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A卷)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581592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A卷)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A卷)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A卷)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A卷)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A卷)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A卷)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A卷)Word版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理科综合(A卷)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 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包装B. 将细胞膜破坏后的细胞匀浆经密度梯度离心,可得到各种细胞器C. 氨基酸和葡萄糖可以通过细胞膜,但不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膜D. 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不利于核质间物质交换,但能实现信息交流【答案】C【解析】对其进行分类和包装的细胞器为高尔基体,A错误。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为差速离心法,B错误。氨基酸和葡萄糖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而人工合成的脂双层膜中无蛋白质,因此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膜,

2、C正确。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错误。2. 景天酸代谢(CAM)途径属于某些植物特有的CO2固定方式:夜晚气孔开放,通过一系列反应将CO2固定于苹果酸,并储存在液泡中(甲);白天气孔关闭,苹果酸运出液泡后放出CO2,供叶绿体的暗反应(乙)。下列关于这类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夜晚,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B. 景天酸代谢途径的出现,可能与植物适应干旱条件有关C. 给植物提供14C标记的14CO2,14C可以出现在OAA、苹果酸、C3和有机物中D. 在上午某一时刻,突然降低外界的CO2浓度,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短时间内会降低【答案】D【

3、点睛】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理解不清 3. 下列在关生物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 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使线粒体呈现灰绿色B. 向花生种子匀浆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染液,可观察到匀浆呈橘黄色C. 用硝酸钾溶液代替蔗糖溶液,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也一定能观察到自动复原现象D. 酸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蓝绿色【答案】B【解析】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A错误。向花生种子匀浆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染液,可观察到匀浆呈橘黄色,B正确。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若所用硝酸钾溶液浓度过高,会出现细胞失水过多死亡,不一定会观察

4、到自动复原现象,C错误。酸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D错误。4. 下图是人体对某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Th细胞(辅助性T细胞)是T细胞的一种,ag代表不同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 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的细胞有和C. 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有d、e、f、gD. 病毒侵染人体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作用【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为吞噬细胞、为T细胞、为效应T细胞、为记忆T细胞、为B细胞、为记忆B细胞、为浆细胞,其中吞噬细胞、浆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作用,A错误。当记忆细胞再次接触同

5、种抗原时,会迅速增殖分化,为记忆T细胞、为记忆B细胞,B正确。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淋巴因子(d、e、f)和抗体(g),C正确。病毒侵染人体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作用,D正确。【点睛】学生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理解不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5. 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会影响基因表达,但不会遗传给后代B. 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C. 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D. 多基因遗传病包括一些先天性发育异常和一些常见病,群体发病率较高【答案】D【解析】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会影响基因表达,也可以通过无性繁殖遗传给

6、后代,A错误。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错误。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其21号染色体有3条,并不存在3个染色体组,C错误。多基因遗传病包括一些先天性发育异常和一些常见病,群体发病率较高,D正确。6. 生态学家林德曼在研究赛达伯格湖时发现,某种鱼因年龄不同而食性不同:幼年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成年鱼主要以小鱼为食(包括其幼年鱼)、小虾为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鱼的成年鱼、幼年鱼和小虾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B.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大于所有消费者的同化量之和C. 该鱼的成年鱼和幼年鱼因食物来源不同而分布在不同水层,属于垂直结构D. 若大量增加湖中

7、养殖物种的种类和数量,一定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B 三、非选择题7. 淀粉酶是一类淀粉水解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酶能提高催化效率的作用机理是_ 。若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来验证“酶的专一性”,可用_(填“碘液”、“斐林试剂”、“碘液或斐林试剂”)进行检测。(2)大麦芽是酿酒的重要原料,这是由于大麦芽中含有淀粉酶,可将其他谷物中的淀粉先水解为_(二糖),再在其他酶的催化下转化为可被酵母菌利用的葡萄糖。酵母菌酿酒的化学反应式:_。在生产中,可以用_(激素)处理大麦种子,则无需发芽便可产生淀粉酶,从而降低成本,简化工艺。(3)链球菌的某种基因常被

