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系统复习题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6652165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通信系统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移动通信系统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移动通信系统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移动通信系统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移动通信系统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系统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系统复习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填空题1. 个人通信是人类的通信理想,即实现5W+4Z的通信,其中这里的4Z指的是 、 、 和 。2.移动通信含义的关键点就在于“动中通”,它的突出特点是移动性,主要表现在 、 及 的移动性上。3.电波的传播方式有 、 、 和电离层波。4.数字调制技术具有 、 和话音间隙噪声小等优点。5.障碍物对电波的传播会产生 和 损耗。6.多径时散现象会造成 干扰和 衰落。7.接收分集技术主要有 、频率分集、时间分集和 极化分集等。8.无线通信的三种常见“效应”是: 、 、 ;9.蜂窝系统的基本原理是 。10.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有 和 理论。11.基站BS是由_ _和_ _组成的;12.无线接口是指

2、 与 的接口。13.国际上语音编码技术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是 和 。14.移动通信可采用的多址技术有 、_、 和SDMA等;15.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由 、 、网路子系统以及操作支持子系统等四部分组成。16.语音编码技术主要分为 、 和 编码三大类。17.扩展频谱通信简称 ,可分为 、跳频扩频通信系统、跳时扩频通信和混合扩频通信4种。18.移动通信中的干扰主要是 _、_ _和_ _;19.从信号传输的方式来看,分集技术可分为 和 两类。20.智能天线技术的核心是 。21.智能天线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 和 两方面。22.扩频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 和 。23.CDMA R99 协议版本中,上行

3、链路采用 调制方式;下行链路采用标准 调制方式;24.在 模式下,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别使用两个独立的载波进行传输。在 模式下,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时共享同一载波进行传输。25.WAP称为_,其业务成功的关键是_ ;26.WCDMA 的频率复用因子是 ;27.在GSM系统中,最基本得频率复用方式是4*3的频率复用方式,“4”表示 ,“3”表示 。28.GSM系统采用频段为_ _,可分为124频道,收发双工间隔为45MHZ,载频间隔间隔为200HZ;29.CDMA的反向信道由 和 组成。30.三种主流技术标准为_ _、_ _、TD-SCDMA;31.沃尔什码就其正交性而言为_ _码,其相关性为0

4、32.分集接收技术对数字系统而言,减小接收端的 ,对模拟系统而言,提高接收机的 。33.GSM的话音编码中全速率编码的数码率为_ _;半速率编码的数码率为4.8kbps;34.CDMA系统的信道容量是模拟系统的4-6倍,是TDMA系统的_倍;35.TDMA帧的完整结构包括了 和 。 36.CDMA系统中的前向业务信道全速率是_kbps;37.GSM系统的载频间隔是_kHz;38.LPC是指_ _;39.IS-95的功率控制分为 和 。40.CDMA系统前向信道有_ _个正交码分信道;41.TD-SCDMA采用的工作方式是_ _模式;42.GSM系统信道编码后得到的数据总比特率是_;43.常用随

5、机码有_ _和_ _;44.IS-95CDMA是属于第_ _代移动通信系统;45.GSM中,每个突发脉冲序列共_ _bit,占时4.615ms;46.CDMA移动通信由 、 、用户码3种码构成3层扩频编码结构。47.GSM系统中每20ms包含了160样本,共260bit,其速率是_ _kbit/s;48.CDMA系统采用_ _接收机进行路径分集;49.GPRS网络中引入了 和 概念。50.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接口从位置上可分为 、 和 接口。51.GPRS系统在GSM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 ,引入了分组交换和分组传输概念。52.HLR的全称是_ _;53.BSC是基站BS的智能中心,其主要功能是_

6、_;二、单项选择题1.( )是从不同建筑物或其他物体反射后到达接收点的传播信号。A.散射波 B.多径反射波C.绕射波 D.直射波2.慢衰落一般遵从( )分布。7|X$k2h-?2z.TA. Rayleigh (瑞利) +H F-K.E9Gy移动通信,通信工程师的家园,通信人才,求职招聘,网络优化,通信工程,出差住宿,通信企业黑名单B. 对数正态2a(x/e2z%sMSCBSC 移动通信论坛C.Rician(莱斯)5u B*O74_!H*P移动通信,通信工程师的家园,通信人才,求职招聘,网络优化,通信工程,出差住宿,通信企业黑名单D. 直线移3.移动通信系统中影响传播机制是( )。 A.发射、绕

