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复习题目.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978480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学复习题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题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题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题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题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学复习题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学复习题目.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BY:浮生若梦一、名词解释:( 5* 4 )1、公共政策:所谓公共政策就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它具体地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2、社会问题:所谓社会问题是社会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各种各样需要解决的社会矛盾;也可以定义为某种条件或环境,这种条件或环境引起社会上某一部分人的需要或不满足,并为此寻求援助或补偿。3、政策环境:p69所谓公共政策环境就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与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部分。4、政策目标群体:公共政策目标群体,泛指那些由于政策的强制性而必须

2、对其自身的行为模式重新进行调适的群体,又称政策对象。 5、政策问题:所谓公共政策问题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实现一定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而经过一定的渠道和途径反映到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制定和执行某项政策才能加以解决的一种客观的社会状况。6、公共政策规划:所谓公共政策规划是指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而对政策方案进行设计、比较、选优,并进而制定出政策的活动。7、公共政策合法化:所谓公共政策合法化是指公共政策制定具有体现国家意志和利益的特点,同时公共政策制定总是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定范围内进行。8、公共政策执行:p139霍恩认为,政策执行指公众或团体为了致力于先前政策决定所设立的政策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各项行动

3、。这些行动可以归结为两大要项:一是将政策转化为可运作的努力,二是为了实现政策所确定的目标而作出持续的努力。所谓政策执行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9、政策实验:所谓政策实验主要指党政机关为了验证其决策的正确性、可行性,并取得实施决策的具体方案,而在其所辖范围内的若干单位进行的局部性决策实施活动。10、公共政策评估:p164广义上讲,公共政策评估是指对政策运行全过程的分析和评判;狭义上讲,公共政策评估则是专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

4、的一种政治行为。11、政策终结:p217公共政策终结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在进行政策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终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公共政策及其相关内容的一种政策行为。12、政策议程:罗斯认为,政策议程的设定就是指“把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转化为(议程上的)项目,以及争夺公共官员注意力的过程。”约翰金登认为:“议程是罗列了一些主题或问题的清单,这些问题或主题是政府官员和政府以外与官员有密切往来的人们在任何给定时期内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官员应该关注的众多问题中,它们实际上真正认真解决的是其中的一些问题而不是另一些问题。因此,设定议程的过程就是将所有问题中真正成为关注焦点的问题筛选到列表中的过程

5、。”公共政策议程指某一引起公共政策决定者深切关注并确定必须解决的公共问题,以及正式提起政策讨论,决定政府是否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采取什么行动的政策过程。二、简答题:( 6* 5 )与论述题:( 15* 2 )1、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与基本功能:(1)基本特征:阶级性、目标性、强制性、相对稳定性阶级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一定的公共政策总是要为一定的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超阶级的公共政策是不存在的。目标性:在公共政策中,目标集中体现了社会成员的需要和利益追求。强制性:公共政策作为社会公共权威所选择或制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有其合法性基础并且具有权威性,因而它对于社会成员特

6、别是目标团体具有约束力和强制力。相对稳定性:只有保持政策一定的稳定性,才能有利于特定社会问题的最终解决和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但是其稳定性又是相对的,需要根据具体事实进行调整。(2)本质属性:公共性是公共政策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判一切公共政策的基准性价值,成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精神。阶级性和社会性:这两方面是紧密相联的,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超前性系统性:即公共政策往往不是孤立的,它们应是一个政策体系,这个政策体系是一个整体合法性:这是极其重要的政治要求。(3)基本功能:指公共政策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功效与作用。从其对社会所起到的基本积极作用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配社会资源

7、;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2、公共政策学产生的背景:公共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学科而出现,既是当代世界中社会、经济和政治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与战后美国特殊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虽然导致公共政策学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更直接的原因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问题的压力;政府管理的需要;政治科学的发展;其他学科的发展。3、为什麽公共政策学研究发展中的趋前倾向与趋后倾向:(1)形成时期的政策科学一如初创时期的政策分析实践,注重对于政策制定过程的研究,而对于政策的内容则相对不太关心。但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情况发生了

8、变化政策制定后的执行和评估,以及对公共政策的调整甚至终结,都受到了政策科学家的关注和研究。(2)“趋前倾向”: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美国的政策科学中出现了所谓的“趋前倾向”,即在政策研究中强调政策咨询对于政策制定的意义。(3)“趋后倾向”:70年代中后期,公共政策研究中出现了“趋后倾向”,即注重研究公共政策的“执行与评估”,以及“政策终结”和“政策周期”等。4、经验决策模型的基本观点: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并非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政策制定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实现渐进变迁。决策者要依据现有方案,通过与以往政策的比较,考虑不断变化的环