8、作为抗虫基因,这种基因产物可以_(填“促进”、“抑制”)害虫消化道中淀粉酶的活性,从而使害虫消化不良。(4)不同生物合成的淀粉酶最适pH不同:人类唾液中淀粉酶为6.07.0,芽孢杆菌淀粉本科为3.0,麦芽淀粉酶为4.5。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答案】 (1). (酶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 (2). 斐林试剂 (3). 麦芽糖 (4). (5). 赤霉素 (6). 抑制 (7). 不同生物的-淀粉酶基因(或碱基/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不同【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酶和细胞呼吸。要求学生熟知酶的作用原理、酶的特性以及无氧呼吸的过程。(1)酶能提高催化效率的作用机理是(酶可以)降低反应活

9、化能。-淀粉酶会分解淀粉,产物是麦芽糖,-淀粉酶不会分解蔗糖,由于两组装置可能均无淀粉,一组有麦芽糖(还原性糖)、一组无还原性糖,因此不能用碘液检测,而用斐林试剂检测。(2)淀粉酶会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酵母菌酿酒的化学反应式为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反应过程,即。赤霉素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便可产生淀粉酶,从而降低成本,简化工艺。(3)抗虫基因具备抗虫功能,消化道中-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因此这种基因产物(抗虫蛋白)可以抑制害虫消化道中-淀粉酶的活性,从而使害虫消化不良。(4)-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其最适pH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生物的-淀粉酶基因(或碱基/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不同。8.

10、下图表示人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刺激经途径促进分泌胃酸的调节方式是_。(2)神经递质既可以作用于_,又可以作用于_。(3)胃泌素又称为促胃液素,是一种重要的胃肠激素。胃泌素经_运输,一般只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的原因是_ 。(4)刺激处引起胃酸分泌_(填“属于”、“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答案】 (1). 神经-体液调节 (2). 神经细胞 (3). 腺体细胞(或腺细胞、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腺体) (4). 体液(血液) (5). (只有)胃黏膜壁细胞有胃泌素受体 (6). 不属于 (7). 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和动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1、要求学生熟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尤其是两者之间的联系。(1)途径为神经调节,其刺激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通过体液调节使胃黏膜壁细胞分泌胃酸,因此刺激经途径促进分泌胃酸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2)神经递质既可以作用于神经细胞(作用于),又可以作用于腺体细胞(或腺细胞、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腺体)(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3)胃泌素又称为促胃液素,属于动物激素类,其运输方式为体液(血液)运输。由于(只有)胃黏膜壁细胞有胃泌素受体,因此胃泌素一般只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4)刺激处引起胃酸分泌不属于反射,因为此过程不具备完整的反射弧。9. 下表是研究小组对我国某淡水湖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甲

12、丁代表各个营养级。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能量营养级未利用量J/(cm2.a)流向分解者的量J/(cm2.a)呼吸量J/(cm2.a)同化量J/(cm2.a)甲10.4925.81785.23.92.5乙3.616.232.151.9丙3227.73393.14003.313716.6丁5.3105.6208.3371.1(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 。分析表格数据,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 J(cm2.a),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 。(2)乙营养级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和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分别为 _ J(cm2.a)、_ J(cm2.a)。(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

13、,该淡水湖生态系统 _(填“是”、“否”)达到相对稳定,原因是_ 。(4)为有效地防止该淡水湖出现水华现象,生态学家建议在湖边浅水区适量种植挺水植物(如荷花等),请分析此建议的生态学论据_。【答案】 (1).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 13716.6 (3). 12% (4). 19.8 (5). 0 (6). 否 (7). 在调查期间,每一营养级均有未利用的能量(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大于输出) (8). 挺水植物(荷花)在竞争光能中占优势(争夺阳光、无机盐等)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及稳定性。要求学生熟知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能量

14、流动的过程,及其对稳定性的理解。(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据图分析,丙为生产者、第一营养级,甲为第二营养级,丁为第三营养级,乙为第四营养级。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生产者的同化量13716.6 J(cm2.a),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3092.5 J(cm2.a),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371.1 J(cm2.a),其能量传递效率是(371.1/3092.5)100%=12%。(2)乙营养级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其同化量51.9 J(cm2.a)-呼吸量32.1J(cm2.a)=19.8 J(cm2.a)。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19.8 J(cm2.a)-流向分解者的量16.2J(cm2.a)-未利用量3.6J(cm2.a)=0(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由于每一营养级均有未利用的能量(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大于输出),因此该淡水湖生态系统未达到相对稳定。(4)由于挺水植物(荷花)较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