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节水灌溉实施方案

上传人:共*** 文档编号:126625104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模化节水灌溉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规模化节水灌溉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规模化节水灌溉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规模化节水灌溉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规模化节水灌溉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模化节水灌溉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模化节水灌溉实施方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修订版)二一二年四月目 录第一章 建设内容1一、建设背景1二、建设内容1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3一、宏观市场环境3二、发展规划9三、*乡概况12四、国民经济发展14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第三章 技术设计方案16一、工程概况16二、灌溉系统设计参数的选择16三、工程设计16四、水源工程管理19五、输水管道的管理19六、设计依据20第四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21一、工程概况21二、编制原则和依据21三、投资概算22四、资金筹措23第五章 综合效益分析24一、经济增产效益24二、社会效益24三、环境效益24四、综合评价25第六章 示范区建设组织与管理26一、示范

2、区建设组织26二、示范区运营管理3034第一章 建设内容一、建设背景*乡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地点选址位于*,幅员面积227.8平方千米,人口10824人,耕地面积22710亩,人均耕地2.2亩。该乡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立体气候明显,土层深厚,近些年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是全县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所生产蔬菜具有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等特点,是 “十二五”重点规划的万亩高山蔬菜基地。根据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按照“倾斜基地、成片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快完善以水、电、路、田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水利建设要

3、向主要产业基地倾斜。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的建设是加快推进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大幅度提高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建成万亩高山蔬菜基地水利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的需要。根据示范区水源、地形、作物分布及种植结构等情况,选用节水效益好、灌水质量高的灌溉技术类型,确定实施节水灌溉面积5000亩。二、建设内容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1。表1-1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内容汇总表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法人单位 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单位 项目拟施工单位项目竣工后运行管理单位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区总计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渠道防渗节水灌溉面积(亩)500000投资(万元)505.6400亩投资(元/亩)101

4、100工程主要因素设计总流量(m3/h)320总配套动力(kw)0管道总用量(km)5431.36总工程量(m3)土方:0石方:0砼方:0总工期(月)3材料设备投资(万元):416.3其他建设费(万元)89.34工程效益亩增产量茄子:23%;青椒:25%;一季蔬菜:20%总增产量茄子:23%;青椒:25%;一季蔬菜:20%总增收(万元/年)312总节水量(m3/年)65104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一、宏观市场环境(一)区情概况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9,最低月平均气温6.6,最高月平均气温27.5,空气湿度78%。无霜期大于296天。全县幅员面积2901平方公里,辖26

5、个乡镇,187个行政村,总人口41万,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国科技扶贫示范县、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试点县和三峡库区淹没县。境内海拔最高2033米,最低160米。(二)经济发展1、综合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2415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7328万元,增长6.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6951万元,增长21.1%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9876万元,增长18.4%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16.034.249.9调整为14.836.948.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42.3%、50.7%,拉动经济增长分别为1.2

6、、7.3、8.8个百分点。2010年全年全县从业人员24.83万人,比上年下降0.8%,其中城镇从业人员9.66万人,增长5.3%。一产业从业人员11.98万人,增长0.5%,二产业5.36万人,下降8.1%,三产业7.49万人,增长2.8%。2、农业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0536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农业商品产值77998万元,商品化率为45.7%。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结构由2009年的53.23.54120.3转变为56.73.837.31.90.4。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7328万元,可比价增长6.7%,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4.8%; 其中,种植业68167万元,增长8

7、.5%,畜牧业31498万元,增长5.1%,林业4799万元,增长1.9%。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8086公顷,比上年增长1%,粮食平均亩产238公斤。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056公顷,增长14.8%;烤烟播种面积4093公顷,比上年下降14.7%;中药材种植面积2630公顷,增长33.9%;蔬菜播种面积18676公顷,增长19.6%,再次被市政府确定为全市重点建设的四个蔬菜基地县之一。年末生猪存栏35.17万头,下降2.7%,牛存栏4.46万头,增长8.8%,羊存栏12.15万只,增长34.5%;家禽出栏70.2万只、存栏79.15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2.3%。表2-1 2010年全县主

