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实录 鄂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411094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实录 鄂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实录 鄂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实录 鄂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实录 鄂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实录 鄂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实录 鄂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实录 鄂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实录教案 学习目标:1、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2、让学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学习重点: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学习难点: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1、课前制作三首诗词的录音磁带,配有相应的音乐2、教师在小黑板上写一些补充注释学习过程: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一课时实录一、导入师:中秋佳节是中国合家团聚的日子,那是不是全中国的人都能在这一天与佳人团聚呢?生(齐答):不是。师:你能举些有代表性的例子吗?生1:保家卫国的边防战士。生2:

2、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生3:刻苦求学的莘莘学子。生4:浪迹天涯的海外游子。师:对!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中秋佳节不能与家人团聚,把酒言欢。自然,中秋之夜的月也就成了他们倾诉的对象。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不同年代的三位诗人在中秋之夜所作的咏月诗词。二、品读欣赏(一)配乐诵读三首诗词。(放录音,学生听,教师巡视)师:这三首诗中,哪一首让你听后最有回味。生:水调歌头生:我的思念是圆的生:十五夜望月师:我听到这三首诗词,大家都喜欢。相比较来说,喜欢水调歌头的同学较多些,那我们这一节课就先去看看苏轼的这首词水调歌头。(二)品读水调歌头1、配乐诵读水调歌头(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听,去感知)2、师生活动,感知词

3、中意境。师:听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生1:诗人在月光下端着酒杯,昂头质问上天。生2:诗人踏风而行,准备去天上的宫阙看看。生3:诗人在月下翩翩起舞,影子随风而动。生4:明月当空,诗人躺在床上,望着低低的窗子,辗转反侧,睡不着。师:很好!大家捕捉的画面很合词意。老师这儿也准备了几幅画面。请大家看看,并试用词中的一句来概括画面的内容。(投影九幅画面,学生观看)师:大家回答的都很对!下面,让我们随着这几幅画面再次把这首词齐读一遍。(学生诵读,教师移动、变化画面)3、品析水调歌头师: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当时诗人苏轼已41岁,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又与其弟子由分别六七年

4、未见,心情抑郁不欢。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下阕写对月怀人。师:结合注释、画面,小组讨论:疏通课文字词句的含义。体会诗人在这首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小组讨论,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1)全班合作交流,疏通课文字词句的含义师:在讨论过程中,你们小组遇到了哪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请你指出来,其他小组帮助解决。生1:我们小组对“把酒问青天”中的“把酒”含义不是很清楚。生2:我们小组认为是:端起酒杯。生3:“我欲乘风归去”中的“归去”是什么含义?生4:“归去”的含义是:回到天上去。生5:“高处不胜寒”中的“不胜”是什么含义?生6:“不胜”的含义是:经不住,承担不了。生7:“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含义是

5、什么?生8:“弄”是“玩弄、欣赏”的含义,“何似”是“哪像是,怎比得上”的含义。这句话的意识是: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师:好!经过大家的通力合作,我们已把课文的含义疏通了。现在,我们就结合词意,跟着录音,大声把课文齐读一遍。(放录音,学生齐读,教师巡视)(2)全班合作交流,体会诗人苏轼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师:请同学把你们小组讨论的诗人在这首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说给大家听听。生1:因为政治失意,家人分离,诗人内心有一种想超脱世俗的念头,词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即: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生2:我们小组认为,诗人虽然在政治上不得志,又和家人相别,有超脱尘世的思想

6、,但诗人更喜欢人间的生活。词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即: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不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生3:我们小组认为,诗人在下阕中,把个人的忧怨全都怪罪在了中秋之夜的圆月上,说它“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诗人心情较低落。生4:我们小组有补充意见,在下阕的开头,诗人的心情是有些低沉,但诗人在感知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诗人在体会人无完人之时,顿生感悟,以理遣情,最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豪迈之语。师:今天你们的

7、表现让老师很满意,大家都能抓住课文,体会诗人的情感。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全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师:我们就把自己当作诗人苏轼,跟着录音再一次把该词一起诵读一遍,体会诗词魅力所在。(放录音,学生齐读)师:我们就以明月几时有的歌曲来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跟着唱。三、作业:(一)诵读,体会(二)对照,体会另外两首诗词的含义及作者情感。(三)拓展:搜集有关咏月的名言名句,摘录在摘抄本上。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二课时实录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

8、了苏轼的词水调歌头,同学们对词的品读欣赏给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我们集体背诵一遍。(学生集体背诵)师:再请同学单独背诵生: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师:同学们背诵得熟练,有感情,下面我们在看十五夜望月。二,品读十五夜望月、配乐诵读十五夜望月(听录音)、师生活动,感受诗中的意境师:听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生1:“中庭地白树栖鸦”诗人在这句诗中写到了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生2:这句诗也让我想起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生3:“冷露无声湿

9、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生4:这句诗中的桂花,也让我联想到月中的桂树。生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普天之下,每个人都在凝神注望明月。不知道怀人的思绪落到哪一家。生6:其实,诗人没有采用正面直接抒情方式,而是用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一个“落”字,不同凡响,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师:同学们体会的很深刻,联想丰富。很好!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海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

10、人。师:集体朗读十五夜望月三、品读我的思念是圆的的内涵。1、再次听配乐诵读我的思念是圆的(学生听录音)2、师生活动,体会意境。师:本文没有什么语言障碍,请同学们谈谈你对本首诗的理解。生1:作者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思有形的圆。生2:诗人运用了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生3:诗人由西瓜和苹果都是圆的而联想到团聚的欢乐和“骨肉被分离的痛苦”生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惜和怀念。师:同学分析得很好,有见地。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师:请同学拿出昨天搜集到有关咏月的名言名句,谈谈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四、品味语言内涵(拓展训练)生1:第一句写对月夜月光的感受:皎洁的月光照亮了高楼,月光似

11、清水,让人感觉它似乎在荡漾。第二句写初春月夜的景色:月光皎洁,似乎不是夜间,树叶还没有长齐,好象又到了秋天。第三句写赏月感受:因为喜爱满屋的月光,所以吹灭了蜡烛,因为出屋久久望月,不觉满身露水。生2:第四句是写天色将明的早晨的景色:明月隐藏在高树之后了,银河淹没在微明的天空。第五句是写海上月出的景色:明月在广阔的大海上已经升起,天涯海角都能共同享受这美妙的时光。第六句是写春江花月夜的景色:这两句说月光随着潮水涌进江流,万里江水,无处没有皎洁的月光。生3:第七句描写了寂静的夜晚,月亮升起,惊醒了睡在树上的山鸟,鸟鸣声在山涧中回荡。第八句写天下明月共有三分,而扬州独得其二。第九句可爱的九月的夜晚,露珠圆莹有光似珍珠,而月亮却似弓一张。师:太棒了。由此可见,同学们回去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希望同学养成积累诗词的习惯,以此来让你们的心灵受到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陶冶,不断提高你们的文学素养。五:拓展学习1、学生继续交流搜集到的其他描写月的文学作品。2、听乐曲。3、赏国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