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Ⅰ卷高考理综物理、化学、生物试题解析.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26191116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全国Ⅰ卷高考理综物理、化学、生物试题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19全国Ⅰ卷高考理综物理、化学、生物试题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全国Ⅰ卷高考理综物理、化学、生物试题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全国Ⅰ卷高考理综物理、化学、生物试题解析.pdf(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 全国 卷高考理综物 化 生试题解析 1 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 光子能量在1 63 eV 3 10 eV 的光为可见光 要使处 于基态 n 1 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 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 为 A 12 09 eV B 10 20 eV C 1 89 eV D 1 5l eV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可知 基态 n 1 氢原子被激发后 至少被激发到n 3 能级后 跃迁才可能产生能量在1 63eV 3 10eV的可见光 故 1 51 13 60 eV12 09eVE 故本题选 A 2 如图 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 两个带电小球P 和 Q 用相同的绝缘 细绳悬挂

2、在水平天花板下 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 则 A P 和 Q 都带正电荷B P 和 Q 都带负电荷 C P 带正电荷 Q 带负电荷D P 带负电荷 Q 带正电荷 答案 D 解析 AB 受力分析可知 P 和 Q 两小球 不能带同种电荷 AB 错误 CD 若 P球带负电 Q 球带正电 如下图所示 恰能满足题意 则C 错误 D 正确 故本题选 D 3 最近 我国为 长征九号 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 这标志着我国 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 约为 3 km s 产生的推力约为4 8 106 N 则它在 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A 1 6

3、 102 kg B 1 6 103 kg C 1 6 105 kg D 1 6 106 kg 答案 B 解析 设该发动机在 ts 时间内 喷射出的气体质量为m 根据动量定理 Ftmv 可知 在 1s内喷射出的气体质量 6 3 0 4 8 10 1 610 3000 mF mkgkg tv 故本题选 B 4 如图 等边三角形线框LMN 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 固定于匀强磁场中 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 线框顶点M 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 已如导体 棒 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则线框 LMN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A 2FB 1 5FC 0 5FD 0 答案 B 解析 设每一根导体棒的

4、电阻为R 长度为L 则电路中 上下两路电阻之比为 12 2 2 1RRR R 根据并联电路两端各电压相等的特点可知 上下两路电流之 比 12 1 2II 如下图所示 由于上路通电的导体受安培力的有效长度为L 根据 安培力计算公式FILB 可知 12 1 2FFII 得 1 2 FF 根据左手定则可 知 两力方向相同 故线框LMN 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3 2 FFF 故本题选 B 5 如图 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 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 4 H 所用的时间为t1 第四个 4 H 所用的时间为t2 不计空气阻力 则 2 1 t t 满 足 A 1 2 1 t t 2 B

5、2 2 1 t t 3 C 3 2 1 t t 4 D 4 2 1 t t c K c OH 答案 C 解析邻苯二甲酸氢钾为二元弱酸酸式盐 溶液呈酸性 向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 钠溶液 两者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钾和邻苯二甲酸钠 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 导电性增强 邻苯二甲酸钾和邻苯二甲酸钠为强碱弱酸盐 邻苯二甲酸根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解析 A 项 向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两者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钾和 邻苯二甲酸钠 溶液中Na 和 A 2 的浓度增大 由图像可知 溶液导电性增强 说明导电能 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故A 正确 B 项 a点和 b 点 K 的物质的量相同 K

6、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不明显 HA 转化为 A2 b 点导电性强于a 点 说明Na 和 A 2 的导电能力强于 HA 故 B 正确 C 项 b 点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钾和邻苯二甲 酸钠 邻苯二甲酸钾为强碱弱酸盐 A 2 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溶液 pH 7 故 C 错 误 D 项 b 点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邻苯二甲酸 钾和邻苯二甲酸钠 溶液中c Na 和 c K 相等 c 点是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 得 到邻苯二甲酸钾 邻苯二甲酸钠 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则溶液中c Na c K 由 图可知 a 点到 b 点加入氢氧化

7、钠溶液的体积大于b 点到 c 点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则 溶液中 c K c OH 溶液中三者大小顺序为 c Na c K c OH 故 D 正确 故选 C 迁移 本题考查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试题侧重考查分析 理解问题的能力 注意正确分 析图象曲线变化 明确酸式盐与碱反应溶液浓度和成分的变化与导电性变化的关系是解答关 键 6 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 电池工作时MV 2 MV 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 电子 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 该方法条件温和 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 阴极区 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 2MV 2 2H 2MV C 正极区 固氮酶催化

8、剂 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NH3 D 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答案 B 解析由生物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可知 左室电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 MV 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 化反应生成MV 2 电极反应式为 MV e MV2 放电生成的 MV 2 在氢化酶的作用下与 H2反应生成 H 和 MV 反应的方程式为 H2 2MV 2 2H 2MV 右室电极为燃料电池的正 极 MV 2 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MV 电极反应式为 MV 2 e MV 放电生成 的MV 与N2在 固 氮 酶 的 作 用 下 反 应 生 成NH3和MV 2 反 应 的 方 程 式 为 N2 6H 6MV 6MV2

9、 NH 3 电池工作时 氢离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向正极移动 解析 A 项 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 该方法选用酶作催化剂 条件温和 同时利用MV 和 MV 2 的相互转化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故可提供电能 故 A 正确 B 项 左室为负极区 MV 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MV 2 电极反应式为MV e MV 2 放电生成的 MV 2 在氢化酶的作用下与 H2反应生成H 和 MV 反应的方程式为 H2 2MV 2 2H 2MV 故 B 错误 C 项 右室为正极区 MV 2 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MV 电极反应式为 MV 2 e MV 放电生成的 MV 与 N 2在固氮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 NH

