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虫养殖现状及分析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6190147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卤虫养殖现状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卤虫养殖现状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卤虫养殖现状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卤虫养殖现状及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卤虫养殖现状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卤虫养殖现状及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卤虫养殖技术现状及影响因素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 陈义华指导教师 郑波摘要 文章主要介绍了目前世界上一些典型的卤虫人工增养殖模式,以及在极端条件下的孵化和养殖。 并对影响其产量的几个重要因素: 敌害、营养、种源、密度等做了详细地讨论。关键词: 卤虫 卤虫养殖 养殖模式 极端条件养殖The Present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of Artemia Culture Technology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some present typical Artemia cuture systems, and inc

2、ubation and breeding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 Several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yield, harmful- animal, nutrition, provenance , density was discussed in detail .Key words: Artemia; Artemia culture; aquaculture model ;extreme condition culture卤虫,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无甲目,盐水丰年虫科。卤虫分布极广, 遍布热带、亚热带、温

3、带的大约 500 多个自然盐湖和人工盐池中。作为鱼类育苗的良好饵料,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应用和重视,其蛋白质含量高达 60%, 且富含必需氨基酸、类胡萝卜素、鱼虾味觉诱引剂等1。尤其随着一些优质水产品的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对卤虫的需求量正日益扩大,对卤虫需要的时间要求也正从季节性变为全年性的需求。但是自然界中卤虫卵的产量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 产量很不稳定。1 养殖模式1. 1 日晒盐场卤虫增殖日晒盐场的盐池是卤虫重要的栖息地, 由于日晒盐场的管理主要考虑的是盐业生产的需要, 在日晒盐场的盐池中进行卤虫增养殖, 既要考虑卤虫繁殖的需要, 又要考虑增养殖措施对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在日晒盐场中增加卤

4、虫的产量可以通过以下措施:(1) 在盐池中接种优良卤虫品系: 在盐池中接种更适合于盐场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系, 可以提高卤虫的产量。 如在我国北方盐场接种耐低温和高盐的美国旧金山湾卤虫品系, 可以延长卤虫的生长周期和区域, 提高卤虫的产量。 (2) 施肥: 在不影响盐业生产的情况下, 可以在低盐度的盐池中通过施肥增加卤水中的藻类的繁殖, 来增加卤虫的产量。 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应严格控制, 以不影响盐的产量和质量为标准。(3)控制卤虫密度: 采取合理的卤虫密度, 减少盐池中的卤虫食物压力, 可防止由于饵料缺乏造成卤虫大量死亡的现象。1. 2 粗放式卤虫养殖 自上世纪 90 年代末, 由于卤虫卵较高

5、的价格,促使我国卤虫人工养殖得到迅速发展, 估计目前有3. 3 万 hm2 左右的养殖规模。这些卤虫养殖池主要是利用山东滨州、东营等地的广阔滩涂, 依地势挖掘而成, 有导水沟引入海水。 池子大小差别较大, 小到几百亩, 大到几千亩。 早春引入的海水在 4 月份蒸发至适合于卤虫生长的盐度在养殖季节通过不断引入海水调节由于蒸发而不断增加的盐度和补充营养。 这是一种粗放式养殖, 主要用来生产卤虫卵。在养殖过程中, 也可以通过泼洒鸡粪等有机肥和无机肥来增加养殖池中藻类的繁殖, 提高卤虫产量。2 这种养殖模式由于其养殖池面积一般比较大, 一些参数很难进行人工调控, 所以其产量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很大, 产量

6、一般在每公30kg60kg 之间。1. 3 半精养卤虫养殖 东南亚的泰国、菲律宾、越南是较早开展卤虫人工养殖的国家, 这些国家的养殖池一般是由盐池改造而成, 面积较小。 养殖单元分为藻类培养池和卤虫培养池, 彼此间相互独立。 首先, 在藻类培养池和卤虫培养池通过施肥培养藻类,然后在卤虫养殖池中以大于 20 个/ L 无节幼体的密度接种卤虫, 藻类养殖池不断向卤虫养殖池提供藻液, 为卤虫提供饵料。 藻类养殖池一般盐度较低, 通过定期施肥可以使单胞藻快速繁殖。 越南的卤虫养殖季节从当年的 12 月延续到来年的 5 月, 期间只接种卤虫一次, 主要以收获卤虫卵为主, 每季产量达80kg/ hm2。3

7、 越南是开展半精养卤虫养殖较有代表性的国家, 1982 年, 越南首次引种美国旧金山湾卤虫获得成功, 开始了其卤虫养殖的历史, 卤虫产量也从最初的几吨, 到目前的几十吨, 由于其很好地控制了卤虫的种源, 其卤虫卵质量被国际市场广泛认可。 近年来, 越南又将这种半精养模式作了改进, 既将单循环模式改为多循环模式,这种模式与单循环养殖相比, 克服了卤虫随世代增加, 卤虫卵产量下降的弊端, 产量提高 40%以上。2卤虫在极端条件下的孵化和养殖2.1夏季卤虫的孵化和养殖2.1.1冬季卤虫的孵化:由于在冬季水温极端低下,对水温要求为2830的卤虫孵化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对加温、保温条件要求较高。这时

