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安全风险分级及预防措施应急方法PPT课件

上传人:ji****ku 文档编号:126507991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验室安全风险分级及预防措施应急方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化验室安全风险分级及预防措施应急方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化验室安全风险分级及预防措施应急方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化验室安全风险分级及预防措施应急方法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化验室安全风险分级及预防措施应急方法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验室安全风险分级及预防措施应急方法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验室安全风险分级及预防措施应急方法PPT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危险化学品 按危险特性 类型 爆炸品 压缩气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和 自燃物品及遇湿易燃物品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有毒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 这些危险化学品处置不当极易导致爆炸 火灾 中毒 污染 灼烫 氧化腐蚀等安全事故 对人体 物品及环害或破坏 化验室一般存在的危险源有 火灾和爆炸 触电 化学中毒 化学烧伤和腐蚀 1 化验室火灾和爆炸辨识 引起化验室火灾和爆炸的点火源 明火 如酒精灯 火柴 火炉等 化学反应热及光线和射线等 电火花 如高电压的火花放电 开闭电闸时的弧光放电等 静电火花 如液体流动引起的带电 人体的带电等静电火花 物质自行发热 如油纸 油布 煤的堆积 金属钠接触水

2、发 生反应等 2 存在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因素 设备电线路老化 短路 插头虚接 等原因导致打火 使用电热板 电热套等加热易燃试剂 通风柜未开或通风不 好 造成挥发 易燃气体达到一定密度 达到闪点发生爆炸 乙醇 石油醚 乙醚等储存不当或使用时遇到明火 可燃物自燃 氧化剂 还原剂未分开存放 药品库房通风不好引起火灾 在化验楼内吸烟与易燃气体 液体接触引起火灾 搬运易燃试剂时摔破易燃试剂或易燃试剂密封不好发生泄漏 引起爆炸 3 化验室预防火灾和爆炸的措施 必须掌握一定的防火防爆知识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制度 禁止 违章操作 按规定检查电器线路 发现老化 破损 插头虚接等 及时更 换或者及时报告领导解决 不得

3、带故障运行 防止发生火灾 爆炸事故 石油醚 乙醚用棕色瓶保存在阴凉通风处 汽油用铁桶储存 放在阴凉处 使用汽油 乙醇等易燃品时严禁明火 保持室内温度不能过高 氧化剂 还原剂分开存放并保持药品库房通风良好 加强对明火的管理 化验楼内严禁吸烟与明火 严禁用电热饭 电热套等加热易燃试齐 加热易燃试剂必须用 水浴锅 并在通风柜中进行 搬运和使用易燃试剂时轻拿轻放并经常检查试剂瓶是否有破损 和泄露 4 发生火灾时 要及时挪开可燃物质 实验室内不允许存放过 多的可燃物 学会使用一般的灭火工具和器材 对于化验室内配备的防 火防爆工具 器材等 应该爱护 不得随便挪用 一旦发生火灾要及时扑救 采用灭火器 灭火器

4、有如下 几种 1 二氧化碳灭火器 适合扑灭电器 油类等火灾 2 泡沫灭火器 适合扑灭有机溶剂 油类火灾 不适 合扑灭电器火灾 3 干粉灭火器 适合扑灭油类 有机物 遇水燃烧物 质的火灾 4 1211灭火器 适合扑灭油类 有机溶剂 精密仪器 文书档案火灾 5 化验室发生火灾事故后应急措施 1 实验操作中发生着火时 火势较小时 在岗人立即用消 防器材灭火 火势大时其他人马上用消防器材灭火 另一人 应立即拨打电话向化验室 公司保卫部办公室报警 并启动 所有灭火设施 2 中心化验室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立即启动 指挥小 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看是否需要疏散周边员工 3 在岗成员打电话报119火警后 立即

5、指派专人负责到中化 楼消防门迎接和引导消防车进入事故现场 并及时将事故汇 报生产运行指挥中心 同时打电话120 请求医疗支援 4 现场疏散组立即前往各既定路线疏散岗位员工按指定路 线进行撤离 同时安排人员在各路口阻止前往事故地点的无 关人员和通行车辆 6 5 生产负责人立即调度各项化验生产工作停止 全力投入抢 险 6 操作人员立即切断事故发生地和邻近实验间的总电源 气 源及一切可诱发事故的因素 7 中心化验室负责人带领全体员工立即携带消防器材奔赴现 场灭火 8 在事故无法控制时 现场指挥立即组织全体员工撤离事故 现场 9 专业消防队到达后 由现场指挥负责报告火情 火场发生 地连带不安全因素等

