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选修四 1.1 先师孔子 课件(2)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180580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岳麓选修四 1.1 先师孔子 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历史岳麓选修四 1.1 先师孔子 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历史岳麓选修四 1.1 先师孔子 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历史岳麓选修四 1.1 先师孔子 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历史岳麓选修四 1.1 先师孔子 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岳麓选修四 1.1 先师孔子 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岳麓选修四 1.1 先师孔子 课件(2)(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师孔子 课标要求 1 孔子的生平 2 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3 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 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结合课标和大家提出的问题 学习内容整理如下 1 深入学习孔子的思想内容 提仁爱又强调礼 2 理解孔子思想的影响 为何当时不受重视 却在后 世影响深远 3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一 走进孔子的时代 通过课前预习 请简要介绍一下孔子的经历 孔子 圣人 素王 有帝王之德而不居帝王之位的人 至圣先师 政治理论家 思想家 教育家 神坛之下的孔子 生于动荡乱世 他说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 少年好问博学 认为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中年办学授业 培养弟子三千 贤人七十二 晚年整编典籍 删编 诗 书 改定 春

2、秋 二 走进孔子的内心 即孔子的思想主张 核心 仁 礼 1 仁 含义仁者爱人 2 礼 含义克己复礼 仁 作为儒家的基本理念之一 已随 着儒家思想的流传和巩固渗入到了中华 民族的血脉之中 那么到底什么是仁 合作探究 仁 的思想内涵 1 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 颜渊 2 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 论语 颜渊 3 孝弟者也 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 学而 4 子曰 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倍 节用爱人 使民以时 论语 学而 5 子张问仁与孔子 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 恭 庄重 宽 宽厚 信 诚信 敏 勤敏 惠 恩惠 恭则不 侮 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阳货 结合材料说明 仁

3、包含了哪些内容 对自己严格要求 规范自己的行为 爱亲人爱朋友 统治者爱人民行仁政 仁还 是个人修养 仁 即为爱 子曰 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 焉得知 孔子说 如果居住在行仁道的地方是最好的 如果挑选不行仁道的地方居住 哪里还算得上聪明呢 子曰 苟志于仁矣 无恶也 孔子说 如果诚心立志实行仁德 就不会有使人厌恶的事情发生 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 孔子说 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慎重的去喜爱人 以上出自 论语 里仁 篇 子曰 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 论语 八佾 孔子说 做人没有仁爱之心 礼仪对他有什么用呢 做人没有仁爱之心 音乐 对他有什么用呢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论语 颜渊 要做到仁 全在于自己

4、 哪能靠别人呢 可见 仁 并非是一种外在的 当下摆在那里有待认识的现成 之物 仁 需要 人 来躬身亲行 另外 仁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成就 儒家文化历来注重的孝悌是要 在事父母兄弟的实际行为中达成的 父母兄弟是人生而有之 亦往往 常在左右的 孝悌就要求践行的长久与无间 不仅普通人如此 统治 者也一样 孔子说 如有王者 必世而后仁 论语 子路 意思 是 即使有一位圣明王者兴起 也必须经过三十年 30年为一世 时 间才能实现仁政 基于这种时间性的领悟 孔子亦更加注重对良好践 行活动的坚持 强调 不厌 与 无倦 再者 仁的这种无休止的履践 并不是没有终止的无限绵延 而 是有其 成 的 孔子说 有杀身以成仁

5、 论语 卫灵公 也就是 说 仁 是向死而成就的 仁 需要的是一种至死不渝的坚持 直到 生命的终止 或者说 生命不息 行 仁 不止 归纳总结 仁 的特点 1 本己性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论语 颜渊 要 做到仁 全在于自己 哪能靠别人呢 2 时间性 如有王者 必世而后仁 论语 子路 3 实践性 子曰 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 焉得知 4 未既性 孔子说 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卫灵公 综上 孔子的 仁 不单纯是简简单单的爱 仁 需要亲身当下 反复履践 仁 并非什么外在的教条 而是人的家园和归宿 仁 就是在这种无厌倦的履践行为中被展开和归 拢 开启和持有了 正是在这种坚持中 你的道德修养 渐渐升华了 孔子

