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 第35讲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180603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PPTX 页数:61 大小:6.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 第35讲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 第35讲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 第35讲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 第35讲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 第35讲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 第35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 第35讲(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第三册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 第35讲 百家争鸣 1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b 2 孔子 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c 3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 c 考试要求 内容索引 核心考点深化 讲重点 扣真题 命题视角聚焦 寻考向 找立意 课时跟踪训练 练规范 练速度 主干知识夯实 理主干 通考点 主干知识夯实 一 孔子和早期儒学 b 1 孔子 春秋时期儒学创始人 1 政治 核心是 礼 希望统治者 克己复礼 推行 德治 从 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注重政治与人事 对鬼 神敬而远之 2 教育 开创中国古代私

2、人讲学之风 主张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注重人的全 面发展 讲授课程以六艺为主 3 文化 整理 六经 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乐 后 来亡佚 成为 五经 他去世后 言论被编纂成 论语 仁 孔子的主要思想及相互关系 图图示解史 2 孟子 战国时期 亚圣 继承了孔子的学说 提出仁 义 礼 智四种道德规范 发挥孔子的 德治 思 想 提倡 学说 并提出 君轻民贵 的原则 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 的基础 3 荀子 战国末期 1 主要思想 强调 天行有常 指出人道有为 提出 的思想 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 礼 2 地位 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 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仁政 制天命而用之 性善论 强调扩充自己

3、固有的善性以完善人格 性恶论 强调用礼乐规范自 己 通过后天接受教育以完善人格 二者表面截然相反 其实本质是一致的 微点拨拨 4 孔子 孟子 荀子对儒学形成的贡献 c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 并发展了孔子的 德治 思想 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 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 他们对于儒家思想 的形成和发展都有重要贡献 二 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内容 影响 b 学派 代表 人物 主要思想内容影响 法家 思想 李悝 经济上 尽地力之教 政治 上 主张用严酷的刑罚确立起新 的政治秩序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 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 起到了重大作用 汉代以来 其 思想被吸收

4、到儒学 体系中 成为维护专制政权 的工具 商鞅 政治上 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按 军功授爵 加强 经济 上 奖励耕战 废除井田制度 中央集权 法治 法家 思想 韩非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法 术 势 合一 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主张加强君主集权 厉行赏罚 奖励 主张 事异则备变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 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 起到了重大作用 汉代以来 其 思想被吸收到儒学 体系中 成为维护专制政权 的工具 耕战 法治 道家 思想 老子 道 是世界的根本 朴素的辩证 法思想 幻想回到 的社会 崇尚自然 主张超越功利去 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对中 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庄子 把 道 作为最高的原则 宣传

5、与自然无为 提出 齐物 的观点 小国寡民 天道 墨家 思想 墨子 学说主旨是 交相利 还提出了 尚贤 尚同 节用等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主 张 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和逻 辑学方面 汉代以来 逐渐湮没失传 兼相爱 非攻 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 二者的范围不同 儒家的仁爱范围狭窄 且主张 克己复礼为仁 仍然讲究阶 级性 墨家的 兼爱 具有广泛性 不分等级贵贱 前者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后者代表了平民百姓的利益 概念阐释阐释 三 百家争鸣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义 c 1 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2 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3 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枝繁叶茂的时期

6、核心考点深化 考点一 百家争鸣 1 百家争鸣鸣 出现现的社会环环境 1 经济根源 生产力发展 井田制崩溃 出现了多种经济因素并存的局面 为学 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2 政治状况 周王室衰微 诸侯士大夫崛起 诸侯割据局面出现 社会处于大变 革时期 各国竞相礼贤下士 招揽人才 3 阶级关系 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复杂 代表不同阶级 阶层的思想家层出不穷 士 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 思想文化 学术下移 学在官府 发展到 学在民间 私学兴起 造成思 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2 百家治国焦点的争论论 1 人性善恶 孔子认为 性相近 孟子认为 人性善 荀子及法家认为 人 性恶 2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关于普通

7、的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 孔子提出 爱人 的主张 但讲求等级 墨子 提出 兼爱 的观点 即互敬互爱 不分等级 关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孟子从 人性善 的理论出发 提出了 君轻民贵 的观点 荀子从 人性恶 的理论出发 提出 君舟民水 的观点 3 人与自然的关系 荀子提出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老子认为人应顺 应自然 4 如何治国 孔子主张 德治 孟子主张 仁政 荀子主张用 仁义 王 道 施政 法家实行 法治 老子主张 无为而治 墨子提出 兼爱 与 尚 贤 5 在人生态度上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 强调社会责任 道家则主张 逍遥 的人 生态度 主张避世 强调超脱 3 诸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现实

8、价值值 1 儒家的 仁政 有教无类 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 对于调节人际关系 稳定 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 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 孔子等人的教育思 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 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 道家的 无为 思想主张顺应自然 对于增强环保意识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具有现实价值 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 法家的法治 变革思想对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法家的变革精神 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 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 墨家的 兼爱 非攻 尚贤 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 热爱和平 尊重人 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1 2018 11月浙江选考 马克思指出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