6、并负责指挥消防车供水 协助灭火 听从指挥 10 积极协助医护人员现场救援和对伤员进行包扎 利用救 护车及时送到医院抢救 11 非可燃气体的钢瓶一旦发生泄漏 岗位人员必须立刻关 闭钢瓶阀门 采取有效手段 避免气流喷向人体或发生意外 事故等 7 化验室触电辨识 化验室引起触电的种类有单相触电 两相触 电跨步触 电 触电给人带来的伤害是电击伤 电伤甚是死亡 触电原因 停错电造成触电伤害 送错电造成触电伤害 触及带电的仪器设备金属螺丝 仪器设备安装不合格 本身有缺陷 规章制度不完善 操作人员未按规章制度操作 操作人员误操作 或缺乏安全知识 8 化验室预防触电的措施 开启仪器设备前应检查插头是否插牢 电

7、线是否有裸露现象 检查接地是否完好 熟悉供电设备结构及供电系统接线 不违章触及有电设备操 作 电器 仪器设备应该用固定插头 不许将电线直接插入电源 插座内 不得使用湿布试擦正在运行的电器 仪器设备 更不能向电 器 仪器设备和电路上洒水 手潮湿时不得接触电器 仪器设备 人体不得接触带电裸线 接地线和带电仪器设备 电线和仪器设备上不得悬挂衣物和摆放物品 室内不得插接临时跨地电线 对有疑问的或不正常的验电器不得使用 9 化验室发生触电事故后应急处理 针对不同的触电伤情 采取相应的急救方法 争分夺秒地抢 救 直到医护人员到来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 救护 得法 发现有人触电 首先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

8、源 然后 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相应的救治 1 脱离电源 1 如开关箱在附近 可立即拉下闸刀或拔掉插头 断开电源 2 如距离闸刀较远 应迅速用绝缘良好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 柄的利器 刀 斧 锹等 砍断电线 或用干燥的木棒 竹竿 硬塑料管等物迅速将电线拨离触电者 3 若现场无任何合适的绝缘物可利用 救护人员亦可用几层 干燥的衣服将手包裹好 站在干燥的木板上 拉触电者的衣 服 使其脱离电源 4 对高压触电 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或迅速拉下开关 或由有经验的人采取特殊措施切断电源 10 2 对症救治 对于触电者 可按以下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1 对触电后神志清醒者 要有专人照顾 观察 情况稳定后 方可正常活

9、动 对轻度昏迷或呼吸微弱者 可针刺或掐人中 十宣 涌泉等穴位 并送医院救治 2 对触电后无呼吸但心脏有跳动者 应立即采用口对口人工 呼吸 对有呼吸但心脏停止跳动者 则应立刻进行胸外心脏挤 压法进行抢救 3 如触电者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 则须同时采取人工呼吸和 俯卧压背法 仰卧压胸法 心脏挤压法等措施交替进行抢救 俯卧压背法 被救者俯卧 头偏向一侧 一臂弯曲垫于头下 救护者两腿分开 跪跨于病人大腿两侧 两臂伸直 两手掌心 放在病人背部 拇指靠近脊柱 四指向外紧贴肋骨 以身体重 量压迫病人背部 然后身体向后 两手放松 使病人胸部自然 扩张 空气进入肺部 按照上述方法重复操作 每分钟16 20 次 1

10、1 仰卧压胸法 被救者仰卧 背后放上一个枕垫 使胸部突出 两手伸直 头侧向一边 救护者两腿分开 跪跨在病人大腿 上部两侧 面对病人头部 两手掌心压放在病人的胸部 大 拇指向上 四指伸开 自然压迫病人胸部 肺中的空气被压 出 然后把手放松 病人胸部依其弹性自然扩张 空气进入 肺内 这样反复进行 每分钟16 20次 心脏挤压法 触电者心跳停止时 必须立即用心脏挤压法进行 抢救 具体方法如下 1 将触电者衣服解开 使其仰卧在地板上 头向后仰 姿势 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相同 2 救护者跪跨在触电者的腰部两侧 两手相叠 手掌根部放 在触电者心口窝上方 胸骨下1 3处 3 掌根用力垂直向下 向脊背方向挤压

11、对成人应压陷3 4cm 每秒钟挤压1次 每分钟挤压60次为宜 4 挤压后 掌根迅速全部放松 让触电者胸部自动复原 每 次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部 上述步骤反复操作 如果触电者的呼吸和心跳都停止了 应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如果现场仅 一人抢救 两种方法应交替进行 每次吹气2 3次 再挤压 10 15次 12 化验室中毒和窒息辨识 常用化学物品中毒的种类症状及防护救急措施 氯气中毒 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黏膜使人中毒 吸入后立即 引起咳嗽 气急 胸闷 流泪等黏膜刺激症状 严重是可发生 支气管炎 化学性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 心力逐渐衰竭而死 防护救急措施 1 室内通风良好 操作时必须配带