6、仁 的思想充满智慧和哲理 可以一生受益 礼 的来源 子曰 殷因于夏礼 所损益 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 所 损益 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 虽百世 可知也 论 语 为政第二 子曰 周监 鉴 于二代 郁郁乎文 吾从周 引自 论语 八佾 不难看出 周礼是在继承了前代夏商礼仪制度的基 础上有所损益 慢慢形成的 礼 是一代一代的积累 下来的 吾从周 可以看出孔子赞同周朝的礼乐制度 所以 孔子的 礼 就是来源于周礼 孔子礼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1 克己复礼 礼 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 克己复礼 是孔子 礼 学思想体系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源 自 论语 颜渊 一章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 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7、 2 在 论语 阳货 中孔子说 礼云礼云 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 钟鼓云乎哉 礼 难道就只是玉帛吗 乐 难道就只是钟鼓 等乐器么 可见 孔子的礼学思想既继承了原有的外在形式 包括祭祀 军旅 冠婚丧葬 朝聘 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 也赋予了它新的内涵 合作探究 礼 的思想内涵 1 子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2 子曰 不知礼 无以立 3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 孔子回答说不要违背礼节 子曰 生 事之以礼 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论语 为政 4 礼记 乐记 中记载 乐者 天地之和也 礼者 天地之序也 和 故百 物皆化 序 故群物皆别 乐由天作 礼以地制 过制则乱 过作则暴 明于 天地 然

8、后能兴礼乐也 译文 乐所表现的是田地间的和谐 礼所表现的 是天地间的秩序 制礼超过分寸会造成混乱 作乐超过分寸会越出正轨 对于统治者来说 秩序与和谐是维护统治的重要前提 没有秩序 就会陷 入混乱 礼 包括哪些方面的内涵 1 个人修养方面的 礼 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 大哉问 礼 与其奢也 宁俭 丧 与其易也 宁戚 论语 八佾 林放问孔子礼的本质是什么 孔子说 你提的问题意义很大啊 就一般礼节仪式 来说 与其过分奢侈 宁可朴素节俭 就办丧事而言 与其在仪式上大操大办 不 如内心真正悲哀 子曰 恭而无礼则劳 慎而无礼则葸 x 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 泰伯 孔子说 只是恭敬而不以 礼 来指导

9、就会徒劳无功 只是谨慎而不以 礼 来指 导 就会畏缩拘谨 只是勇猛而不以 礼 来指导 就会闯祸 只是率直而不以 礼 来指导 就会说话尖刻 可见 孔子一直在强调 礼 不仅仅是语言 仪态 姿势等外在形式 他更加看 重一个人在个人修养层面是否符合标准 子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就是把 礼 作为自己本该自觉遵守之事 子曰 不知礼 无以立 不知道礼仪 就不能立身处世 2 家庭关系方面的 礼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建立的 因而孔 子极为倡导孝敬父母 恭兄友弟的这种浓厚亲情 论语 为政 里有这样一段话 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 什么是无违 即是指不违背礼节的要求 就是孝 也

10、就是说 要按照孝的礼仪来对待父母 那么什么样的礼仪是孝呢 另一人 子游就曾向孔子请教了这个问题 孔子答曰 今之孝者 是为能 养 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 孔子认为孝不仅是 要赡养父母 最为关键的是要敬父母长辈 懂得孝敬父母 做到 真诚尊敬 使父母在精神上能体会到欣慰 愉悦 可见 要做到 真正的孝 必须要有发自内心的敬爱之情 3 维护社会秩序的 礼 社会秩序其实也可以从家庭关系网向外扩展 只不过这种秩序涉及的面更广 如果说家庭关系要求的礼是更注重情感的 那么社会秩序的维护 就要求 礼 更具社会性 政治性 春秋时期许多思想家都非常注重礼 认为礼在社会甚至政治层面有极其重要的 作用 左传

11、僖公十一年 里写道 礼 国之干也 礼是这个国家的根本 是 使百姓品行端正的关键 国语 晋语 礼也写道 夫礼 国之纪也 国无纪不可 终 然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正是 礼崩乐坏 的时代 所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治理 国家这个问题很现实 也很急迫 而孔子认为 天下无道 的主要原因是 不知礼 和 违礼 所以孔子特别强调礼来规范民众 引导民众 子曰 导之以德 齐之 以礼 有耻且格 论语 学而 孔子说 用道德引导百姓 用礼制去同化他们 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 而且有归服 之心 归纳总结 孔子礼学思想的内涵 精神内涵 忠 孝 敬 信 义等 如果没有了敬 孝 忠 信 义等内涵 就不 称之为 礼 如何维护 礼 正名 的理

