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126628334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6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材)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统编教材)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统编教材)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统编教材)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统编教材)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教材)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第三单元测试 0303 一 选择题 每题一 选择题 每题2 5分 共分 共50分 分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同盟国和协约国 属于同盟国的是 A 英国 法国 俄国B 德国 奥何帝国 意大利 C 德国 俄国 意大利D 英国 奥匈帝国 法国 2 下列历史事件中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相关的是 三国同盟的形成 斯大林格勒战役 萨拉热窝事件 三国协约的形成 A B C D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 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B 英德矛盾是战争的主要矛盾 C 主要交战国的目

2、的是重新瓜分世界D 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打垮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 4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 艰巨性和曲折性 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 组是 A 新经济政策 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成立 苏联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成立 苏联 十月革命 C 十月革命 成立 苏联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成立 苏联 5 俄国十月革命的纪念日是 A 10月1日B 10月7日C 11月6日D 1l月7日 6 下列有关俄国的历史事件 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二月革命 农奴制改革 彼得格勒起义 颁布 和平法令 A B C

3、D 7 苏联成立的时间是 A 1917年B 1918年C 1919年D 1922年 8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国际影响是 A 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C 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D 建立了两个并存的政权 9 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 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的是 A 巴黎和会B 凡尔赛条约 C 九国公约 D 凡尔赛体系 10 引发了中国五四运动的是 A 凡尔赛条约 B 九国公约 C 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11 1922年 华盛顿会议签订了 九国公约 又使中国 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这 个公约的最大受益者是 A 日本B 美国C 法国D 英国 12 巴黎和会以后 战胜

4、国列强在远东 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依然尖锐 其中以下哪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最激 烈 A 日本 美国B 日本 英国C 美国 英国D 英国 法国 13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 新在 A 国家控制经济命脉B 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 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资本主义D 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性质 14 列宁将新经济政策说成是 以退为进 这说明 A 有必要退回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历史倒退 C 部分恢复资本主义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 现在进行尝试 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15 农夫伊万捉到一条大鱼 高兴地对老婆说 我们有炸鱼吃了 老婆说 没油 伊万说 那就煮 老婆

5、说 没锅 伊万说 那就烤 老婆说 没柴 伊万生气地把鱼扔回了河里 那鱼从水里 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 斯大林万岁 该笑话讽刺的是 A 新经济政策B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C 赫鲁晓夫改革D 戈尔巴乔夫改革 16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存在许多严重问题 其中不包括 A 农业生产长期停滞B 农 轻 重比例失调C 产品单调 质量低下D 农民坚决反对工业化 17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 他对英国的态度是 A 坚决斗争B 不斗争 只抱有幻想 C 既斗争又抱有幻想D 既不斗争又不抱有幻想 18 甘地提出的 非暴力不合作计划 的实质是 A 以暴力手段反抗殖民统治B 以不合作手段反抗殖民统治 C 采取和平与合

6、法手段取得印度自治D 以和平手段抗议殖民当局的压迫 19 埃及取得独立是在 A 1918年B 1919年C 1920年D 1922年 20 不属于卡德纳斯改革的一项是 A 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B 将服务业和小型轻工业收归国有 C 发展教育 提高人民文化水平D 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二 非选择题 共二 非选择题 共50分 分 21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 法 德 美力量对比 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1234 1913年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342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245 材料二 英军坦克 1 据材料一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

7、原因 3分 2 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的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发生在什么地方 4分 3 材料二是一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 据此谈谈你对科技成果利用的看法 5分 22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克伦斯基政府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倒台了 新政权立即就要提出正义的和平 把土地交给农民 各地的政权都已转到工人 士兵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手里 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推翻临时政府经过的通告 1917年11月7日 材料二 1921年3月 布尔什维克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一个决议 该决议主要提到七点 国有工业仍为国民 经济之基础 小工业及手

8、工业应得到充分发展 可以自由出卖其制品及承受定购 苏维埃全力支持人民之 日常需要品的生产 自由贸易 废除粮食法定价格 实行市场价格 企业可以出租给私人或外资 1921年列宁 论粮食税 材料三 在世界历史上 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细致地规划自己的发展进程 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 造 在那个时代 所有的生产 运输 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 国家计划力争精确 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 粒纽扣售价1卢布 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 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大国崛起 解说词 1 指出材料一中 政权 的名称 该新政权建立后 提出正义的和平 把土地交给农民 的措施分 别是什么 4分 2 根据材料二

9、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苏俄实行的政策 并说说该政策的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 4分 3 材料三中 苏联人的一个创造 是指什么 20世纪20年代 这个 创造 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 哪些重大成就 4分 23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5分 第一条 除中国外 缔约各国协定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 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给予中国完 全无碍之机会 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施用各国之权势 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 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不得因中国状况 乘机营谋特别权利 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 并不得 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1 以上条款出自什么条约 该条约是在什么会议上签订的 4分 2 第 款内容中所

10、谓的 机会均等 原则是指美国的什么政策 2分 3 第 款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哪一国家 为什么 4分 4 你如何看待这一条约 5分 24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1分 材料一 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 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 由于曼彻斯特 印度的手 工业差不多消亡了 但是我犯了一个错误 怎么能责怪曼彻斯特呢 我们穿着曼彻斯特的衣服 所以曼彻 斯特才生产它们 甘地 印度自治 材料二 甘地检起了一小撮被海水冲到岸上的盐 他违反了盐法 这个消息被几十名记者报道着 传播到 整个印度 传播到全世界 一夜间 全印度的人都被唤起 几千人 几万人 都赶往印度绵延的海岸 人 们前来采盐 故意触犯盐法

11、在大城市不断有大规模的示成 没过多久 示威的形式增多起来 特别在抵 制英国货方面 国大党发起了大规模的活动 1 材料一中 甘地认为印度贫困的根源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归纳导致材料一中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 4分 2 材料二反映的是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的哪一运动 甘地领导这一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4 分 3 根据所学说说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3分 第三单元测试第三单元测试 答案答案 一 1 答案 B 2 答案 C 3 答案 C 4 答案 D 5 答案 D 6 答案 B 7 答案 D 8 答案 C 9 答案 D 10 答案 A 11 答案 B 12 答案 A 13 答案 C 14

12、 答案 C 15 答案 B 16 答案 D 17 答案 C 18 答案 C 19 答案 D 20 答案 B 二 21 答案 1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 2 萨拉热窝 凡尔登 3 为开放性题目 自由发挥 言之有理即可 22 答案 1 名称 工兵苏维埃政府 或 苏俄 措施 签订 布列斯特和约 退出第一次世 界大战 没收地主 皇室和寺院的土地 分配给农民耕种 2 政策 新经济政策 重大意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使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 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苏维埃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 3 苏联人的一个创造 是指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答出 国家全面细致地规划

13、自己的发展进程 亦可 重大成就 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或 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 实现了农业机械 化 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23 答案 1 九国公约 华盛顿会议 2 门户开放 政策 3 日本 美国欲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4 这一条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为美国在中国扩大侵略势力提供了便利 24 答案 1 英国殖民统治 用机器大生产取代传统的印度手工织布 原因 印度沦为殖民地 工 业革命 2 食盐进军 目的 打破政府对食盐的垄断 唤醒和发动民众 开展大规模的反英斗争 抵制英货 3 动员了广大群众 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