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瞬目反射的测定和分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64508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瞬目反射的测定和分析 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老年人瞬目反射的测定和分析 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老年人瞬目反射的测定和分析 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老年人瞬目反射的测定和分析 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年人瞬目反射的测定和分析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瞬目反射的测定和分析 (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老年人瞬目反射的测定和分析 关键字:老年人瞬目反射 瞬目反射(blinkreflex ,BR)是诸多脑干反射的一种。 1952年 Kugelberg 首次应用超强电流刺激眶上神经,记录到 BR 两个成分,即刺激侧的早期反应 R1 和两侧的晚期反应 R2、R2 。R1 为单突触反射,其反射弧为三叉神经三叉神经主核面神经核面神经。R2 为多突触性的反射,广泛分布于延髓外侧和桥脑,传入冲动经三叉神经进入脑桥后,沿三叉脊束下行到延髓,再投射到同侧和对侧中间神经元之间,与外侧网状结构的中间神经元进行了多突触的联系1-3 。由电刺激所诱发的 BR 可进行定量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方便。BR 的研究报道已

2、不少,但针对老年人的研究不多。我们于 1997 年 5 月至 1998 年 6 月对老年人 BR 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生理指标。 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非老年组:健康成人 29 名,年龄 2058 岁,平均 40 岁;老年组:健康老年人 30 名,年龄 6083 岁,平均 68 岁。测定前行详细问诊和全面的体格检查,排除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和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二、方法 被检查者在清醒状态下,安静放松、轻轻闭目。采用丹麦2Dantec 公司生产的 2000 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用表面电极刺激和记录,记录电极置于眼轮匝肌外侧,参考电极置于眼角外侧,局部皮肤以酒精脱脂并置导

3、电膏,尽量减小电阻。采用双导记录,即刺激一侧眶上神经,双侧眼轮匝肌同时记录。先刺激左侧,后刺激右侧。刺激电极阴极置于眶上切迹处,阳极位于阴极上方。脉冲电流刺激眶上神经,强度为 1015mA 以出现清晰稳定的反应波形为准;接地电极置于手腕部。两次刺激的间隔时间为 30s,以避免适应和不随意运动及易化现象的发生。滤波带通为 210hz,分析时间 100ms。每侧至少记录 4 次反应,计算其平均潜伏期和波幅。 三、统计方法 正态分布数据资料用 Xs 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 t 检验及配对 t 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资料用中位数(M)描述其集中趋势,组间比较采用 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 结果

4、 非老年组和老年组经电刺激所诱发的 BR 的测定结果见表1。两组 BR 各波的潜伏期稳定,呈正态分布,健康人变异不大。两组各波左右两侧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均为 P0.05) ,故在后续的统计学分析时不考虑左右侧别。两组的 R1 均为三相波,而 R2 和R2均为多相波,见图 1。BR 各波波幅变异较大,经 D 检验均为非正态分布,故取其中位数作为临床参考。 经统计学分析,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BR 各波的潜伏期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 P0.05),而其波幅差异无显著性。讨论 3BR 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无创伤性检查,对了解三叉神经、面神经及脑干,尤其是桥脑的功能状况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正常的

5、BR 其 R1 的反应恒定、重复性良好,可较好地反映沿反射弧通路的传导,其反射中枢在桥脑。而 R2 的潜伏期所反映的是:(1)神经冲动沿轴索的传导时间;(2)中间神经元的兴奋性;( 3)突触传导的时间。R2 为多突触反射,传导路径较长,故其正常变异较大,易受许多生理因素及心理因素,如精神状态、脑力活动、睁闭眼、刺激参数及年龄等的影响2 ,睡眠时 R2 会减弱,所以受试者必须处于清醒状态。大量用安定者即使在清醒状态下也会有 R2 的消失,这提示多突触联系的阻滞5 。R2 的反射中枢在脑干,但具体部位尚待进一步确定。 我们共测定了 59 名健康人共 118 侧的 BR其中 R1 波形稳定,较易引出

6、。R2 和 R2的波形复杂,多为多相波。有文献报道,健康人 R1 的潜伏期为 812ms平均约 10msR2 为2040ms平均为 32ms,左右侧 BR 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 34 。我们测定的结果与其基本一致。我们还发现,老年人 BR 的潜伏期较非老年组长,与卢慎圭和何瑞荣1的报道也是一致的,这种变化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即随年龄的增长神经纤维的丢失以及节段性脱髓鞘导致其传导速度的减慢,从而导致 BR 的潜伏期延长。所以应建立老年人 BR 的正常值。 健康人 BR 的波幅变异很大,据报道 R1 为 50700V,R2为 2001100V4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多数不采用其绝对值而4是看其两侧波

7、幅差的百分比,无论是老年人还是成年人 BR 左右两侧波幅差均不应超过 503,6 ,波幅绝对值仅作为临床参考。值得注意的是,在 BR 的测定中,R2 和 R2在频繁刺激时易产生习惯化现象,波幅明显减低,故必须注意刺激频率,必要时可以休息片刻后再继续进行;R1 波幅基本稳定,只有少数受试者出现易化现象,即波幅增高。 凡易造成 BR 通路损害的疾病均有可能致 BR 异常。BR 的异常可分为传入型和传出型5 。三叉神经病变致传入型损害,刺激病变侧时,双侧 R2 均延长;面神经病变时则为传出型损害,刺激任何一侧,仅出现病变侧 R2 的改变。BR 反映的是面神经的全长。R1 潜伏期的延长往往与脱髓鞘病的周围神经或中枢段通路、三叉神经或面神经、或二者均受损有关,但其周围的压迫,如后颅窝肿瘤可以影响周围和中枢段。R2 的异常既可在反射弧直接受损时出现,也可在间接影响多突触连接兴奋性时出现,如昏迷时 R2 即可明显变小或消失,在大脑半球受损时亦可出现异常。 BR 测定可较为准确地反映其传导通路即三叉神经、面神经以及脑干等的功能状况,与其他相关检查结合,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电生理测试结果。随年龄增长 BR 各波潜伏期延长,建立老年人的 BR 正常值有其临床实际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