10、3和 MV 2 故 C 正确 D 项 电池工作时 氢离子 即质子 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向正极移动 故D 正确 故选 B 迁移 本题考查原池原理的应用 注意原电池反应的原理和离子流动的方向 明确酶的作 用是解题的关键 7 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 如图所示 其中 W X Y Z 为同一短周期元素 Z 核 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 核外电子数的一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WZ 的水溶液呈碱性 B 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 Y Z C 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 D 该新化合物中Y 不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 C 解析由 W X Y Z 为同一短周期元素 Z 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 核外电子数的一

11、半可 知 Z 为 Cl X 为 Si 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 可知 Y 元素化合价为 3 价 则 Y 为 P元素 由 W 的电荷数可知 W 为 Na 元素 解析 A 项 氯化钠为强酸强碱盐 水溶液呈中性 故A 错误 B 项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 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则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 Cl S P 故 B 错误 C 项 P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磷酸 磷酸是三元中强酸 故C 正确 D 项 新化合物中P 元素化合价为 3 价 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 故D 错误 故选 C 迁移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注意分析题给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 利用化合价代数 和为零和题给信息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 8 硼

12、酸 H3BO3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广泛应用于玻璃 医药 肥料等工艺 一种以硼 镁矿 含Mg2B2O5 H2O SiO2及少量 Fe2O3 Al2O3 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 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 95 溶侵 硼镁矿粉 产生的气体在 吸收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滤渣 1 的主要成分有 为检验 过滤 1 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 3 离子 可 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3 根据 H3BO3的解离反应 H3BO3 H 2OH B OH 4 K a 5 81 10 10 可判断 H 3BO3 是 酸 在 过滤 2 前 将溶液pH 调节至 3 5 目的是 4 在 沉镁 中生成 Mg O

13、H 2 MgCO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母液经加热后可 返回 工序循环使用 由碱式碳酸镁制备轻质氧化镁的方法是 答案 1 NH3 NH4HCO3 NH 4 2CO3 2 Fe2O3 Al 2O3 SiO2 3 KSCN 4 一元弱酸 5 目的是将B OH 4转化为 H3BO3 并促进H3BO3析出 6 2Mg 2 2H2O 3CO3 2 Mg OH 2 MgCO3 2HCO3 7 母液加热分解后生成硫酸铵溶液 可以返回 溶浸 工序循环使用 8 高温焙烧 解析 1 根据流程图知硼镁矿粉中加入硫酸铵溶液产生的气体为氨气 用碳酸氢铵溶液 吸收 反应方程式为 NH3 NH4HCO3 NH 4 2CO3

14、2 滤渣 I 为不与硫酸铵溶液反应的Fe2O3 Al 2O3 SiO2 检验 Fe 3 可选用的化学试剂为 KSCN 3 由硼酸的离解方程式知 硼酸在水溶液中是通过与水分子的配位作用产生氢离子 而 三价硼原子最多只能再形成一个配位键 且硼酸不能完全解离 所以硼酸为一元弱酸 在 过 滤 2 前 将溶液pH 调节至 3 5 目的是将B OH 4转化为 H3BO3 并促进 H3BO3析出 4 沉镁过程中用碳酸铵溶液与Mg 2 反应生成 Mg OH 2 MgCO3 沉镁过程的离子反应为 2Mg 2 2H2O 3CO3 2 Mg OH 2 MgCO3 2HCO3 母液加热分解后生成硫酸铵溶液 可以返 回

15、 溶浸 工序循环使用 碱式碳酸镁不稳定 高温下可以分解 故由碱式碳酸镁制备轻质氧 化镁的方法是高温焙烧 9 硫酸铁铵 NH4Fe SO4 2 xH2O 是一种重要铁盐 为充分利用资源 变废为宝 在实验室中 探究采用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铵 具体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步骤 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方法是 2 步骤 需要加热的目的是 温度保持80 95 采用的合适加热方 式是 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 反应产生的气体需要净化处理 合适的 装置为 填标号 3 步骤 中选用足量的H2O2 理由是 分批加入H2O2 同时为了 溶液要保持pH 小于 0 5 4 步骤 的具体实验操作有 经干燥得到硫酸铁

16、铵晶体样品 5 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硫酸铁铵晶体样品所含结晶水数 将样品加热到150 时 失掉 1 5 个结晶水 失重5 6 硫酸铁铵晶体的化学式为 答案 1 碱煮水洗 2 加快反应速率 3 水浴加热 4 C 5 将 Fe 2 全部氧化为 Fe3 不引入新的杂质 6 因为 H2O2本身易分解 所以在加入时需分 量加入 同时为了防止Fe 3 水解 7 加热浓缩 冷却结晶 过滤 洗涤 8 NH4Fe SO4 2 12H2O 解析 1 步骤 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油污在碱性条件下容易水解 所以工 业上常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清洗 即碱煮水洗 2 步骤 需要加热目的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温度保持80 95 由于保持温度比较 恒定且低于水的沸点 故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 热水浴 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 物 硫化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 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为了防止倒吸可以加装 倒置的漏斗 故选择C 装置 3 步骤 中选用足量的H2O2 H 2O2可以将 Fe 2 氧化为 Fe3 且 H 2O2的还原产物为 H2 O 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故理由是 将Fe 2 全部氧化为 Fe 3 不引入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