9、现的程度 总是取决于 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 讲求 耕 战 富国强兵 满足 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抓题眼 材料中 耕战 与 秦实现统一 是题眼所在 备选项中只有法家思 想同时满足题意要求 析错错因 儒家讲求 德治 道家主张 无为 墨家倡导 兼爱 尚贤 非攻 都不是秦国实现富国强兵的治国理论 故可排除A B D三项 直通高考 2 2018 4月浙江选考 2 先秦有思想家认为 凡入国 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 昏乱 则语之尚贤 尚同 国家贫 则语之节用 节葬 这体现了 A 民贵君轻的主张B 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

10、 克己复礼的思想D 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抓题题眼 国家政策应因实际情况不同而适时变化 使其更具实用性 针对性 是史料的中心大意 也是题眼所在 凸显功利性 找错错点 民贵君轻 克己复礼 精神自由 均与史料主旨不符 可排除 A C D项 答案为B 3 2017 11月浙江选考 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 有思想家针对 百家 异说 局面 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 私 偏爱 其所积 唯恐闻其恶也 倚其所 私 以观异术 唯恐闻其美也 其观点旨在表达 A 倡导独立思考精神B 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 C 吸收各家思想精华D 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 解析 私 偏爱 其所积 唯恐闻其恶也 倚其所私 以观异术 唯恐闻其美

11、也 出自荀子 意思是 他们偏爱自己平时积累的学识 只怕听到对自己学识的非 议 他们凭自己所偏爱的学识去观察与自己不同的学说 只怕听到对异己学说的 赞美 故答案为C 4 2017 海南高考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 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下列各项中 最接近这 一说法的是 A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不正 虽令不从 B 视天下犹一家 中国犹一人 C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D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解析 材料信息说明了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的思想 其身正 不令 而行 其不正 虽令不从 说明了修身的重要性 故A项正

12、确 考点二 先秦儒学的家国情怀和民本意识 1 先秦儒家思想家国情怀怀的内涵 1 仁爱思想 孔子主张 仁者爱人 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统治者要爱民 得民心 2 强调整体精神和群体意识 在儒家思想中 国家利益 社会利益 民族利益和 整体利益 都占有重要地位 3 提倡人伦价值 孔子强调 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欤 孟子主张 父子有 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 中的地位及其应尽的义务和权利 4 注重社会秩序 孔子主张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克己复礼 齐之以 礼 5 注重道德修养 追求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 儒家把 至善 作为最高的道德 境界 把 圣人

13、 作为最完善的理想人格 6 强调修养践履的重要 儒家认为修身 躬行是提高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因 此儒家关注现实政治 具有理性精神 2 先秦儒家的政治主张张 1 民本思想 出现的原因 继承西周 敬德保民 思想 生产力发展 劳动者地位提高在思 想上的体现 表现 孔子的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节用而爱人 孟子的民本思想 民 贵君轻 痛恨暴政和战争 荀子的民本思想 君舟民水 实质 古代儒家思想中的 民本 思想是以维护 君 为中心的 并不是以维 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 是一种维护统治的策略 认识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有其积极 合理的进步性特征 也有为统治阶级维护 其统治和利用民众的工具性特征 2 治国理念 儒家推

14、崇 人治 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 强调道德感化 实行 仁政 带有民本思想 即所谓的 王道 5 2016 10月浙江选考 先秦时期 思想家孟子主张 得其民有道 得其心 斯得 民矣 思想家荀子主张 君人者 欲安 则莫若平政爱民矣 他们的主张 A 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B 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C 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D 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直通高考 解析 孟子主张 斯得民矣 荀子主张 则莫若平政爱民矣 都强调施政为 民的积极性 故B项正确 观点1 民本理念是早期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材料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 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尚书 中说 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孔子主张 因民之所利而利

15、之 孟子认为民贵君轻 又称 左右皆曰贤 未可也 诸大夫皆曰贤 未可也 国人皆曰贤 然后察之 见贤焉 然后用之 荀子 中说 君者 舟也 庶人者 水也 水则载舟 水则 覆舟 问题 试归纳早期儒学的民本主张及对其本质的认识 新观点 新材料 新问题 答案 利民 民贵君轻 尊重民意 君舟民水 是早期民本思想的不 同内涵 但其本质上均是以维护君权为中心 并不是单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 发点 是一种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策略 观点2 先秦文化发展具有地域风格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 鲁国尚儒学 是儒学的发展基地 齐地学术较为庞杂 阴 阳五行学 道家之学 儒学都相当发达 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 三晋以法家 与游说之士为盛

16、 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 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 则以关 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问题 文化的地域性风格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答案 学术的地域性从本质上反映了社会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封闭性及政治环境 的分裂 是政治不统一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映 观点3 荀子礼法结合的国家治理观 材料 法者 治之端也 君子者 法之原也 故有君子 则法虽省 足以遍矣 无君子 则法虽俱 失先后之施 不能应事之变 足以乱矣 荀子 君道篇第十二 问题 荀子设想中理想的社会是怎样的 答案 由高素质或道德修养高的人 兼行德治 法治 礼法结合治理以实现理想 社会 命题视角聚焦 某思想家指出 威势独在于主 则群臣畏惧 威势分于臣 则令不行 故明 主之治天下也 法政独出于主 而不从臣出 春秋战国时期实践这一思想最成 功的地区是 视视角1 百家争鸣鸣的地域性 A B C D 123456 解析 据材料 威势独在于主 则群臣畏惧 威势分于臣 则令不行 和 法政 独出于主 而不从臣出 可知该思想为法家思想 属燕国 与材料意思不符 故A项错误 属齐国 与材料意思不符 故B项错误 属秦国 商鞅和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