12、口罩 2 眼部受刺激时用2 苏打水洗眼 咽喉疼痛时可吸入2 苏打 水热蒸汽 3 急救时 立即将中毒者抬到新鲜空气处 实行人工呼 吸 给氧并送往医院 硫化氢 强烈的神经毒物 具臭蛋味 由于易产生嗅觉疲劳而 失去警觉 从而造成急性中毒 轻度中毒时头晕 头痛 恶心 呕吐 重度中毒时呼吸短促 突然失去知觉 死亡 13 1 室内通风应良好 感到不适时立即离开现场 2 眼受刺激时用2 苏打水冲洗 湿敷饱和硼酸液和 一氧化碳及煤气中毒 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 与血液中血 红蛋白和血液外的其他含铁的蛋白结合 使血色素丧失输氧 能力 轻度中毒是头晕 恶心 全身无力 中等中毒是并发 生意识障碍 重度中毒时立即陷入昏

13、迷 呼吸停止而死亡 防护救急措施 1 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注意保温 2 停止呼吸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并给以含5 7 二氧化碳 的氧气 3 发生呼吸衰竭者 同时注射强心剂 苯及其同系物 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渗透侵入而中毒 急性中毒会有沉醉状 继而面红 头晕 头痛 呕吐 甚至 肌肉痉挛昏迷而死 慢性中毒损害造血 神经系统 鼻腔 牙龈出血 肝 肾受损 全身无力 14 防护救急措施 1 使用时应通风良好 2 尽量用其它无毒或低毒溶剂代替 3 急性中毒者施以人工呼吸 吸氧 全身性中毒者静脉注 射器0 硫代硫酸钠 15 化验室发生中毒事故后应急措施 1 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后 应加强全面通风或局部通风 用

14、大量新鲜空气对中毒区的有害气体浓度进行稀释冲淡 待有 害气浓度降到容许浓度时 方可进入现场抢救 2 救护人员在进入危险区域前必须戴好防毒面具 自救器 等防护用品 必要时也应给中毒者戴上 迅速将中毒者从危 险的环境转移到安全 通风的地方 如果伤员失去知觉 可 将其放在毛毯上提拉 或抓住衣服 头朝前地转移出去 3 对于发生不同类型化学物品可根据前面所提到的防护救 急措施进行抢救 如co中毒 中毒者在没停止呼吸时 应 立即松开中毒者得领口 腰带 使中毒者能够顺畅呼吸新鲜 空气 如已经停止呼吸但心脏还在跳动 则立即进行人工呼 吸 同时针刺人中穴 若心脏跳动也停止了 应迅速进行胸 外心按压 同时进行人工

15、呼吸 4 救护中 抢救人员一定要沉着 动作要迅速 对任何处 于昏迷状态的中毒人员 必须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急救 16 化验室的化学烧伤和腐蚀 化学烧伤是由于操作者皮肤接触到腐蚀性化学试剂一起的 这些试剂包括 强酸 强碱 浓过氧化氢 过硫酸盐及钾 钠 溴等 强酸烧伤 高浓度酸能使皮肤角质层蛋白质凝固坏死 呈 界限明显的皮肤烧伤 并可引起局部疼痛性固性坏死 强碱烧伤 常表现为 创面呈粘滑或肥皂变化 痂皮较软 有进行性加深的趋势 深度常在深 度以上 疼痛剧烈 创面感染易并发创面脓毒症 烧伤分度 1 一度烧伤只损伤表皮 皮肤发红 灼痛 无水泡 2 二度烧伤浅二度伤及真皮浅层 起水泡 水肿 疼痛 深二度伤及

16、真皮深层皮肤苍白带灰色 真皮坏死 间有红斑 3 三度烧伤皮肤全层或其深部组织一并烧伤 凝固性坏死 颜色灰白 硬韧 失去弹性 痛觉消失 表面干燥 重时 有黑色焦痂 17 烧伤面积指标 1 一般成人烧伤面积15 以下的二度烧伤列为小面积烧伤 通常不须住院治疗 2 超过15 则作为大面积烧伤 特别是化学品烧伤 常伴 有化学中毒 影响治疗和愈合 3 二度烧伤面积超过30 或三度烧伤超过15 视为严 重烧伤 烧伤患者往往因为疼痛 失水或其他因素发生虚脱 休 克 甚至心跳 呼吸停止等现象 抢救时应充分注意 18 化学烧伤和腐蚀的预防措施 操作前要佩戴防护服 防护眼镜 和橡胶手套 一旦溅到身体上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然后用2 小苏打水 冲洗患部 酸类烧伤 或用2 硼酸及2 醋酸冲洗患部 碱 类烧伤 然后就医 压碎和研磨腐蚀性物品时 要防止碎块溅散伤人 遵守安全和操作规程 不得违章操作 在使用挥发性腐蚀物品或有腐蚀性气体产生时 应在通风柜 或抽气罩下进行 以局限其腐蚀作用范围 稀释浓硫酸 或其他浓酸 必须在烧杯中进行 在搅拌下缓缓 地将浓硫酸倒入水中 绝不能反过来 且不能用振摇代替搅 拌 操作时 眼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