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5两极世界的形成新人教版必修1.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26188624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5两极世界的形成新人教版必修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5两极世界的形成新人教版必修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5两极世界的形成新人教版必修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5两极世界的形成新人教版必修1.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 二十五 限时 35 分钟 合格基础练 1 2018 广东学考 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 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 盟国 这里的 新敌人 是指 A 美国B 德国 C 苏联D 日本 C 二战结束后 由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的不同 苏联变成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手 故 选 C项 2 有学者指出 可以说 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 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 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 据此推断 美苏 冷战 对峙的原因是 A 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 B 美国与苏联国家利益的冲突 C 美国与苏联实力相当 D 美国与苏联意识形态的冲突 D 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 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

2、一总的战略方针的 指引下进行的 强调的是美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和对立 故D项正确 3 针对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 铁幕 演说 斯大林说 我认为这个演说是危险的行动 其目的是要在盟国中间散播纠纷的种子 使他们难于合作 这表明 A 英美达成反苏共识B 美苏关系已经恶化 C 盟国之间出现分歧D 冷战 对抗全面开始 C 题干材料提及丘吉尔的 铁幕 演说 只是英国单方面的行为 美国这时并没有与 英国达成反苏共识 故A 项错误 材料只是提及斯大林对丘吉尔 铁幕 演说的担忧 没有 体现美苏关系已经恶化 故B项错误 从斯大林的话中可以看出 铁幕 演说旨在挑拨反法 西斯盟国的关系 体现了反法西斯盟国之间出现了分歧

3、 故C 项正确 冷战 全面开始的 标志是 杜鲁门主义 的出台 不是 铁幕 演说 故D项错误 4 某西方学者说 直到美国觉察欧洲普遍不满与苏联的影响日益扩大的危险同时出现 时 它才被迫制定了 马歇尔计划 答应为大规模恢复 自由世界 的工业提供巨额资 金 该学者认为 马歇尔计划 出台的目的是 A 履行 北约 成员的义务 B 缓和两大阵营的紧张局势 C 对抗 华约 集团的冲击 D 扶持西欧国家和遏制苏联 D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与 欧洲普遍不满 和 苏联的影响日益扩大的危险 有关 因 此 D项正确 A C两与题干项时间不符 B项与题意不符 5 1949 年美国发起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其目的是 A 拉

4、拢东欧国家B 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C 军事上遏制苏联D 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 C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实行 冷战 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 其目的是遏制苏 联 加强对西欧国家的控制 故选C项 6 冷战 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 军事 经济 外交 文化 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 下列各项中 属于美苏 冷战 具体表现的是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北约的建立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 B C D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约的建立都是美苏 冷战 具体表现 故 正确 是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排除 所以答案选B项 7 第二次

5、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 美国是鲨鱼 苏联是老虎 二者虽然都很 凶猛 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 暂时不会兵戎相见 凯南评述的主要是美苏 A 都为超级大国B 进行 冷战 对峙 C 共同对付法西斯D 军事实力接近 B 由材料信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可排除C 项 由材料 暂时不会兵戎相见 可知 短期内不会发生热战 故B项正确 A项与材料无关 排除 D项只看到表面现象 未理解凯 南评述的实质 8 1962 年 在经过几天极度的紧张对峙之后 苏联退却了 肯尼迪对赫鲁晓夫作 出让步 调整美国一些驻亚洲的军事基地 同时答应不再进攻古巴 这次危机反映出 A 古巴是美苏对峙的主要阵地 B 两极格局下世界局势

6、的基本特点 C 世界格局呈多极化发展趋势 D 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局面被打破 B 由古巴导弹危机的最终结果可以看出 美苏双方相互妥协 避免战争 进行 冷战 故选 B项 9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 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1949 年 4 月 为实行集体 防御 美 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 冷战 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二有学者指出 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 断变化而受到撼动 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在 杜鲁门主义 的影响下 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 根据 所学知识回