8、,卤虫孵化可适时采取适当的降温;提高盐度,适当地延长孵化时间。来满足卤虫的孵化要求,同时又能解决冬天加热的困难。2.1.2 冬季卤虫的养殖:卤虫可以在低于25的水温条件下养殖,在水温差不超过8的范围内,在不同的水体中转换,卤虫的活力、成活率不受影响。根据此经验,我们可以把卤虫从孵化水温2224经分离后,可转换到20左右的水体中。如需要则每24小时换水一次,以保持卤虫的活力和成活率。42.2夏季卤虫的孵化和养殖2.2.1夏季卤虫的孵化:由于夏季水温较高,不加温即可满足卤虫的孵化要求,这时可适当降低孵化的盐度;缩短孵化时间。如果水温超过30,则可适当缩短孵化时间,具体情况,可视水温情况而定。2.2

9、.2夏季卤虫的养殖:在30或以上的水温条件下,对卤虫的活力及成活率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此时,应当采取冷水浴的方法,降低卤虫养殖水体的温度,使其维持在24左右,且每12小时换水一次。这样,即使通过三,四天的养殖。卤虫依旧保持很好的活力和很高的成活率。53 影响卤虫养殖产量的因素3.1 敌害 卤虫的敌害生物包括鱼、各种昆虫以及一些桡足类, 轮虫和纤毛虫则是它的食物竞争者。 可通过加筛网和提高盐度来限制它们的数量。 如果在养殖池中发现有大量的敌害, 可用拖网人工去除, 或使用各种药剂杀死它们。 例如, 可用尿素和漂白粉的混合物杀死鱼虾, 还有鱼藤酮、敌百虫等均可。6 此外, 一些涉水鸟也捕食卤虫成虫,

10、 可在浅水区安装驱鸟装置和网线来驱逐它们。3.2营养 水中营养主要指氮和磷, 其含量和组成决定了藻类繁殖的快慢和藻类的繁殖种类。 藻类生长需利用 NO- 3 和 NH+ 4 , 而自然系统中氮的流入完全依靠细菌降解有机物的生化过程和注入的富含氮的新鲜海水, 因此, 氮源的不足经常成为藻类繁殖的限制因子。 系统中的磷是以有机质的形式随新鲜水注入养殖池的, 而且有机质中的磷必须经细菌分解才能被卤虫利用。 池底的土壤中也含有大量的磷, 以 AlPO42H2O 或 FePO42H2O 的形式存在, 只有在缺氧、pH 低的条件下才可被释放到水中。7 事实上, 氮磷比才是卤虫养殖中最重要的因素, 因为它对

11、藻的繁殖种类起决定性作用。 有些藻卤虫能很好的消化, 如硅藻、一部分绿藻等, 而有些藻因个体太大或其它原因则不能被吸收, 如蓝绿藻、一部分绿藻。 因此, 可通过对 N:P 的调整来培育想要的藻种, 从而促进卤虫生长。3.3 卤虫种源及密度 接种是控制卤虫养殖种源和密度的有效措施,接种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卤虫品系。 第一要看这种品系的卤虫卵是否适合水产养殖的要求, 看是否存在卵径太大、特殊的滞育或孵化特性等问题。 第二要看在当地主要气候条件下这种卤虫品系能否达到最大生长量和较高的生殖量。 通常, 当以获得卤虫卵为目的时, 应首选卵径和无节幼小的品系; 当以获得生物量为目的时, 应选择生长速度快,

12、 以胎生为主的品系。 在养殖池中接种卤虫时, 应及时在一期无节幼体把它从孵化容器中转移到养殖池。8 因为这时的幼体最能适应盐度的突然变化。 养殖密度是由池中的营养水平和温度来决定的。 对大型日晒盐池来说, 一般选择 5 个/ L10 个/ L 无节幼体, 有时由于条件限制可能会更低。 对小型盐池, 采用高密度养殖养殖中卤虫密度过高会导致卤虫处于亚生存环境中, 如食物不足、氧耗增加等, 这可刺激卤虫进行卵生繁殖, 但同时也使卤虫生长缓慢, 达到性成熟的时间增长,怀卵量下降, 甚至达不到性成熟就死亡。9 低密度养殖可能增加胎生卤虫雌体的比例, 不利于卤虫卵的收获, 但更充足的食物又可使卤虫生长速度

13、加快, 怀卵量增加, 因此, 最后的收卵量不一定比高密度养殖低。以上讨论了一些影响卤虫养殖产量主要因素。当然, 这些因素应该是互相影响, 协同作用的, 因此在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获得高产。 参考文献1 P Lavens, P Sorgeloos. M anual on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livefood for aquaculture M .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the UN. 1996.2 P Sorgeloos, D A Bengston, W Decleir, E Jaspers. Artemi

14、a Re -search and Its Application J . Vol. 3. Universa Press, W etteren,Belgium .3 P Sorgeloos, P Dhert, P Candreva. Use of the brine shrimp,Artem ia spp, in marine fish larviculture J . Aquculture, 2001,200, 147- 159.4 P Lavens, P Sorgeloos. T he history , present status and prospectsof th e availab

15、ility of Artemia cysts for aquaculture J . Aquacu- lture, 2000, 181, 397- 403.5 马志珍。 世界卤虫增养殖业的现状J.国外水产, 1992, (1): 1- 7.6 马志珍, 陈汇远, 蔡生力, 等. 卤虫室外土池养殖试验初报 J .海洋水产研究, 1993, ( 14) : 7- 15.7 赵忠宪, 高玉芳, 任淑智, 等. 利用盐田卤水池大面积养殖卤虫的试验研究 J . 水产学报, 1995, 19( 2) : 127- 131. 8 P Baert, N T N Anh, Vu Do Quynh, N V Hoa, Increasing cystyields in Artemia culture ponds in Vietnam: the multi- cycle sys -tem J . Aquaculture Research, 1997, 18, 809- 814.9吕光俊. 盐度对卤虫孵化和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7,01:109-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