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061182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树的牧羊人 学习内容13植树的牧羊人 第1学时学习目标1.抓住作者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与景物的变化,把握文章线索。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运用议论深化主旨的写法,分析和理解人物形象特点。3.细心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感悟主人公朴实真挚的善念与执着的精神。学习重难点抓住作者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与景物的变化,把握文章线索。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 课前先学1.查找作者的相关信息并摘抄重要的记下来。2.摘抄本文中的重要词语,不认识的查字典标上音。3.概括课文内容,初步体会牧羊人的精神。4.默读课文,标出段落层次,画出你最欣赏的几句话。5.写下你预习过程中的困惑。二、预习展示1.读文展示2.

2、组内交流存在的疑惑三、课堂自学1.初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1)课文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 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 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牧羊人的情况高原的情况初遇牧羊人再逢牧羊人最后一次见(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为什么以此为线索?2. 人物形象分析。找出课文中直接描写牧羊人的语句,并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_的人,从_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示例:他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人,从“三年以来,他一直 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中可以看出。“三年”“一直”突出时间 之长、坚持之久,联系后文,我们可以知道,他这一坚持就是 三十多年,一

3、直是“一个人”,这就好像是一个人的朝圣,没有 人帮助,没有人相伴,他就为了一个朴素的愿望坚持着。四、交流展示1.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展示2.课堂小结五、反馈检测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废墟()干涸()坍塌() 戳()酬劳() 流淌() 帐篷() 水渠()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我在倒蹋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2)第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了。()(3)以前那种猛烈而干躁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4)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逢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3请你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填写相应的成语。(1)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_(比喻追究底细),恐怕谁也解释不清。(2)自

4、从开渠引水之后,从前的_(贫瘠荒凉不长庄稼的地方)就成了肥沃的良田。(3)他是一个_(充满正气,不吝啬)的人,总是会想尽办法帮助其他人。4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B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C在我1913年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D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B他添置了大约100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D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

5、上飘扬。6请你结合本文的内容,仿照下面句式续写一句话。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教师撒下的智慧的花朵;_ _。学习反思:学习内容13植树的牧羊人 第2学时学习目标1.抓住作者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与景物的变化,把握文章线索。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运用议论深化主旨的写法,分析和理解人物形象特点。3.细心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感悟主人公朴实真挚的善念与执着的精神。学习重难点抓住作者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与景物的变化,把握文章线索。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二、 课前先学1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关的同语。(1)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2)不声不响,很少说话。比喻人性格内向。 (

6、)(3)追究底细,寻根究底。 ( )(4)不长草木的地方。(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更正。(1)如果他康既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 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 )(2)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银。( )(3)他靠一个人的体力和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州。(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是( )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C.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D.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

7、水吧!4.本文记叙了一个牧羊人的故事。1913 年6月我”第一次到这里旅行,满目尽是 景象。在“我”找水时,邂逅了一个牧羊人,并在他的小屋留宿,知道了他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又踏上了“ ”,得知牧羊人已改 为,除橡树外还种了 ,在这里“我”竟然看到了溪 水。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 这里重新 ,变得 。5.画出文中作者对牧羊人评价的语句并思考它们的内涵。二、预习展示1.组内互改。2.组内交流存在的疑惑三、课堂自学1.研读课文,学习对比手法。从文中勾画出前后对比的句子或段落,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示例:(1)“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

8、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素衣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一眼望去”“到 处“无边无际”直接突出了荒野的辽阔,“走了三天”“终 于”则通过“我”的行走时间间接表现荒野的无边无 际。“光秃秃”“稀稀拉拉”表现了原野的荒芜。(2)“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 毛桦树林就是证 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以前“一眼望 不到边”的是荒野,而现在则变成了有我肩膀那么高 的山毛桦树林,可见牧羊人用自己的坚持改变了荒 野的面貌。通过这样的前后对比,写出牧羊人的行 为对荒野的改变,更具震撼力。刻意找出描写同一事物的句子,分析这样描写的好处并进行前后的对比,感受个人力量

9、给荒原带来的巨大改变。2.表达交流,感悟人物情怀。荒原的巨大变化是牧羊人的一双手带来的,通过朗读,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呢? 试用一两句议论的话来表达。示例:一个人,一双手,坚持了三十多年,挽救了一个荒野,给一万多人带来了幸福。牧羊人用自己顽强的毅力、辛勤的劳动、执着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上帝才能做到的奇迹。3.作者是怎么评价牧羊人的呢?请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对表达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1)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2)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3)每当我想到这个老人

10、,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 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文章夹叙夹议,叙议结合。首段的议论起到了总领全文、点题的作用,并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中间的议论把老人这一个体形象上升到“人类”的层面,赞颂了人类所具有的创造力量;结尾的议论既照应开头,又给主人公以高度评价,立意深远,使文章主题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给人以深刻 的启迪。4.赏析文中优美的语句。四、交流展示,拓展延伸1.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展示2.课堂小结3.拓展延

11、伸:我身边的“种树人”。牧羊人在荒凉的高原上种下了树种,也种下了希望,他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改变了高原的面貌。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种树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昕说过这样的人吗? 试写一段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五、反馈检测阅读文章“第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2“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指的是什么。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4说说你对“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一句话的理解。学习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