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181727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程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历史背景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军阀的统治日趋黑暗;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经济笫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这是根本原因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逆流2.概括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指导思想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阵地新青年活动中心北京大学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1)民主:政治民主: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

2、、权力制衡等。民主理念: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2)科学:含义:包括与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影响:科学知识逐渐得到普及,崇尚科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目标: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和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2)表现:陈独秀连续发表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一篇声讨旧势力的战斗檄文。(3)实质: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反

3、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明。4文化平民化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出现平民教育思潮;白话小说、散文大量涌现。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2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制度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3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4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1新文化运动的“新”(1)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激进派。(2)新基础: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

4、了经济基础。(3)新思想:指导思想,前期是西方民主和科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4)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突破口;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提出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5)新成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2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1)中国有史以来,还不曾有过像新文化运动那样敢于向封建势力挑战的思想运动,它打破了几千年的旧传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如果说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还是披着孔学的外衣去干“离经叛道”之事,而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派也未从正面去触动孔学的思想统治,那么这时的思想家是第一批自觉地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

5、的勇士。(2)新文化运动对许多中国人来说,特别是对广大青年,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3)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这一运动的发展,吸引了许多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学生,为迎接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做好了思想准备。主题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史料探究材料一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材料二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它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揭露了集权专制社会的“吃人”本质,“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

6、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1)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陈独秀等人进行了怎样的斗争?主要内容是什么?(2)结合所学探究,你同意材料中“狂人”的看法吗?提示:(1)发起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同意。新文化运动时期,为了宣传民主与科学,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猛烈批判传统文化,有利于新文化的传播。或不同意。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存在完全否定的倾向,对于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批判继承

7、的态度。归纳总结正确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用民主与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儒学旧道德基础之上的,摧毁专制制度的根基,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学和白话文,是传播民主与科学的载体,民主与科学正是凭借广大民众易于接受的白话文得到广泛传播。对点训练1晚清至民国,中国在外抗强权和内求变革的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先进中国人针对“传统文化的习惯势力”和“在这种制度和文化统治下的民众的种种弱点”提出了()A“师夷之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

8、学为用”C“民族、民权、民生” D“民主”“科学”解析:选D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倡导民主、科学,反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决定从思想上改变国民的愚昧落后,故D项正确。主题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史料探究材料一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但这毕竟是古老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实际上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

9、中国为“寻求自强”而进行的重要实践活动。分析这一实践活动没有使中国“醒来”的原因。(2)材料二所述具有“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这一特征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你对其有何认识?(3)材料中所述中国人的“西方梦”具有什么特点?提示:(1)洋务运动。原因:洋务派只是单纯地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没有认识到西方的先进有政治制度的保证。(2)新文化运动。认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但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及全面肯定西方文化的做法有很大的局限性。(3)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过程。归纳总结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

10、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3)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4)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对点训练2在文学革命之后的最初几年里,文学市场上充满了日记、书信和主要是自传体的作品全都是满纸的顾影自怜和自我陶醉,而且激荡着青春的放纵。这表明了当时()A文学的发展 B礼教的荡涤C个性的发现 D国民普遍觉醒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的文学市场的表现,并

11、不能体现出文学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对封建礼教的冲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全都是满纸的顾影自怜和自我陶醉,而且激荡着青春的放纵”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于人们的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使他们更加注重个性,故C项正确;D项说法过于绝对。考点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命题角度: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典题例析例1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解题思路答案D题组冲关1有学者说:“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批评孔子、反对孔教

12、、否定儒家纲常,其实并不是指向传统,而是针对现实。”材料中的“现实”是指()A宣扬科学知识的需要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C国人民主意识的提高D袁世凯执意复辟帝制解析:选D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掀起“尊孔复古”运动意图复辟帝制,这种情况下,新文化运动批判作为封建统治基础的儒家思想,故D项正确。2“凡举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行为,一尊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该文最有可能刊登在()A时务报 B中外纪闻C民报 D青年杂志解析:选D青年杂志从第二期起改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宣传民主与科学,故D项正确。考点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命题角度:

13、1.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2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典题例析例2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解题思路答案D题组冲关3在新文化运动过程中,古代文学艺术的大部分都得到了应有的推崇,特别是小说,白话文文学等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很高的评价。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新文化运动()A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B致力于古代文

14、艺的传播C为近代文学确立了规范 D具有借古为今服务特点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古代文学艺术得到推崇,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推动作用,故A项正确。4“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共有100多种科技期刊问世、创刊,其中大多是自然科学期刊。”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宣传科学的推动B中国科技事业全面发展的影响C辛亥革命后西方科技的引入D五四运动促进了国民思想解放解析:选A根据材料“1919年”“大多是自然科学期刊”,结合所学,1915年新文化运动大力倡导“科学”,故A项正确;“1919年”中国科技事业全面发展,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主要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故D项错误。课堂小结建通史20世纪初的中国之关键词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谱写思想解放的新篇章文化上(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提倡民主、科学,树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提倡新文学。(3)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