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物理试题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078621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物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物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物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物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物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物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物理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西城区2016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物理2017.1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A卷【物理1】(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某位科学家开创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 C牛顿D爱因斯坦2F = 10N,若把F分解为两个分力,则下列哪组力不可能是F的两个分力A10N,10NB20N,20NC3N,6ND5N,6N3如图所示,用光电计时装置可以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

2、滑块上的遮光板的宽度为3.0cm,遮光板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11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A0.27m/s B27m/s C0.037m/sD3.7m/s4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为11m/s,经2s速度变为5m/s,则物体的加速度为A3m/s2B-3m/s2C6m/s2D-6m/s25胡克定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于1678年发现的。实际上早于他1500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经学家和教育家郑玄就提出了与胡克定律类似的观点,他在为 “量其力,有三钧”作注解时写到:“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驰其弦,以绳缓擐之,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郑玄的观点表明,在弹性限度内A弓的弹力与

3、弓的形变量成正比B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成反比C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D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的平方成反比A6如图所示,在竖直光滑墙壁上用细绳将球挂在A点,墙壁对球的支持力大小为N,细绳对球的拉力大小为T。若其他条件不变,只缩短细绳的长度,则AN增大,T减小 BN减小,T增大 CN增大,T增大 DN减小,T减小7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速度一定为零B物体受到的合力不变,速度一定不变C物体受到的合力越大,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受到的合力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8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通过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来探究超重和失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蹲过程中人始终处于超

4、重状态B起立过程中人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下蹲过程中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D起立过程中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图5-2v0vtB0vtC0atD0tA9一雨滴从空中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落下,若雨滴下落过程中所受重力保持不变,假设空气对雨滴阻力随其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则下图所示的图像中可能正确反映雨滴整个下落过程运动情况的是OatBOvtDOvtCOatA10如图所示,将一小钢球用细线悬挂在汽车的顶部,汽车在运动过程中,钢球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由此可知道A摆线的拉力B汽车的加速度C汽车的运动方向D汽车的速率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

5、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1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位移B速率 C时间D加速度1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为v1,经过t时间后速度变为v2, 位移为x,则A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B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C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是D这段时间内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一定是13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4N。以下判断正确的是F2F1A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可能不为0B若撤

6、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一定为0C若撤去F2,则木块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可能不为0D若撤去F2,则木块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一定为014从水平地面竖直上抛一小石块,石块两次经过距地面15m的同一位置所用时间为2s,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则A石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 B石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mC石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20m/s D石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m/sABF15如图所示,木块A质量为1kg,木块B的质量为2kg,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最大静摩擦力为1N,B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1,用水平力F推B,要想让A、B保持相对静止,F的大小可能是A1NB4NC9N

7、D12N三、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 分,共20分。)16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SI)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量,它们的单位米(m)、千克(kg)、秒(s)为基本单位。由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例如速度、加速度、力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我们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请你简要说明“牛顿(N)”这个导出单位的推导过程:_。17描述物体的运动,可以考虑问题的方便,而任意选择参考系。不过,确定运动和力关系的牛顿运动定律,却不是对任何参考系都成立的。例如,在一节火车车厢内有一个光滑的水平桌面,桌上有一个小球。旁边的乘客观察到,如果火车在水平铁轨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8、小球在桌面上保持静止。如果火车做加速直线运动,小球就会由静止开始向后运动。根据这一实例,请你简要说明牛顿运动定律对什么参考系是不成立的:_。18物体自由下落,经过A点时的速度是5m/s,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15m/s,g取10m/s2,则物体从A到B所用的时间是_s,A、B两点间的距离是_m。19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出一个点)研究做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图1所示为该同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部分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迹未画出。图2OBBDDFFHHJJL图1x2x3x4x5x6x1OABCDEF为研究小车的运动,此同学用剪刀把纸带上OB、BD、DF等各段纸带剪下,将剪

9、下的纸带一端对齐,按顺序贴好,如图2所示。简要说明由图2怎样判断此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_。20第19题图1中的x1=7.05cm、x2=7.68cm、x3=8.31cm、x4=8.94cm、x5=9.57cm、x6=10.20cm,则打下点A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m/s2。(以上结果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论述、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3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1(8分)在滑雪场的坡道上,小明由静止开始下滑,经40s他的滑行速度达到5m/s。若小明在

10、坡道上的运动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2)在40s内下滑的距离。22(8分)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m。已知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g=10m/s2,求:(1)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2)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大小。23(14分)如图所示,一倾角 = 37的足够长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个物体以v0 = 12m/s的初速度从斜面上某点处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 8.0m/s2。已知重力加速度g= 10m/s2,sin3

11、7= 0.6,cos37= 0.8。(1)求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时间; (2)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若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请分析说明,该物体运动到最高点后,是停下来还是向下运动? v0B卷【学期综合】(20分)24本题有、两个小题,每位考生只需自主选做其中一个小题。(4分)竖直升降电梯的箱状吊舱在匀速上升的过程中,舱顶有一个螺钉脱落。已知吊舱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则这个螺钉从舱顶落到地板所需时间是_。(4分)在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我们运用了“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研究方法。用同样的方法研究“竖直上抛运动”,可以得到其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为:_。25(6分)用图1所示

12、的装置可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砂桶 纸带图1垫块 小车打点计时器根据某次实验数据,用v-t图像求小车的加速度。如图2所示,在v-t坐标系中已标出6个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请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线,并利用图线求出小车此次运动的加速度a =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t/sv/(ms-1)图200.10.20.30.40.51.00.20.40.60.826(10分)用第25题中图1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某同学提出了如下两个问题,请你帮助他一起分析、解决。(1)“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F近似等于砂和桶所受的重力mg”是有条件的。若把实验装置设想成如图3所示的模型:水平面上的小车,用轻绳跨

13、过定滑轮使之与盛有砂的砂桶相连。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砂和桶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摩擦阻力与空气的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F;mM图3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分析说明,当满足什么条件时,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F近似等于砂和桶所受的重力mg?(2)在研究a与M的关系时,已经补偿了打点计时器对小车的阻力及其它阻力。该同学以小车加速度的倒数为纵轴、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为横轴,作出-M图像,并做出如下判断:若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验证a与M成反比。请你分析论证该同学做出以上判断的理论依据是否正确。北京市西城区2016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7.1A卷(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ABACDDC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题号1112131415答案ADABCBCACAB三、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根据牛顿第二定律,1N=1kgm/s217非惯性系(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