彩那天中去寻找答案。2、板书课题。读课题,读准“中”的字音,理解“中彩”的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略读。自由读课文,读通语句。2.鼓励好同学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相机出示关键词。(教师范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幺事情?)3.请成绩一

3、般的同学根据提示复述主要内容。对表达完整的同学提出表扬,发放进步星。4.请学困生根据提示复述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只要敢于起来说,就应该表扬,发放进步星。5.识字教学:学生自主识字后出示幻灯片,请学生将课后的15个生字归类,当堂学习掌握。跟“手”有关的字:跟“心”有关的字:最容易记的字:最难写的字:自己练习组词写两遍,然后听写,改错。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重点,直奔中心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中彩那天,那么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中彩那天的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文章的3-8自然段。请学生自由读读3-8自然段,注意读得准确、流利。读后想一想,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还不懂。不懂的

4、地方做上记号并试着提问题,小组进行讨论解决。3、提问题,解决问题师:你们都提了些什么问题?(生:为什么父亲中了彩还不高兴?生:我不理解母亲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师:中彩了,我们应该是欣喜若狂,喜出望外、激动、兴奋才是,可是同学们看看图中的父亲,他高兴吗?这又是怎么回事?父亲之所以不高兴是因为(出示句子1)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师:这个道德难题是什么?请学生仔细阅读,想一想,并和小组的成员说一说。师:这个道德难题难就难在是留下奔驰轿车,还是还给库伯,让我们一起走进父亲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当我迷惑不解的时候,母亲让我看了什么?(出示句子2)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

5、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请学生齐读。这句话中连用了(3个看)从这三个看中,你又看出了什么?谁能走进这位父亲的内心世界。师:“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从这句话请你们揣测一下父亲用橡皮擦掉K字时会想些什么?(出示崭新鲜亮的奔驰汽车图)师:面对如此的奔驰汽车,父亲确实想把它留下来,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再想一想,如果你是那位父亲,如果你是以一人的工作承担起家庭责任的父亲,如果你想把这辆车留下来,你会为自己寻找怎样的理由,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能把汽车留下来的理由,作个记号。(出示句子3):“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

6、。”“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指导读:“梦寐以求”要读出那种迫切想得到的心情,“自己”要重读)指名汇报:用上句式:因为所以,也许我可以师:面对一辆如此充满诱惑力的车,同样是面对这些看起来如此堂而皇之的理由,汽车是留还是还呢?从这“淡淡”的K字上,可见父亲是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的。这句话怎么读呢?“淡淡”应读得慢一些,显得意味深长(师范读-生齐读)师:这就是父亲所面临的道德难题。父亲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有没有作决定呢?师:父亲的道德难题解开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生读九自然段)师:为什么父亲打了电话后就显得特别高兴?请同学们联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读。(出示句子

7、4)“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你怎样理解母亲这句话的?师:虽然别人不知道这件事。父亲有将车据为己有的好机会。但是,“诚实、有信用”的做人原则又不允许父亲把车留下,所以父亲选择了还车。(引读)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生)最富有的时刻。“最富有的时刻”是什么意思?(生:是说父亲摆脱了道德难题,战胜了自己,坚持了诚实、有信用的原则。)师:这个道德难题就是作一个人的诚信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两句话。二、总结课文,升华情感1.有感情朗读4-10自然段,体会“我”“喜悦迷惑不解高兴”的感情变化。2.发挥想象,回答问题。库伯把汽车开走后,“我们

8、”一家的心情怎样,体会人物对话。“父亲”不把汽车给库伯,结果会怎样?如果你是文中的某一个角色,又会怎样做?3. 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1)体会开头和结尾的联系。(2)说说为什么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理解这个“富有”的特殊意义)4.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的心里。我们已完全被父亲的这种诚实打动,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的富裕当然重要,但是精神的充实、具有高尚的情操,才是生活快乐的真正源泉。文中,还有一个人物也是我们所要好好琢磨的,下节课我们一起再来研究。让学生将自己读懂的内容改成问题,向其它同学提问。学生问:“父亲”正面临的一个

