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581566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满分:100 考试时间:6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事物的相关数据,符合事实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340m/s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D.课桌的高度约为1.5m2.小明和小丽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路灯 B.路边的树木 C.小明 D.驶来的校车 3.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马路上骑车匀速前进,甲同学的速度比乙同学的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 B.甲运动的时间比乙短 C.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长 D

2、.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在马路边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来阻断噪声的传播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5.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 ) A.站在北京天坛的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响亮 B.大象用声音交流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碎石 D.蝙蝠的“回声”定位6. 2016年10月17日,“神六”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宇航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原因是:

3、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7.有位同学从寒暑表读得室温是3,正确的读法是: () A.负摄氏3度 B.摄氏零下3度 C.零下3度 D.零下3摄氏度8.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初温是40 D.加热5分钟时物质的温度是489. 以下现象是自然界常见的物态变化,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 A.冰的消融B.霜的形成 C.雪的形成 D.露珠的形成10.大自然中关于霜、云、雾、露的形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4、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液化成的小冰晶 B.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大量的水蒸气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大量的小冰晶D.露是大量的小冰晶吸热熔化成的小水珠而形成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1.给下列数据填入适当的单位。(限填单位符号,否则不记分)(1)学校操场标准跑道的周长是400_;(2)小明同学200m短跑所用时间是28_; (3)105国道永平大街路段限速60 。12.速度的公式是:;式中的字母 代表路程;代表时间。13.1米/秒=千米/小时;54千米/小时=米/秒;12min= h。14.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m/s;乙车

5、经50秒通过的距离是m;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运动。15.声音是由发声体的而产生的。地震发生后,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假如发生地震时,你在街道上或在教室里亦或家里应该采用什么安全防范措施?(写出一种逃生方法) 。16.认真观察对比下面两幅声波波形图,其中左图中的两个声波具有相同的 ,而 不同; 右图中的三个声波 不同。17.只有回声比原声晚0.1秒传达到人耳,人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这时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 米,歌剧院的空间长度往往会超过这个数值,因此歌剧院的墙壁做得凹凸不平、疏松多孔,这

6、是为了减弱声音的 。为了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在靠近住宅的马路旁设有隔音墙,按照减弱噪声的方法分类,隔音墙的作用是在 阻断噪声。18.小明在厨房中发现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 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1) 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高,壶内水沸腾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不能 。(2) 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 ,形成“白气”。 (3) “白气”再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 现象。19.向云层投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为小水

7、滴或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20.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物质水银酒精甲苯萘熔点()-39-117-95805沸点()35778111218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水银或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 做测温物质。三、实验探究题(30分)21.(6分)在下图中,(1)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得物体的长度是 cm(要求估读)。图中秒表的读数是 s(大圈刻度以s为单位,小圈刻度以min为单位,不需要估读)。(2)图中上面的温度计是一支常用体温

8、计,它的量程是 ,示数是 ;下面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它的示数是 。(均不需要估读)观察次数12345里程碑示数20 km30 km40 km50 km60 km记录时间8h20min05s8h35min00s8h50min50s9h05min20s9h20min05s22.(4分)李强同学在乘长途汽车旅行时,注意观察公路旁边的里程碑,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如下。(1)从记录数据可以看出,汽车做的(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2)这辆汽车在该同学观察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km/h。23.(3分) 如图是课本中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它们分别研究什么问题?请将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以下均选填“

9、音调”、“响度”、“音色”、“介质”、“能量”或“信息”)(1)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2)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得越快,越高;(3)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越大。24.(8分)温度计的使用步骤:使用前: 。使用时注意:(1) ;(2) ;(3) 。25.(3分) 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 v 介质v/(ms-1)介质v/(ms-1)水(5)1450冰3230水(15)1470 软橡胶(常温)40 至 50水(20)1480软木500海水(25)1531铁(棒)5200(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写出两种)声速大小可能跟 有关 声速大小可能跟 有关。(2)真空中声速是

10、_m/s。26.(6分)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两组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不同装置完成实验。(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按照(“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2)假设两组实验除甲无盖、乙有盖外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根据实验记录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和b,那么a图象是用实验装置完成的。(3)通过分析图丙,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或“放热”),温度。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4)她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应该是丁图中的(“(a)”或“(b)”)图。四、简答与计算题27.(4分)十一月的一个夜晚,龙城下了一场小雨,早晨小明和小东一起上学,他们发现地上的积水已经结冰

11、了,小明说昨晚的气温一定降到了0;而小东却说昨晚的气温一定降到了0以下,你认为谁的说法正确?请写出理由。(已知此时水的凝固点为0) 28.(6分) “十一国庆”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要用几分钟?(2)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 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最高限速120 kmh,小明看表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B 2D 3D 4A 5D 6C 7D 8B 9A 10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1.m s km/h 12. s t 13.3.6 15 0.2 14.15 300 西 15.振动 次声(波) 在街上行走时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或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在教室时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或躲在墙角处或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