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2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042247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2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2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2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 课前预习知识准备一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笑嘻嘻() 嗅觉( ) 匿笑()祷告( ) 沐浴( ) 花瓣()2、释义:匿笑: 沐浴:祷告: 嗅:3.通过认真听朗读录音,初步掌握课文朗读的重音、语速、语气、语调、节奏、感情。通过三次嬉戏的回答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教材助读二1.泰戈尔: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代表作: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金色花:印度佛教圣物,印度圣树上的花,美丽纯洁,开金黄色碎花。预习自测三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沐浴()祷告(

2、 ) 倘若()惊讶()2、金色花作者是_(国名)文学家_(姓名)3、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课中探究学始于疑一一、倾情读,抒情感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揣摩:这几个句子如何读?1、孩子,你在哪里呀?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3、我不告诉你,妈妈。二、这首诗写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与妈妈捉迷藏,从而构成一组组甜美动人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让我们感受到

3、了真挚的母子之爱。下面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边读边思考:第一节,写孩子变成一朵金色花,非常得意、骄傲。接下来调皮的孩子对妈妈做了哪些事?1.指名读第二节,概括孩子对妈妈做了什么事?孩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朗读第三节,在妈妈做祷告时,我为妈妈做了什么?闭目想象:此时的妈妈的美,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受?3.指名读第四节,思考,妈妈读书时,我又做了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4.黄昏时分,我落到地上做什么?质疑探究二探究点1:文本探究1、 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 )2、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 。母亲读书时- 。母亲去牛棚时 。)

4、3、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孩子: 。母亲: 。)探究点2:综合探究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3、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4、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我的知识网络图三 金色花 母爱 纸船当堂检测四一、根据拼音写汉字。1do( )告 2罗摩yn( )那3wng( )弃 4po( )下二、填空。金色花的作者是_(国家)诗人_,他曾在1913年获_奖。【省以致善】课后训练阅读探究(一)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x( )(

5、 )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n( )笑,却一声儿不响。1 根据拼音写出填空中的汉字,并辨析这两个词的作用。2“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和“孩子,你在哪里呀?”这两个疑问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3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二)阅读冰心的繁星完成下列问题: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1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_、_。2诗中用_、_、_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3

6、这首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_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第二课时:荷叶 课前预习知识准备一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注音释义。1、给加粗字注音:并蒂 姊妹 莲蓬 菡萏攲斜 荫蔽 白瓣儿 徘徊 2、释词:繁杂 遮蔽教材助读二走近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冰心生长在一个优裕而温暖的家庭里,她选择了“思想的

7、”人生作为自己讴歌的对象。因此,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歌颂就成了冰心作品的主旋律。预习自测三1、给加粗字注音: 菡萏( ) 攲斜( ) 并蒂( ) 姊妹( )2、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 ),原名( ),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 、 等。课中探究学始于疑一一、听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荷叶 母亲莲花 送莲(眼前)写景 赏莲(回忆)荷叶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眼前)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 雷雨越下越大时的红莲被荷叶覆盖时的红莲母亲由景入情,深情赞美母亲抒 情二、了解散文诗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分组讨论,小组合作交流)、文章的2、3两段交代八九年前的往事的作用是( )A、说明我喜欢莲花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8、。B、抒发自己对故乡园院中红莲的思念之情,借以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怀恋。C、写一段趣事,丰富文章的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D、借祖父的话暗示“我”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主题的揭示设下伏笔。、这篇散文诗哪个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由这个画面联想到了什么?因此荷叶就是,荷花就是。作者想要借此抒发什么样的感情?质疑探究二探究点1:文本理解1、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2、为什么46段中作者情绪的变化总是和花的处境的变化呼应着?作者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3、文章本是写母亲,但又写了荷叶。试说说写了荷叶和不写荷叶对表现母亲形象的影响。4、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探

9、究点2:综合探究体会作者的情感,回答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归纳)1、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 )2、全文的文眼是 (文眼: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揭示全文的主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常是议论抒情性的文字。)3、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 。作者是借助哪种具体形象来歌颂的? 。4、这种写法叫什么?( )我的知识网络图三荷叶 由景入情 深情颂母 母亲当堂检测四1、请仿照课文,以具体的形象作喻,来完成下列句子。母亲,如果我是,你就是,。母亲,如果我是,你就是,。1、 请在“生活”、“幸福”、“爱心”中任选一词,并以词为中心,扩展成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课后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