7、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 结果如何 2 材料二中 在 冷战 下 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不会 受到撼动 简要 叙述 冷战 下的国际关系的典型事例 解析 第 1 问结合 冷战 的表现进行分析 第 2 问列举 冷战 阴影下的国际关 系的表现即可 答案 1 美国措施 实行马歇尔计划 成立北约组织 苏联的措施 组建华约组织 经互会 结果 两极格局形成 2 德国分裂 朝鲜战争的爆发 古巴导弹危机 越南战争等 等级过关练 10 战后欧洲经济支离破碎 为美国垄断资本主义提供了巨大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的广阔前景 美国就可以借加强其在世界的经济地位 奠定其引领世界的基础 实现其称霸 世界的野心 194

8、6 年某国这一报告的出台 A 揭开了 冷战 的序幕B 表明了与美矛盾激化 C 启动了马歇尔计划D 形成了两大集团对峙 B 依据材料的内容可知该国是站在与美国对立的立场发布该报告的 揭开 冷战 序 幕的是丘吉尔的 铁幕 演说 A项错误 该国应为与美矛盾激化的苏联 报告中出现了 商 品输出 称霸世界的野心 即是体现 B 项正确 C 项错误 两大集团对峙形成是在1955 年 D项错误 11 与 杜鲁门主义 相比 马歇尔计划 删掉 了 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 强 调 计划 的目标是 战胜饥饿 贫困和混乱 这表明 马歇尔计划 A 与 杜鲁门主义 手段相同 B 是更隐蔽的 杜鲁门主义 C 彻底颠覆了 杜鲁

9、门主义 D 与 杜鲁门主义 的目的不一致 B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 冷战 时期在经济领域采取的措施 与 杜鲁门主义 的目的 一样 就是要遏制苏联 遏制共产主义 删掉了 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 并不等于美国 不再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了 而是更加隐蔽了 故选B项 排除C D两项 杜鲁门主义 属于政治手段 马歇尔计划是经济措施 排除A项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 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 土耳其计划 后称杜鲁门主义 和欧洲复兴计划 即马歇尔计划 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 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B 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 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D 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

10、国家为遏制共产主义 稳定资本主义 对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 冷战 政策 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 冷 战 的组成部分 故选B项 13 1955 年丘吉尔指出 新式武器改变了国际关系 他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小国 的生存 而且也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 他断言 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 的过程 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 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 其观点的核 心是 A 核均势使世界相对和平 B 应该尽力缓和美苏关系 C 核武器使美苏对抗升级 D 英国应该大力发展核武器 A 丘吉尔的话意指当时的新式武器同时威胁了世界大国和小国 1949 年 8 月 苏联成 功爆炸了第一

11、颗原子弹 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在当时美苏 冷战 和对峙格局的情况下 谁也不敢轻易挑起大战 因此形成核均势下的和平 故A项符合题意 14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超级大国的行为往往像两个全副武装的盲人在一间屋子里摸着找路 每一个人 都认为对方使自己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 因为他认为对方能够看得很清楚 事实上 变化不 定 妥协 前后不一 才是决策的本质 但屋里的每一方都倾向于把对方看成是始终如一的 有远见的和一贯的 于是 时间长了 就是两个盲人也能造成巨大的伤害 更不用说给屋子 带来的损失了 基辛格 白宫岁月 材料二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两个 盲人 是如何互相伤 害的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 两个盲人 带来的影响 解析 第 1 问 可以从美苏 冷战 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政治 经济 军事方面的对抗 表现回答 第 2 问 图片信息主要是消极影响 积极方面可以从和平 经济 科技等角度概 括 答案 1 政治 美国提出 杜鲁门主义 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 苏联成立经济互助会 军事 美国成立北约 苏联成立华约 2 影响 冷战 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 导致地区动荡不安 但美苏两国势均力敌 避 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有利于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美苏的争霸也推动了战后科 技的迅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