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短文二篇》教案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6257152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短文二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15课《短文二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15课《短文二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15课《短文二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15课《短文二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课《短文二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短文二篇》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5课短文二篇教案5. 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味饱蘸作者浓烈情感的语言。教学重点1. 理解蒙田对生命的深入思考和最终态度。2. 理解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3. 揣摩文章世间最美的坟墓的语言,了解多角度限制和修饰中心语句式的好处,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1. 学习蒙田的作品,学会如何去热爱生命。2. 感受托尔斯泰的伟大人格魅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热爱生命)一、了解作者。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被马克思称为“产生巨人”的时代,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都出现在这一时期,如哥白尼、伽利略、哥伦布、麦哲伦,还有达芬奇、拉斐尔、米开

2、朗琪罗、但丁、薄伽丘、拉伯雷、莎士比亚及培根、蒙田等等。蒙田是法国思想家、散文家。喜欢出游,留意各地人情风俗。他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日常感想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成随笔集三卷,对于法国文学甚至对英国文学都影响极大。二、学生朗读课文。三、研读文章。1. 概括课文内容。第1、2自然段侧重从不同的生活态度,表明为什么要热爱生命。第 3 自然段着重从生与死、生命的短暂谈怎样热爱生命抓紧时间、有效利用时间、使生命过得丰盈充实。2. 作者在第 1 自然段中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表现在哪些地方?首先,把日子分为两种,一是令人不快的时候,一是风和日丽的时候(即“坏日子”和“好日子”)。然后,对两种不同的日子采取两

3、种不同的度日态度和方法,“坏日子”要“消磨”“要飞快去度”;”好日子”要“慢慢”地“细细”地“赏玩”“领略”“品尝”。最后再把那些“哲人”和“我”对生命的不同看法作对比,他们“打发”“消磨”“无视”它,认为生命是“苦事”“贱物”;“我”认为生命“值得称颂”“富有乐趣”,是“自然的厚赐”“是优越无比的”。3. 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会导致怎样不同的结果?“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乐观者充满生活乐趣,能够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4. 作者谈到“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文中谈到了哪些方法?抓紧时间和有效地利用时间。正确认识生命,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关心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才能享受生活。这就是作者

4、对生命的认识和态度问题。5. 作者热爱生活,为什么还要说“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因为乐于生的人好好地享受了生活,对于死亡就不会感到遗憾。而“我”热爱生活,“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当需要告别人生的时候,“我”会毫不惋惜。四、课堂迁移。1. 你还知道哪些“热爱生命”的人和事?请谈一谈。例如贝多芬、奥斯特洛夫斯基或“5 12”四川地震中热爱生命的例子等。2. 请用简短的文字为自己的人生写一段寄语。五、布置作业。收集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并写一段自己对“生命”的认识。(世间最美的坟墓)一、导入新课。将世界上的一些华美建筑(如奢华浩大的秦始皇陵、金碧辉煌的明十三陵、奇特神秘的古埃及法老

5、墓金字塔、典雅华丽的印度泰姬陵)的图片和朴素的托尔斯泰墓的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今天,我们就随着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到俄国去拜谒“世间最美的坟墓”托尔斯泰墓。二、分析文题。作者在文章副标题中写到“记 1928 年的一次俄国旅行”,其中有何特殊意义?1928年夏天,俄国举办了盛大的纪念列夫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活动,茨威格受到了邀请。当年 9 月,茨威格随奥地利作家代表团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俄国之旅。在作者看来,托尔斯泰墓葬的自我选择和设计,包含了托尔斯泰对功名利禄的彻底否定,体现了他对平民化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为此,茨威格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三、了解作者。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