7、射和散射 B.直射、绕射和散射 C.全射、折射和散射 D.折射、绕射4.( ) 是由于在电波传播路径上受到建筑物及山丘等的阻挡所产生的阴影效应而产生的损耗。1r0e63R$pA.码间干扰 B.1U)y1H,A7I4s.P*TBBBB多址干扰C.慢衰落 D.快衰落5.目前大容量移动通信使用频段一般在( )。 A.800MHZ以上 B.500MHZ C.UHF C. 500MHZ以下6.蜂窝系统的容量增大采( )。A.参数不变技术 B.时延技术 C.频率复用技术 D.编码技术7.相邻小区频率相同可能引起( )。 A. 覆盖范围太大 B.频率反复使用 C.同频干扰 D.码间干扰8. 移动通信的增殖服

8、务一般指( )。 A.增加信道利用率 B.语音服务之外的其他信息服务 C.一种技术手段 语音业务9. 蜂窝系统的频率复用技术可以使( )。 A.系统容量增大 B.系统容量减少 C.系统容量不变 D.基站功率降低10. 哪种干扰是蜂窝移动通信所特有( )。 A.同频干扰 B.短波干扰 C.反射干扰 D.多径散射11.信息服务是移动通信的( )。 A.语音服务 B.增殖服务 C.技术手段 D.基本业务 12.蜂窝系统的小区分裂是为了( )。 A.增大频率复用 B.增大时间复用 C.波分复用技术 D.码分复用13.移动通信系统中,解决信道突发和随机的差错是靠( )。 A.网络编码技术 B.语音编码技

9、术 C.信道编码技术 D.扩频技术14.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新调制技术之一是( )。 A. 2FSK B.GMSK C.2PSK D.QPSK15.增大蜂窝系统的频率复用通过采用( )。 A.大区制 B.小区分裂 C.波分复用技术 D.时分复用.16. PCM的抽样、量化、编码是属于( )。 A.声波编码 B.声源编码 C.混合编码 D.线性编码17.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信道编码技术是为降低( )。 A.网络编码差错 B.语音编码差错 C.信道突发和随机的差错 D.隐蔽和加密.数字蜂窝18.移动通信系统的得到广泛使用的调制技术之一是( )。 A. CCI B.MSK C.BBE D.PRE-LTP1

10、9.MSK信号的旁瓣比QPSK和OQPSK信号旁瓣都( )。 A.高 B.一样 C.低 20.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结构视不同国家地区而定,我国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是采用( )组网结构。A.三级 B.二级 C.无级 D.四级21.关于位置区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个位置区可以属于多个BSC B. 一个位置区可以属于多个MSC C. 一个位置区只能由一个MSC处理 D. 一个位置区有一个特定的识别码22.采用分集技术时,最好的合并方式是哪个( )。 A. 最佳比值合并 B. 等增益合并 C. 选择式合并 D.均值合并23.下面( )不是自适应调节技术的算法。A.Water-Filling

11、B.Hughrs-Hartogs算法 C.Chow算法 D.Music算法24. RAKE接收机主要是解决( )A、多址干扰 B、多径效应 C、符号间干扰 D、载波间干扰25.下列( )技术既克服了多径效应,又等效增加了接收功率。A.极化分集 B.频率分集 C.多径分集 D.场分量分集26.表示扩频通信系统信噪比改善的性能指标是( )A.跳频速率 B.抗干扰容限 C.处理增益 D.信噪比27.WCDMA系统的容量上行受限于干扰,下行受限于( )A.功率 B.干扰 C.用户数 D.覆盖28.RAKE接收机主要是解决( )A.多址干扰 B.多径效应 C.符号间干扰 D.载波间干扰29. 话音信号在

12、无线接口路径的处理过程包括:A信道编码、B语音编码、C加密、D交织,其顺序为( )。A.A-B-C-D B.B-A-D-CC.A-B-D-C D.B-A-C-D30. 为了对IMSI 保密,VLR 可以给来访移动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号码,该号码是( ),仅在本地使用。A 移动用户ISDN 号码MSISDNB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C 移动用户漫游号码MSRND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31.WCDMA 系统中信号处理的过程是( )。A. 信道编码、调制、扩频B. 调制、信道编码、扩频C. 信道编码、扩频、调制D. 扩频、信道编码、调整32.表示扩频通信系统信噪比改善的性能指标是( )A.跳频速率 B.抗干扰容限 C.处理增益 D.信噪比33.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 GSM手机比CDMA手机 最低发射功率小。 B. 光纤通信使用的光波工作波段是毫米波。 C. 在通信系统中,电缆比光缆的传输质量好。 D. WCDMA是在GSM网络基础上发展演进的。34.宽带CDMA的主流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 )。A.3G B.2G C.电线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