9、境需要,对以往政策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调适,逐渐把一项旧的政策转变成一项新的政策。 决策者不必企图调查与评估全面的政策方案,其只要着重于那些与现存政策只具有渐进性的差异者就可以了。 决策者只要考虑几个有限的政策方案就行。 决策者对每个方案,只评估几个可能产生的重要后果而已。 决策者所面对的问题,一直在重新的界定。渐进主义斟酌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调适,其结果使得问题较易处理。 社会问题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而是透过分析与评估的过程,永无休止地对所面对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指正。 渐进决策是补救性的,其适应于减轻现行的具体的社会问题,但较少着重于将来社会目标的增进。5、传统公共政策过程模型的成就与局限:(

10、1)过程模型的主要贡献首先,过程模型简化了复杂的政策过程。其次,过程模型带来了众多关于公共政策过程各阶段研究的成果,加深了人们对政策过程的认识,丰富了政策科学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第三,过程模型为全面了解现实的政策运行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概念框架,尤其是它与常识相一致,易于被接受、把握和运用于实践之中。第四,对于政策过程的强调,使研究不再严格地依附政治科学中逐渐增多的公共行政和制度的研究,以及在经济学偏好中的准市场研究。(2)对过程模型的主要批评第一,“阶段模型并非真正是一个因果关系模型”,也就是说,它并不适合预测,或者甚至指示一个阶段怎样导致另一个阶段。第二,“阶段模型并没有为经验假设检验提

11、供一个明确的基础”,因此,它不适于证实、改善和虚构。第三,“阶段隐谕法会经受条文主义和自上而下关注等困扰”。第四,“启发法的阶段在构建一系列的阶段时存在描述不严谨的问题”。第五,“阶段隐谕法不适当地将政策周期强调为暂时的分析单元。”换句话说,它忽视了政府间关系系统的概念。6、公共政策系统模型的基本内容与评价:(1)基本内容:伊斯顿认为,政治系统的政治决定源于环境的要求与支持,而公共政策的制定正是政治系统对要求和支持的反应。公共政策作用于环境,而环境又会对政治系统提出新的要求与支持,政治系统必须对此作出反应。因此,公共政策实质上就是政治系统与其环境中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反映。同时,公共政策制

12、定系统与环境的作用,是一个互为影响的动态过程,在两者的循环中产生公共政策。(2)评价:积极评价:1)强调了公共政策过程各个环节的相互作用。2)强调了环境对于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影响。3)强调了公共政策制定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系统模型受到的批评:1)伊斯顿对于政治系统的理论概括,看成是对实际政治系统运作方式的准确描述是错误的。2)它强调转换过程和决策黑箱的重要性,但是与要求和支持的详尽分析相比,对转换过程的关注相对较少。3)系统尤其是在黑箱中过程发生的方式,可能本身就是政治行动的目的。7、公共政策方案规划的基本原则: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p116-120(1)目标性原则:(2)明确

13、性原则:(3)统筹兼顾原则:(4)预测原则:(5)评估原则:(6)合法性原则:(7)集体决策原则:(8)连续性原则:(9)信息原则:(10)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11)可行性原则:(12)择优原则:8、社会经济状况对公共政策的影响:p70(1)公共政策的经济环境要素是指制定与实施某一项具体政策时,可能面对的和能够加以利用的总的经济状态。它包括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与运行状态,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总量的总和。(2)社会经济状况或发展水平是公共政策的最重要的依据。政府要想制订出合理的政策方案,并使它取得预期效果,首要的和根本的原则是从本国或本地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社

14、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任何超越或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政策最终注定是要失败的。这主要是因为:第一,经济环境因素是制定、实施公共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第二,经济实力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本物质条件;第三,经济环境会影响公共政策的经济目标和方向;第四,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一定历史时期政策体系,特别是大量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定的主要依据。9、当下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阻滞性因素:巴拉克和巴拉兹将扼阻性决策定义为:“当意图改变既得利益者之分配,以及社群中之特权者时,可能在手段尚未提出之前即遭受阻碍或被隐藏,或是在进入相关决策过程之前加以封杀,甚至在上述方法皆失败时,可以在政策过程之决策执行阶段加

15、以破坏。”James P lester, Joseph Stewart. JR. 公共政策演进研究途径当前 我国政策执行阻滞主要有以下五种表现形式: 第一,敷衍性执行政策。第二,曲解性执行政策。第三,附加性执行政策。第四,替换性执行政策。第五,截留性执行政策。当前我国政策执行中导致政策执行阻滞的原因也是多重的:第一,政策本身的原因:(1)政策缺乏科学性(2)政策缺乏稳定性(3)政策缺乏公平性第二,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1)政策执行主体的利益驱动(2)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不高(3)政策执行机构的不合理化。第三,政策环境的原因:(1)政策执行资源不足(2)政策执行对象的负面影响(3)政策监控机制的不健全。解决政策执行阻滞问题的几点对策:第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 第二,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素质 第三,完善政策执行的管理体制 第四,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 第五,优化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 10、公共政策议程设定中的多元流分析模型(金登):金登认为,一项政策议题的设定是问题流(problem strem)、政策流(policy strem)、以及政治流(political strem)汇集的产物,只有当这三者汇合,并借助于政策企业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