12、论 孔子礼学思想的核心除了 克己复礼 之外 另一重要 观点就是 正名 正名 理论是为了维护周礼的尊严 是 为了进一步贯彻亲亲尊尊的原则 用 正名 把当时混乱的 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 使人的所言 所行 所做能与 他的身份相符合 这多少带有一些时代局限的限制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足 刑罚不足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 君子名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 无所苟而已矣 归纳总结 礼 的特点 1 规范的等级性 君臣 亲尊 不可逾越 2 广泛的社会性 涵盖了从个人修养到家庭和谐 3 鲜明的政治性 礼是国家的根本 维护国家秩序 解决问题 仁 和 礼 的关系 克己复礼为仁 人

13、而不仁如何礼 仁 人际关系 礼 等级规范 有仁无礼 模糊尊卑 有礼无仁 激化矛盾 礼中有仁 仁中有礼 维护既贵贱分明又社会安定的 统治秩序 礼 是 仁 的表现形式 仁 是 礼 的最高境 界和实现途径 可见 孔子思想体系里的仁和礼 是互 为表里不可分割的 所以孔子提出爱 又是有等级的爱 孔子认为礼和仁要相结合 一方面依 礼 有严格 等级和上下尊卑界限 另一方面 依 仁 使人人有爱 心 能够推已及人 这种有等级之分但不过分对立 有仁爱之心但仍有差别的温情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 中庸思想 孔子的思想主张 中庸之道 实现仁和礼的方法 中庸 即 无过 无不及 其核心是强调和倡导 适度 与 和谐 孔子说 质胜

14、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论语 雍也 文章的文采和内容要相当才比较好 质朴的内容胜过了文采就会粗野 文采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 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也可以引申 意译为 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 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 浮 恰当的性情与礼仪 才是君子该有的样子 孔子在评价一首诗的时候 说情感的表达应该保持 乐而 不淫 哀而不伤 论语 关雎 他说 师 子张 与商 子夏 在性情上面 子张有时 候会稍微过头一点 子夏有时候会有不足 不及 过和不及 都不好 都没有达到中正的标准 孔子的性格是 温而厉 威而不猛 孔子的中庸思想 不仅仅是方法上的适 中 也是生命的品质和智慧的圆通

15、它昭示 了德行与德性的一致 无过无不及 使你逐渐改变个性之中的 偏颇 把个性情感上升为普遍的道德情感从 而获得一种情感和行为的合适感 一方面 孔子生活在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政在大夫 礼崩乐 坏的失序时代 又出身于素有 礼仪之邦 之称的鲁国没落贵族家 庭 面对臣弑君 子杀父 少凌长 庶废嫡的错乱状态 孔子希 望仅以礼和乐来维护统治 靠道德的力量进行自我约束 是软弱 无力的 远远达不到秩序与和谐的目标 另一方面 施行礼乐还要适度 不偏不倚 恰到好处 这就 更加难了 适度很难有客观标准 现实情况也千变万化 这就给 施行者提出了高难度的课题 子曰 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 孔子说 中庸作为一种道德 该是

16、最高的了吧 所以 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不大受欢迎 恐怕并不是偶 然的了 孔子的思想 1 仁 仁者爱人 2 礼 克己复礼 3 德 为政以德 子曰 子曰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 共 拱 之 共 拱 之 孔子的思想主张 教育思想 一 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 冲破了 学在官府 的限制 传播和普及了文化知识 造就了一批 英才 二 积累和总结了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 教学方法 教育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当仁不让于师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 不善者而改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孔子的教育理论 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评价历史人物 所谓评价历史人物 就是指按照一定 的价值标准 结合所处的时代 对历史 人物功过是非进行判断的过程 评价人物的标准 1 是否满足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是否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2 比前人提供了哪些进步的东西 对后人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3 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脱离其所处的时代和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