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列 专题4正确使用词语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6188117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列 专题4正确使用词语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列 专题4正确使用词语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列 专题4正确使用词语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列 专题4正确使用词语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列 专题4正确使用词语教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列 专题4正确使用词语教案 新人教版.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4 正确使用词语【2010高考考纲解读】本专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使用得好不好)”。2010年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查能力为D级,即表达应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一考点涉及虚词、实词和熟语的运用三项,对实词的考查,则主要集中在辨析含有相同语素的同义近义词;对虚词的考查集中在关联词(连词、部分副词及部分介词)的使用上。【高考考点】考点1:单个实词语境式考查【例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女足姑娘昨日到达武汉,游东湖,爬磨山、逛江城闹市,赏江滩夜景,难得在大赛

2、前奢侈地偷得一日闲情。B.正是凭借坚忍精神,张骞打通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传教,郑和七下西洋,苏东坡吟唱“大江东去”,曹雪芹谱写“红楼”悲歌。C.我站在畦间的沟里四望,嫩绿的叶子齐整地一顺偃在畦上,好似一幅图案画,心中顿生一种不可名状的快感。D.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答案】D【解析】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含贬义。【专家点评】在语言环境中推敲、甄别单个实词的使用,它没有了近义实词分辨时的比照物,语境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做题时务必结合词语义与语境需要去认真琢磨。考点2:近义实词比较

3、式考查【例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最后 的情景。在休斯敦火箭队 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书的封面设计 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进行构思。A.时间 效劳 从属 B.瞬间 效力 从属C.瞬间 效劳 归属 D.时间 效力 归属【答案】B【解析】本体考察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三组词语分别侧重考查辨析词语含义、语气色彩、使用习惯。“时间”是概念的总称,也可以表示一段或某一点时间,“瞬间”指极短的时间,从“

4、被埋没前最后”可以看出,此处应是“极短的一段时间”,故为“瞬间”。“效劳”含有自谦语气,语句是以第三人称陈述客观事实,应为“效力”。“归属”一般不能与“于”连用,故此处应为“从属”。B项为本题正确选项。考点3:虚实并用混合式考查【例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方永刚既是“知者”, 是一个“行者”。他通过脚踏实地地 党的创新理论,使得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通过传播者知行统一的人格魅力更好地 出来。A也 躬身 体现 B更 躬行 发挥C更 躬身 体现 D也 躬行 发挥【答案】B【解析】“也”表示并列,“更”表示递进;本句中要突出方永刚是“行者”,所以用“更”。“躬身”,自身,亲自;

5、“躬行”,亲自实行。本句中显然要用动词,所以用“躬行”。“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发挥”,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本句中“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属于“能力表现出来”,所以选“发挥”。考点4:虚词填空主观式考查【例4】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头渡小镇精巧 秀丽,藏在一片狭长的山谷之中,一边是金佛山的主峰,一边是柏枝坡的山峦。 处于两个巨人的脚下, 让人感到的不是局促的压抑,而是一种舒缓的安定,像如歌的行板, 风吹雨打, 世事变迁, 在大山的怀抱中酣然高卧。【答案】而,虽然,但是,无论,无论,都。【解析】本文段的情

6、景性较强,有描写,有评论,表达方式富于变化。“精巧”和“秀丽”属于并列关系,所以应选用“而”,“处于两个巨人的脚下”和下文的“让人感到的不是局促的压抑,而是一种舒缓的安定”形成一种转折关系,所以应该选用“虽然但是”,三处总体构成了一种条件关系,只是此处属于条件部分的复合使用。考点5:混淆情感,褒贬不分【考点解说】熟语和其他词语一样,也有褒义、中性和贬义之分,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例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这项工程的设计人员决定改弦更张,重新设计,选择更为恰当的施工方案。 B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

7、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年轻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 C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D为防止有毒豆制品再次流人市场,有关部门迅速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查封加工窝点,堵住了生产的源头。【答案】B【解析】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含贬义。用在此句中感情色彩不当。考点6:叠床架屋,语义重复【考点解说】这种类型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而命题者却还运用包含这个意思的成语,从而造成整个句子叠床架屋的毛病,如不加细辨,就会发生误判。【例6】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

8、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B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解析】A “莘莘学子”就是“众多的学子”。“众多的学子”怎么又用“一个”搭配,删去“莘莘”。B句中“安步当车”有闲适的意味,此意明显与抢险队员们的紧张行动不符。考点7:谦敬错位,方向迷失【考点解说】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这些成语具有特定的“方向性”,如果在理解时忽视了这方面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例7】A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B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解析】

9、A“抛砖引玉”,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可以看出这个成语的主语只能是第一人称,因此上句中的成语运用是错误的。B“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虚心,心胸开阔,表示对人的敬意,犯了敬辞谦用的错误。考点8:不知本义,不明来源【考点解说】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例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B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

10、容发。 C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 【答案】D【解析】A项望文生义,“等量齐观”,是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的意思。应为“异彩纷呈”。B项张冠李戴,“间不容发”,是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应为“刻不容缓”。C项褒贬误用,“凤毛麟角”,是指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D项“喜出望外”的意思是,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考点9: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考点解说】成语的

11、含义是约定俗成的,由于缺反对成语意义的准确理解,仅从字面的意义来推测,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例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所创立。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友展。B今天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然而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有很高的声望,他所说的话不应无可置疑。C这真是大人不见小人怪,我犯了这点儿小错误,经理没有批评我,你倒挑起我的毛病来了。D王懿荣与“龙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把甲骨文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答案】A【解析】A项“薪尽火传”,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

12、地传下去。B项否定不当,“无可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前面加“不应”就把意思弄反了。C项弄错对象,“大人不见小人怪” 旧谓位高或有德者对位低或无德者的过错不见怪,语境中“小人”是自己,非“你”。D项望文生义,“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考点10:张冠李戴,用错对象【考点解说】熟语的含义有所侧重,适用对象范围也就不同。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等等。有些熟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果对其所表达的特定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和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例10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回到住

13、所,我饶有兴味地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庙小戏台的流云之响和绕梁之声。B在哈利 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C附庸风雅的人主观意图是为了装点门面,但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未可厚非。D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答案】D【解析】A饶有兴趣:很有兴味。B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C未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D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

14、或结合十分紧密。在本句中使用作“画面上各部分”不恰当,属于用错对象。考点11:忽视语境,不分范围【考点解说】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熟语还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熟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而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常常故意忽视语境,不分范围,造成考生的错误判断。【例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女足姑娘昨日到达武汉,游东湖,爬磨山、逛江城闹市,赏江滩夜景,难得在大赛前奢侈地偷得一日闲情。B.正是凭借坚忍精神,张骞打通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传教,郑和七下西洋,苏东坡吟唱“大江东去”,曹雪芹谱写“红楼”悲

15、歌。C.我站在畦间的沟里四望,嫩绿的叶子齐整地一顺偃在畦上,好似一幅图案画,心中顿生一种不可名状的快感。D.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答案】D【解析】在语言环境中推敲、甄别单个实词的使用,它没有了近义实词分辨时的比照物,语境的分析和范围的区别就显得尤为重要,做题时务必结合词语义与语境需要去认真琢磨。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含贬义。考点12:违情背理,不合逻辑【考点解说】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有些熟语的使用特别是成语的使用更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还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符合句意,似乎没有错误,这时不妨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来检查一下。成语误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