8、要农牧渔产品产量表农产品名称单 位产 量比上年增长%粮食吨1716912.1油料吨604515.7苎麻吨1803-15.2烤烟吨7132-31.7蔬菜吨34011731.1水果吨1639620.0生猪(出栏)万头42.731.6牛 (出栏)万头2.135.5羊 (出栏)万只9.8115.7肉类总产量吨364378.5其中猪肉吨313588.8禽蛋产量吨26823.8水产品吨19742.3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3.21万亩,其中本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6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14.81万亩。新建烟水池46口,累计达到3656口。农村饮水达标人口25.13万人,其中当年新增3.2万人。推广各类农业机械

9、7700余台套,农业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28%,较上年增长10个百分点。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9.91万千瓦,增长12.7%,机耕面积38000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7427吨,比上年下降0.2%。借助国家投资,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22000亩,新建沼气池2756口、大中型沼气工程4座,年末累计达到33220口。登记注册的各类农业合作社375家;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户,其中市级9户。土地确权颁证稳步推进,土地流转面积10.89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25.5%。3、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4687万元,较上年增长14.8%。其中,地方投资814295万元,增

10、长47.4%;跨区投资90392万元,下降61.6%。从计划管理渠道看,建设与更新改造投资735580万元,增长9.7%;房地产投资133812万元,增长62%;其它投资35295万元,增长1.8%。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49899万元,集体控股投资119163万元,私人控股225207万元,港澳台商投资3500万元,外商投资351万元,其它投资106567万元。从产业看,一产业投资108223万元,增长59.3%;二产业投资310934万元,增长34.3%,其中工业投资309744万元,增长33.8%;三产业投资485530元,下降0.6%。4、商贸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578

11、5万元,比上年增长10.4%,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0.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1331万元,增长3.1%,占全县生产总值的5.7%。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198万元,比上年增长20%。分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0165万元,增长22.3;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033万元,增长16.8%。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7295万元,增长68.1%;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43263万元,增长7.7%;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1935万元,增长47.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1704万元,增长39.4%。5、财政与金融全年实现辖区内财政收入100967万元,比上年增长41.4%;其中

12、,地方财政收入71005万元,比上年增加22138万元,增长45.3%。一般预算收入46839元,增长48.5%,其中税收30992万元,增长39.3%;基金收入23930万元,增长77.4%。地方财政支出227268万元,较上年增加63364万元,增长38.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005万元,增长36.6%;文教卫生科技事业支出35522万元,增长3.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938万元,增长19.3%;农林水事务支出37870万元,增长40.8%。年未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85757万元,比上年增长19%;各项贷款余额807194万元,比上年增长28.6%。6、人口与人民生活全县

13、年末户籍总户数为136432户,总人口412727人,男女性别比为110.96100。其中,非农业人口102769人,农业人口309958人。出生人口7491人,死亡人口375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1,出生男女性别比为103.89100。全县迁入人口4707人,迁出人口6583人,净迁出人口为1876人,人口机械变化率为 -4.56。按居住人口计算,人口计划生育率89.02%,比上年提高0.45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口计划生育率72.25%,比上年下降4.58个百分点。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9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9%。城镇新增就业2767人,完成就业再就业培训997人。农村

14、劳动力转移110657人,其中新增转移12785人;完成农村劳动力各类政策培训9232人。初步统计全县城镇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9199人,比上年增长1.5%;平均劳动报酬30104元,增长11.1%。其中,在岗职工平均人数17173人,下降2.2%;平均工资31939元,增长12.8%。据抽样调查结果: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16024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15553元,增长11.7%。总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9713元,增长9.5%;人均经营净收入2594元,增长14.3%;人均财产性收入262元,增长31.3%;人均转移性收入3455元,增长14.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406元,增长11.4%;其中食品消费支出3182元,增长3.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3.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86平方米,增长0.2%。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04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487元,增长12%;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2534元,增长21.6%;人均财产性纯收入61元,增长59.9%;人均转移性纯收入522元,增长26.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988元,增长14.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939元,增长37.6%;其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705元,增长20.8%;恩格尔系数为43.3%。农村居民人均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