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儿垂钓》优选教案范本三篇.doc

上传人:学习****样 文档编号:126688070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儿垂钓》优选教案范本三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儿垂钓》优选教案范本三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儿垂钓》优选教案范本三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儿垂钓》优选教案范本三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儿垂钓》优选教案范本三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儿垂钓》优选教案范本三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儿垂钓》优选教案范本三篇.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儿垂钓优选教案范本三篇小二垂钓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这首诗描画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儿垂钓优选教案范本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儿垂钓优选教案范本一教学目的:情感目标: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知识目标: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能力目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识记本课的生字并知道它们的意思。2. 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

2、真、可爱。教学过程:一、揭示诗题。1. 导入诗题。2. 理解诗题。二、理解诗句。1. 朗读全诗。2. 回顾方法:我们怎样理解诗句(读诗释词调序解句)。3. 释词解句。三、总结练习。1. 指导朗读、背诵。2. 根据这首诗,想象出一幅画。3. 教师总结。四、巩固练习。1. 形近字组词。钓( )稚( )遥( )钩( )准( )摇( )2. 多音字组词。3. 读下面诗句,先解释划线的词语,再解释诗句意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_五、背诵小儿垂钓。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儿垂钓优选教案范本二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通过讲解和朗读古诗,使学生感悟古诗大意,能够熟读和背诵古诗。学会本课的7个一类生字和7个二

3、类生字,通过古诗教学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过程和方法:通过识字教学,使孩子们学会运用部件组合法来识记生字,并且掌握形声字的基本特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让学生去贴近自然,感受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够感悟古诗大意,学会本课的7个一类生字,理解其字义,会认7个二类字。教具准备:小孩图、路人图、草图、生字卡片、实物投影仪教学时数: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 感悟和理解古诗大意,熟读并背诵古诗。2. 学会7个一类生字和7个二类生字;指导书写一类生字。3. 完成课后习题。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过一首描写小孩在河边钓鱼时的

4、情景的古诗,谁还记得它的题目?小儿垂钓你能试着背诵这首诗吗?二. 练读古诗、背诵古诗。1、多种方式朗读古诗:学生领读古诗。学生自由练读古诗。指名读古诗。背诵古诗。2、让学生在诗中画出一类生字和二类生字,同桌之间读一读。三. 对照书中插画,感悟古诗大意。1.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涂上画了些什么?2.通过读诗你读懂了什么?结合诗句说一说。3.把诗中描绘的情景将给大家听。四.学习生字。五、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垂、侧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儿垂钓优选教案范本三教材简析: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这首诗描画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诗句通俗易懂,

5、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儿形象,使人感到逼真、亲切。结合本单元反映儿童生活的主题,及学习人物描写方法的要求,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体验情感,丰富学生的积累,陶冶爱美情操。学情分析: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往往喜欢主动探究问题。本诗浅显,借助书上的画面和注释,学生理解起来不难,因此,重点可放在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培养想象力上。教学目标:1、有感情到朗读、背诵本诗。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3、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教学过程:一、 复习学过的关于乡村儿童生活的诗,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6、并揭题。二、 简介作者,描述一个与诗有关的故事引生读诗文。(一)、初读诗文,读后表扬学生中好的学习方法,渗透给学生。(二)、结合注释,再读诗文,要求边读边想象。1、说说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情景?并说出根据诗中的哪些词句想象的。2、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相关的词句完成诗抄。其间解决下列问题。(1)儿童的样子。(2)“垂纶”的意思,在诗中找出近义词。(3)儿童专心钓鱼的神态动作。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想象力,启发学生自己去诵读、思考、领会,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三、 表演再现,品读诗句。师:我们一起让自己想象的画面活起来。(一)、准备阶段1、让学生根据诗文安排环境,并说说为什

7、么这样安排?2、根据诗文安排角色,为他们改变一下形象,选择道具,并根据诗文说出理由,帮助理解古诗。3、用语言对装扮后的环境、人物进行生动描述,进行语言训练 。(二)、表演阶段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2、在表演中,教师适时穿插询问。问路人:刚才你一脸焦急,怎么现在面露惊喜?你看到了什么?能不能吟出一句诗?(生吟第一句。)问稚子:你远远地摆手是想告诉他什么吗?(板书:暗示、示意)你为什么不出声和他说呢?看他走过来你的心情怎样?你觉得这句诗怎样读最能体现你的心情?(生品读第二句诗)3、学生品读全诗。(三)、背诵积累说明: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鼓励学生合理地想象,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自

8、主领会到感情,培养观察说话的能力,训练描写人物的方法,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和乐趣,让莲山课件变得即好玩又有目的性。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脚和情感,进入古诗描绘的境界,感受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四、 拓展师:诗读完了,可是故事结束了吗?此时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根据自己的想象续编故事。说明:问题指引了续编的方向,由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充分的观察,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练习。点评本课时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设计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表演为依托,通过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动作的刻画,既让学生领会了诗意,也让学生体会了感情,受到的语文训练是多方面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积累了对人物描写的方法的运用。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