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上传人:9786****8129 文档编号:125829850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一、总则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规划范围为成都市市域,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市域面积为12121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划定为绕城高速以内(含道路外侧500米绿化带),以及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绕城高速以外行政辖区和高新南区大源组团,面积约63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划定为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等9区,双流、郫县2县以及新津县普兴、金华两镇的行政辖区范围,面积为3753平方公里。地位和作用本规划是指导城市发展建设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规划,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编制下层次城乡规划

2、和相关专项规划,以及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活动,应符合本规划。涉及空间布局和城市建设的相关规划,不得违背本规划的要求。二、城市发展战略城市性质四川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城市职能四川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部地区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信息枢纽;国家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人口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620万人,为适应人口流动和人口发展的不确定性,城市基础设施按800万人配置。用地规模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36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约70平方米。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至2

3、020年市域规划人口20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20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75%以上。周边城市协调发展以共建合作区为载体,推动成都-德阳、成都-眉山、成都-资阳的同城化进程,按照产业共兴、资源共享、设施共建、生态共保的原则,推进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形成由1个特大中心城市、8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68个特色镇构成的全域统筹、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其中龙泉、双流、新津卫星城部分地区整合形成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生态保护保护市域内“山、水、田、林”自然生态本底。划定生态隔离区和生态保护区,严格保护生态资源,防止城镇连片发展。构建“两环两山,两网六片”的总体生态保

4、护体系。民用航空建设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和国际货运口岸。规划建设成都新机场,形成“一市两场”航空格局。铁路建设国家级铁路枢纽,形成“二环十射”铁路网。构筑至贵阳、兰州、武汉等周边省会城市4小时高速铁路等时圈,至京津冀、珠三角6小时高速铁路等时圈,至长三角、东北地区8小时高速铁路等时圈。构筑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等城市1小时交通圈;至广元、达州、宜宾等城市2小时交通圈。高快速路网市域内形成“五环二十四射”高快速路网,实现中心城区至各区(市)县均有1条以上高速公路、1条以上快速通道连接。市域轨道中心城区与卫星城之间不少于2条轨道交通联系,实现轨道交通30分钟内通达;中心城区与区域中心城之间不少于1

5、条轨道交通联系,实现轨道交通30分钟内通达。内河航运构建岷江、沱江V级航道为骨架的航道体系,规划建设成都-武汉-上海水上运输通道,加快发展成都对外公水、铁水集装箱联运。物流构建由成都国际航空物流园区、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新津物流园区等“四园区”及新都物流中心、龙泉物流中心、双流物流中心和成都保税物流中心等“四中心”组成的物流体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全面保护市域历史文化资源,构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古树名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在内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环卫工程建立适应近期、满足未来、环保低碳、集约高效的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体系。

6、综合防灾减灾形成集预警、应急指挥、避难、救援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各项设施合理布局、达标建设,从整体上提高城乡防灾抗毁和救助能力。四、中心城区规划空间布局中心城区由圈层拓展向扇叶状布局转变,并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在三环外建设副中心。环城生态区为沿中心城区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各五百米范围及周边七大楔形地块内的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所构成的控制区。公共服务设施依据级配合理、布局均衡等原则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形成多中心、多层次、网络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构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绿地系统和水系保护中心城区自然山水格局,形成“城在绿中、园在城中、城绿相融”的生态绿地系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成

7、都历史文化名城以成都古城为主体,同时包括古城周边武侯祠、杜甫草堂、青羊宫、永陵、水井坊、望江片区等重要古迹和遗址。坚持古城格局的整体保护,构建由文物古迹、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古城格局共同构成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城市交通建设以人为本、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效衔接、绿色文明的公交都市。构建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公共交通建立以地铁为骨干,以有轨电车和快速公交为补充、以常规公交为基础的具备良好换乘条件的多层次公共交通系统。轨道交通规划“环加放射”的11条城市轨道线网。规划有轨电车网络,发挥加密轨道线网、延伸地铁服务范围、补充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作用。地面公交构建“一环八射

8、”的快速公交系统。常规公交与快速公交相互协调,快慢互补,长短结合;实现公交快线成网,公交干线完善,公交支线可达。道路交通城市道路分为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4个等级。规划形成“3环17射”高、快速路系统。规划结构性主干路34条。城市设计建设历史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城市功能现代、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总体形态。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街巷规划建设特色街区,彰显历史特色;建筑形态和城市环境要充分挖掘、体现和传承传统文化及地域文化;传统街区、历史建筑等应按现代化的功能提升和完善;结合环城生态区、锦江等水系、凤凰山等山体,优化城市环境,彰显“山水”特色。旧城更新严格控制旧城的建设总量和开发强度,

9、旧城更新应重点改善交通、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增强公共服务功能。旧城更新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紧密结合,在改善居住条件、城市环境的同时突出对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避免大拆大建的改造模式。地下空间开发整体规划、综合利用、分层开发、分步实施、统筹建设;与城市防灾减灾和人民防空建设相结合,保障平时合理利用以及战时、突发事件时的应急使用。五、天府新区规划天府新区成都部分包括成都市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纳入天府新区的部分,共计1293平方公里。总体定位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国际化现代新区,建设成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宜业宜商宜居城市、现代高端产业聚集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规划结构为“一带两翼、一城六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