6、1901年在维也纳大学就读期间,出版第一本诗集银弦集。纳粹执政后他被列入黑名单,作品遭到查禁,遂流亡国外。1942年,由于目睹希特勒法西斯的暴行而倍感对人类的绝望,流亡在巴西的茨威格和妻子双双自杀于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的郊外寓所。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看不见的收藏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和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等。四、朗读课文。五、研读文章。1. 找出文中最能概括托尔斯泰坟墓特点的词语。朴素。2. 说一说“朴素”的外在具体表现在哪里?(1)远离尘嚣的长方形土堆。(极为普通。)(2)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入土为安,不劳顿他人。)(3)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甚

7、至连名字也没有。(淡泊名利。)(4)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没有奢华的装饰,描写自然景物更显坟墓的朴素。)3. 托尔斯泰墓是如此的平凡普通,但他却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是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一位伟大的作家。(介绍托尔斯泰生平。)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伟大的艺术家”,从事创作六十多年,创造出了许多杰出的作品。“由于这些作品提出的社会问题之重大以及艺术成就之高,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4. 这样一位伟人,为什么愿意埋葬在这样一个荒郊野外的“小小长方形土

8、丘”之中呢?找原文语句回答。“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5.“饱经忧患”在文中表现在哪句话中?“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6. 结合托尔斯泰的经历谈谈对“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一句的理解?托尔斯泰1828年出生在俄国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他在从事创作的同时还广泛研究哲学、宗教、道德和伦理问题,更加认清了沙皇专制的黑暗和剥削阶级的腐朽,促使他的世界观由贵族地主向宗法式农民转变。从 19世纪 90 年代起,他把土地上的所得收益和作品版税全部放弃。晚年,他深感自己的信念与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几度想离家出走,实现过平民生活的理想。1910年的一天

9、晚上他坐上了去南方的火车,途中着凉得了肺炎,在一个车站下车,死在这个小站上。这位伟大的老人对儿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爱真理,非常地爱真理。”名人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社会关注,要合乎规矩,符合身份,稍不留神就会遭到非议。托尔斯泰的影响力很大,但却不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为声名所累”的感受比谁都深。7. 那么,“新的、更美好的启示”指的是什么?“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那里会变成“幸福的所在”。托尔斯泰生前精神饱受痛苦,希望死后在这样朴素的坟墓中灵魂获得安宁、幸福。8. 作者认为他获得了安宁、幸福吗?体现在哪里?获得了。墓地十分宁静,从文章写景部分可以体现出来。“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

10、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中用“风儿”“俯临”“和暖”“嬉戏”“温柔”等温情的词语,让人感到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位伟人安睡其中是何等幸福。同时,选取“夏天”“冬天”两个季节中的景物来装饰托尔斯泰墓,表明时间在行进中,让人感到一颗伟大的灵魂永恒不变,永世长存。9. 作者用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来进行比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通过对比衬托出托尔斯泰墓朴素中所蕴涵的不平凡。人物英名盖世,坟墓却平凡普通,在这个似乎不相称的统一体中,人们感受到心灵的震撼。10. 作者说托墓“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的感情”,从文中找出两个具体描写参观者这种崇敬之

11、情的句子。“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11. 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呢?因为人们从这里感受到托尔斯泰抛开名利的勇气,看到了他追求至善至真至美人生的愿望,看到了朴素的背后伟大宽阔的胸怀,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了托尔斯泰人格力量的影响力。五、课堂小结。尽管这是一个极普通、极朴素的墓地,但它和伟人高尚的心灵联结在一起,正是墓地外在的朴素与墓主人的伟大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感动了作者。作者又将自己被剧烈震撼的情感通过朴素的语言传达出来,多少情思、多少感慨,都包含在世间最美的坟墓平淡朴素的文字中,使文章的形式与内容、情感的表达与理性的思考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作者深切地歌颂了托尔斯泰不重名声、追求朴素自然的高贵品格。在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歌颂中,也体现了作者的价值判断最朴素,最动人。六、布置作业。每个人判断美的标准不尽相同,茨威格以朴素为美,托尔斯泰以拥有高尚的人格为美你又怎样看呢?请以我眼中的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4 /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