9、道德问题是什幺?教师追问:没有道德的人会怎样做?学生问:为什幺“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教师追问:汽车难道不是财富吗?教师帮助学生举例:“父亲”为什幺中了彩还不高兴?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充分地说明理由和根据。5.将自己所说的内容写一写。板书:5、 中彩那天不是自己的中彩-神情严肃诚实/打诚有信用/电信KL话高兴5、 中彩那天教学目标1、 引领学生通过品读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深入人物心灵,体会父亲崇高的精神世界。2、 联系实际,理解母亲说的“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重点语句,分析理解父亲面临

10、的道德难题,感悟人物品质。难点:理解母亲常安慰家人的这句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 对比导入,引出诚信1、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中彩那天,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了很多收获,不仅学会了课文的生字新词,而且还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那么谁来说说父亲中了什么彩?(车)过渡:多么令人高兴、兴奋的一件事,好像喜从天降。现在请大家观察课文插图中的“父亲”和“我”,说说他们中彩之后的表情。2、 谁能说说?我 兴奋 父亲 神情严肃你能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吗出示句子: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11、。(把你的兴奋劲儿读出来)出示句子: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请你读出父亲此时的心情)3、过渡:父亲中彩了,他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汽车,可是,当父亲驾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时,他却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我们来看看母亲是怎么说的。(设计意图;通过引言把学生带入本节课的学习当中,通过课文插图让学生感受到我和父亲的不同表情,从而引出父亲的道德难题。)细读课文,探究父亲心理的矛盾过程(一)、理解道德难题1、出示句子: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齐读) 师:当你读到这个句子时,你的脑海中产生了怎样的疑问?生:这个道德难题是什么?父亲怎样解决这个道德难题的?师:

12、同学们很会提问。我们就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父亲的道德难题是什么?请大家认真的再读读课文7、8两个自然段,相信你会找到答案的。生:父亲的道德难题是到底是把车留下还是还给库伯。师:你有一双慧眼,这就是父亲的道德难题。那你们说说,这辆车是还,还是留?同意还的举手;同意留的举手。(设计意图:大纲提出:“中年级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要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这一环节遵循认识规律“感知重现理解”让学生深入父亲的内心,更深地感悟父亲内心的矛盾。)2、小小辩论会咦,好像不还车的理由多,那我们就不要还了吧。还车的呼声也不小呀。那我们来进行一个辩论会吧。请同学们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找找看还车的

13、理由都有哪些;留车的理由有哪些,并用不同的记号把有关句子标出来。3、不还车的学生把找到的理由摆出来。教师顺势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读中感悟。(二)、为父亲寻找理由A、家庭生活条件: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理解拮据,读出家庭的困难B、自己的梦想: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理解梦寐以求,读出对汽车的渴望C、库伯家比他们家富有:D、库伯并不知道这事。E、这张彩票是我买的。F、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经属于我家。(人尽皆知)过渡:听了你们的发言,我也认为有理由把车留下来,父亲他真的是太需要这辆车了!不还车的理由一个又一个,那还车的理由呢?谁来交流

14、?A、出示: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说说你的体会。B、出示: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伦先生捎了一张,并作了记号。说说你的体会。师:辩论会结束了,看似不还车的理由很充足,(原来你们的观点和父亲一样。)让我们回到课文,看看父亲是到底是怎么做的?(读: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设计意图:辩论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强烈参与感,老师通过恰当地引导,课堂气氛热烈,学生辩论言言有据,句句有力,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综合能力。)三、创设情境,体会诚信1.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你就是父亲,我想采访一下: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生读第9自然段,读出父亲的高兴,轻松。2、车被开走了,家里的每个人当时的心情怎样?他们可能说些什么?3.创设情境,体会诚信的重要性。教师随机提问你就是库伯,父亲把车还给你,你会说什么?你就是旁观者,看到这一幕,你想说什么?你就是孩子“我”,你会怎么评价父亲?你就是父亲的老板,你知道了此时你会怎么想?父亲失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