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B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093241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B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语文B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语文B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B模拟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B模拟试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大学语文B 模拟题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1、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为_ 风骚_,诗经开创了_赋与兴_三种艺术创作手法。2、大学的“八目”是指_格物_、致知、诚意、正心、_修身_、齐家、治国、_平天下_。3、刘义庆的_世说新语 和_干宝_的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与志怪小说的代表作。4、明代伟大的戏剧家 汤显祖 创作的牡丹亭,与其另外三部传奇作品紫钗记、邯郸记和 南柯记 ,合称为“ 玉茗堂四梦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诗经蒹葭是一首( D )A、征战诗 B、思妇诗 C、送别诗 D、爱情诗2、楚辞作为一部诗歌总集,为西汉时期的学者_所编

2、。( A )A、屈原 B、宋玉 C、刘向 D、司马迁3、古诗十九首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 A )在东汉末动乱的社会环境中不安的生活和苦闷的心情。 A、中下层文士 B、劳动人民 C、思妇游子 D、女性4、被王国维称赞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的作品是( C )A、西厢记 B、红楼梦 C、窦娥冤 D、三国演义5、小说金锁记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 D )的心灵变迁历程。A、翠翠 B、陈白露 C、张爱玲 D、曹七巧 三、判断题(对打错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诗经又叫诗三百,它共收有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305首歌谣。( )2、屈原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我国第一位

3、有稽可考的诗人。( )3、鲁迅追忆旧事的散文集是朝花夕拾。( )4、明代的四大奇书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和西游记。( )5、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实际上写伤春及男女之事。( )6、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盛唐边塞诗人高适的代表作。( )7、北岛、顾城、舒婷是象征诗派的代表诗人。( )8、“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欧阳修、韩愈,宋代的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 ( )9、绝对信号以十分新鲜的戏剧形式,突破了传统戏剧的叙事结构,构建了一个主观化的时空结构,把人物置于现实、过去和虚幻的平台上。( ) 10、中国现当代诗歌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其主体是用白话写作、以打破旧

4、诗词格律为主要标志的新诗。( )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简述艾青诗作北方中“土地”意象的意蕴。 答:“土地”意象在北方中有着双重意蕴。首先,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北方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诗人坚信已经习惯苦难.有着顽强生命力的人民一定可以在抵御侵略的战争中获胜。其次,“土地”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劳动者的崇敬和热爱,因为这片贫瘠而伟大的土地孕育了他们顽强.坚韧,不向困难低头的高贵品质。2、简述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的代表意义。 答: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明朝重

5、“理”,往往压制人性,抹杀了青春对爱情的渴望,很多女性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牡丹亭就是通过杜丽娘这个角色的青春觉醒来张扬个性解放,肯定追求爱情自由的合理性。因此,杜丽娘这个角色是全剧的最大亮点,作者的思想通过这个角色的生生死死体现出来;作者对礼教的控诉.对“理”的不满也是通过杜丽娘之口唱出来。五、论述题(14分)1、论述前赤壁赋中情景理三者融为一体的艺术手法。 本文做到了景.情.理三者的有机统一,融为一体.密不可分。这篇文章虽从记游写起,文章开头也一一交待了时间.地点.事由和人物,其实重点并不在记游,而是在辩论人生意义。文章第一段描绘秋景,写“清风徐来,微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

6、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画一般的优美景色是为了引出作者感情来的,因景而生乐。作者不仅因景生情,而且借景寓理,用风.月.水这自然景物来为议论.说理部分铺垫。在第二段里客人的议论就用“羡长江之无穷”来扣住第一段的“水”,用“抱明月而长终”来扣第一段的“月”,用“托遗响于悲风”来扣第一段的“风”。这样就把一种虚无消极的人生观,借助于具体现实的景物,形象的表现出来。第三段,苏轼反驳一开始就用“客亦知水与月乎?”用水和月就近设喻,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事物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的道理。文章最后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知足长乐的人生态度。全文议论部分使自然景物具有了微妙的哲理和深厚的意蕴。写景部分使人生哲理呈现出生动可感的形象。这就是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统一。不仅有诗情画意之美,更有理趣之美。六、作文(40分)题目:说“公平正义”要求:1、写一篇议论文。2论点清晰,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文笔流畅,文面整洁,600字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